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推京城的京悅吔,因為他位在目前高雄的重商業區,博愛路和明誠路,有百貨公司,有佔地很大的森林公園,方便運動,又一堆銀行的;又有瑞豐夜市,整個生活機能真的很充足;戶數不多,這樣比較單純
大家參考囉!!

alixwu wrote:
稍微有在注意經濟情勢的人都知道全世界大多會在今年開始升息,打擊熱錢
這也是最近股市重挫的原因.......
資產泡沫即將被戳破

alixwu wrote:
現在還進場買房子的人馬上就被套在最高點
戒急用忍啊!!!
不信的話,想跳火坑的人就跳吧!


時至2014...當初各方觀點如今回朔...

真有趣...

asuwish wrote:
我蠻好奇的是大大的購入價
跟小弟看屋時動輒開價嚇死人的39W多

sivision wrote:
大坪數,高樓層,購入價比您提的數字要高些.


wow!!! amazing! 督廳苑高樓層成交價已超過"39"萬!!

這樣很多投資客真得賺翻!!


2014-02-02 21:34

elephant183

好奇怪!
這個留言為什麼看不到.

2014-02-02 21:34

elephant183


奇怪了!明明有人留言確看不到
都廳苑的入住率,一直是個謎。

說沒人住?你每天早上去永定街的出入口看,都有一堆工人等著上工(我猜是裝潢)。

民權路的出入口,也24小時有保全站在那邊管理出入。

我是聽下面的公司的員工說,漏水是他們遇到比較大的問題,特別是下雨天,一樓大廳沒事,二樓辦公室會有比較嚴重的漏水問題。

因為住在都廳苑後面,看得到晚上開燈的的狀況,確實不太多。

那到底是誰買都廳苑?投資客?

這個地點確實是好,除了旁邊的加油站之外,也沒有什麼鄰避設施(港都天線只接不發,問題不大)。

如果20出頭,我還真的有興趣去換一間。復興路、ikea對面,開28。

tdbigman wrote:,
都廳苑的入住率,一直是個謎。

小弟前兩天去參觀都廳院,代銷小姐分享的訊息應該可以解釋您的疑惑。
她說都廳苑目前裝潢約一百戶左右,其中很多台商,北部客,
但實際"長期居住"的在地人約40,50戶。
以一個住戶的心態而言,入住率越低越好,沒人跟我搶公設,
公設自己用,其它投客幫我交管理費。
但以一個投資客的心態而言,入住率越低,代表自住客少,投資客多。
投資客口袋深淺不一,有的小賺五十,一百就殺出,有的禁不起政府打房,認賠殺出。

都廳苑,國王系列,這類建案本來銷售主力就不是主打高雄在地人,
從很多產品配置與銷售手法就可以看得出來。

五年前高雄人怎麼可能接受花總價兩千五到三千去買間"家塗四壁"的毛胚屋?
在台北設置銷售點,利用工商團體,醫師,律師,會計師,貴婦團相約看屋,
都可窺見建商鎖定的目標銷售族群。
都廳院失敗在哪裡?


都案強調正高雄市中心,市府正對面,有著雙林蔭大道加持,
四千五百坪超大基地,狹著北帝寶南都廳院的口號,
為何賣得二二六六,只要是高雄在地人都建議,有一樣預算,寧願選擇其它建案?

五年來,高雄房價飛漲了不少,
灣區四"毫"宅身價都飛漲了不少。
(為何用"毫"非"豪",因為看房看多了,就會明白只有毫的水準)
但都案始終佇足不前。
小弟前幾天聽到裝潢好的價格,竟然與五年前朋友買的毛胚價格相當!
為什麼?
elephant183 wrote:
都廳院失敗在哪裡?都...(恕刪)


(1)戶數太多,但大型社區建案的好處就是公設資源更豐富且成本、售價能更低很多
(2)學區非五福,但也不算差
(3)遠離捷運,但有民權、四維路
(4)非景觀建案,但有林蔭大道
(5)未經重劃,後方均為很舊的老透天,但前方有市政府辦公大樓
(6)屋齡有點高,但毛胚屋損失較小
(7)外觀不像豪宅,但整體建材、規劃及工法還是夠水準
(8)多年來沒有新的重大建設,但區域也不算沒落
(9)建商開價超過50萬,但中前期成交價普遍低於20萬不少,去年建商賣價最低仍有20出頭(比投資客貴)

結論: 南高雄的精華區及明星區太多,透天選擇又多,都廳苑的定位就是平價豪宅,戶數太多單價相對也很難拉高,地點本身沒有太多優勢

另外,都廳苑就整體規格而言,與灣區的國硯及凱悅還是差距不小,他最像帝寶的主要是基地面積夠大而已(台北市極少如此大面積素地,但高雄則很多)
因為住在離都廳苑附近
要幫它說幾句話
這麼大坪數又是毛胚屋
住進來後少說還要五百到一千萬裝潢
沒有實力的人怎麼住
一樓還好有吳寶春和幾家外國傢俱商當招牌
不然光憑門廳處的感覺一點都不像豪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