rick_xbox wrote:
笑死人了,你乾脆去八...(恕刪)
其實文章看到後面~我也覺得你是北捷護衛隊,北捷也應該找你去當發言人
從第一篇文章到現在~沒有一篇回文不是嫌高捷爛的
你真的覺得高捷爛~你可以永遠不要坐~嫌高鐵差~你也可以不要坐
何必這樣的回文呢??
t1606 wrote:
其實我們都希望台灣好、高雄好,每個城市鄉鎮村里都好。
高捷有個先天不足的地理條件,因為高雄市是長條形的,跟台北市是圓形、盆地不同。
大家應該積極的集思廣益,努力思考如何讓高捷能充分發揮其公共運輸功能,並且提供給高雄市政府參考才是。
例如樹德家商有很多學生搭校車,若有部分校車或用公車專車於下課時間將學生送到後驛捷運站,而高捷又給學生更優惠的條件,那麼搭高捷的學生便可增加。我現在有看到一些父母早上載子女到高捷站搭車,這就是一個好現象。我也有同事為了支持高捷,上班先騎腳踏車到高捷站,然後搭高捷,再走路到上班地點,等於強迫自己運動。另有同事選擇要不趕時間的日子搭高捷上班。再者,有朋友把約會的地點選在高捷站,更有一位退休的朋友,他不會開車,也不會騎機車,換屋時就選在農16,走到凹子底捷運站,只要3分鐘,他很滿意這樣的規劃。另外可鼓勵不趕時間的居民,可搭接駁車再換捷運。其實,紅線與橘線也差不多已經把高雄市的大學與百貨公司以及夜市,還有一些休憩場所,串連起來了。
看別人的好、檢討自己的不足,大家都為地方的公共建設盡一份心力,我相信台灣的每的地方都會更好。
好幾年前,我到北歐旅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的電視節目,很多都是討論公共政策的,大家很理性,為的是讓地方的居民過高品質的生活。另外,我有一年到紐西蘭,看他們的電視節目有一些是以實際案例,長期教育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都是很有建設性的。
大家努力讓高捷的使用更有效能吧
fet1800 wrote:
看大家討論那麼的激烈~
想提個問題~~
1.就目前而言~高捷只有兩條線~相對於北捷路網趨於完善~~這樣的比較是否處於相對平等的立場?
要比較~是否應該只比北捷最早當初的那兩條路線呢?
2.北捷的興建是由北市府主導完工~而高捷是由民營公司主導完工~開始的點就不同~這樣的比較公平嗎?
這狀況有點像現今社會~一位小朋友的房子是由爸媽提供而不用自己辛苦背房貸跟一位要自己背房貸辛
苦努力生活~這樣比較這兩位小朋友的生活立場~也是不公平的吧?

fet1800 wrote:
不管北捷還是高捷或是高鐵~我都覺得不錯
至少它們可以讓我到達我要到的地方
有它們可以讓我多一個交通工具選擇的權利

kkmobil01 wrote:
1. 之前已有網友提出來了,爬文應就可找到你要看的
2. 高捷約花了1800億,其中政府約出資1500億,民營公司(國營事業佔股超過50%)出資100億
銀行聯貸案200億,如此是不是"一位小朋友要自己背房貸辛苦努力生活"自己判斷....
fet1800 wrote:
不管北捷還是高捷或是高鐵~我都覺得不錯
至少它們可以讓我到達我要到的地方
有它們可以讓我多一個交通工具選擇的權利
何時綠島、蘭嶼也來蓋個捷運
至少它們可以讓我到達我要到的地方
有它們可以讓我多一個交通工具選擇的權利
也許你可以看一下"高雄市"討論版隔壁的"台南市"討論版
許添財勾勒大台南交通網藍圖
成大管理學院院長張有恆表示:
政府應先規畫提高大眾運輸利用率,至少在三、四成以上,才能談興建捷運
交大運輸研究所前所長黃台生:
先把公車系統做好比較重要,軌道運輸成本比公車系統高很多,投資興建前一定要考慮是否有足夠運量?「如果連打平都困難,不蓋比較好。」
rick_xbox wrote:
笑死人了,你乾脆去八卦報紙上班好了!
高捷和高鐵,都有"高"字,可惜運量都不"高",
我知道你很不服氣,腦羞成怒一直還在"運量"數字上面鑽牛角尖,口語化和數據是兩回事,還在拼命找語病,
你自己也知道台北捷運很好呀!也知道台北捷運運量很高,捷運的運量和營收都很重要,你還問為什麼要蓋北捷??
因為北捷和高捷的差別,只是一個有"未來",而另外一個卻是"錢坑",
說穿了就是一個樣板城市+樣板捷運,浮誇的建設只是裝飾用的給外賓參觀用!
你是高捷護衛隊,高捷應該找你去當發言人,你的反應簡直是歇斯底里!
送給你「絕不讓高雄捷運虧損的慘痛經驗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