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房價合宜,幸或不幸?


dean820618 wrote:
呵呵...
以鮮芋仙看高雄人的消費力,您還真會扯...
我記得有看過一篇去年大高雄地區的百貨一年加起來,超過350億元...
家樂福在高雄有10家。
Costco在北高雄也要生出一家了,南高雄的Costco營業額世界第6。
(恕刪)


我北高一星期跑一趟
高雄的商業真的比較沒人氣
跟台北不能比
這是事實

至於Costco
高雄只有一家店
台北有三家都擠死人

我的Costco卡是在美國辦的
美國的Costco有加油站
便宜又大碗
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樣去Costco買菜後順便去加油
台灣與美國店的商品幾乎雷同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合理房價才是長久之道
少了一步登天
才會多些腳踏實地
把心思放在該放的地方
這會影響一城的市民思維

看看高雄近幾年透天改建的一堆
都更何需靠建商改大樓
自己來就行
不管是投資客或是屋主
這都代表成本遠低於台北
對於市容更新高雄更具優勢
這也是合理房價好處

台北多的是靠一間房子成為名義上的千萬富翁
但除了那個
他什麼也不是
於是它也沒能力賣
因為賣了它也買不了新的
整理它也沒錢
這樣的老舊破屋無力更新的一堆

他也賺沒幾毛錢於是繼續窩在漏水潮濕的地方

那天它想開了賣掉
搬到高雄買房還有剩
可是這招只能用一次
希望它後代比他有能力多了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沒錯沒錯!!!

自己住又不是投資客
工作什麼都在高雄 能買到便宜的好屋子 當然很幸運啊 ~
rogerkuo2001.tw wrote:
我北高一星期跑一趟
高雄的商業真的比較沒人氣
跟台北不能比...(恕刪)


高雄當然不可能跟台北比...

大高雄+大台中,總人口加起來還輸大台北,這沒什麼好比較的...

只是高雄這兩三年是有感覺成長快速是事實....

我只是覺得,還是有一些些的高雄人還是有點沒自信...

高雄在轉型,而轉型需要時間。

幾十年前,歐洲一些大國也是從高汙染工業國家{這中間也包含經濟快速累積},轉型而成觀光國家。

以前的高雄是高污染工業區,文化沙漠...

導致,高雄人,尤其是老一輩在工廠工作或是相關廠業的人普遍都沒什麼自信。

甚至以前小時候聽叔叔.阿姨講,有些人還不敢說自己是高雄人。

現在的高雄慢慢地已經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我已經覺得高雄人越來越驕傲是事實。

只是覺得網路酸民真的多到可怕。

網路上面充斥著酸台中治安差,酸高雄飆車族。

藍藍綠綠酸來酸去,

甚至我可以想見酸台中或高雄治安差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去過或住過。

這就是現在的台灣。憤世忌俗.....

酸別人來滿足自己在現實社會的自卑。


最後...我在打什麼,打了一篇跟主題完全沒關係的文章。

我愛高雄,就這樣.............別理我,Whisky可能喝多了

rogerkuo2001.tw wrote:
我北高一星期跑一趟
高雄的商業真的比較沒人氣
跟台北不能比
這是事實

至於Costco
高雄只有一家店
台北有三家都擠死人



台北做生意不錯
但是上班族就很可憐
台北上班族的薪水
有高雄1.5倍就要偷笑了(統計是1.2倍)
但是台北房價是高雄的5倍
注定台北上班族的生活品質遠不如高雄

高雄的Costco也快開第二家分店了
原本一家快擠死人了
連平常日快打佯去還不一定有車位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rogerkuo2001.tw wrote:
什麼開放轉運港口不成讓高雄景氣變差才不是理由
大陸的港口起來
還要轉口嗎?
現在成都都想以後直接鐵路運至歐洲
輸歐連港口都可以免了

應該說台灣逐漸被中國邊緣化
工業是首當其衝
台北市首都政經中心
比較慢而以...(恕刪)


這一段我倒是滿同意的,
有時候人總是要認清事實,
總是被灌輸說台灣的地理位子很好,
事實上大陸一起來什麼都跟著遷走了,
高雄只是被這邊緣化的過程首當其衝,
若是政府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轉型,
或許台北就會走向高雄的後塵,
看當前的高雄市政府團隊試著轉型,
是否成不成功也要花好幾年驗證,
至於高雄的房價幸或不幸,
人活著能安居樂業就不必太在意了,
也不必為了南北誰發達這點爭執.
高雄加油!

Abnermi wrote:
這一段我倒是滿同意的...
總是被灌輸說台灣的地理位子很好,
事實上大陸一起來什麼都跟著遷走了,
(恕刪)


中國可怕的地方在於
中國可以提供
Total solution
不論人口,市場,高中低科技,高中低收入人口
中國全有

位於這種大國旁邊
連南韓也抵擋不了中國的經濟政治的影響
先不提政治
台灣未來如何能生存
創造自己獨特的優勢
真的很嚴肅

高雄這幾年改變真的很多
高層有心在改
高雄變漂亮了
但產業這一塊
真的要遞補不容易

台灣整體的工業從低科技到高科技在轉型
高雄這個地方的轉型呢?

工業實力看產值
總產值與人均產值

人均產值高
自然老板可以付較高薪水

但現在人力成本被中國拉下
以前台灣是靠低成本搶下代工市場
現在當然比不過大陸

比硬的比不過人
自然要比軟的
軟的不是只有軟體
服務也算
台灣的電子業代工其實比的是服務與運籌維握
英文叫logistic service

鴻海表面上賺的是低階的代工
但其實是賺logistic的錢
用中國的低成本人力替大廠賺蠅頭小利
賺的是服務的錢
台灣人在這一塊倒是有競爭力
也是服務的一種

服務是種軟實力
當然電子業代工的這種軟實力不是大家都喜歡的
如何value added
就是台灣的目標
當然也是高雄的目標~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中國可怕的地方在於中...(恕刪)


我覺得高雄發展軟性工業很有可能成功
而且應該是台灣最有機會的
環境調整要時間
現在慢慢整合效果會漸漸出來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遁地上進豬 wrote:
那些說什麼高雄現在那...(恕刪)


我也是這麼認為,某些地區房價在3個月內,突漲2~3倍,原本過年後看同一間房,地坪23坪,建坪約60坪,當下開480,應當還有議價空間,但是5/23去看同一間,開868,多了1.8倍,同一間房真有人買嗎?有人買怎會突漲?是誰在抄啊?房仲嗎?那一區的房價居然連漲,房仲在那一區總有不同的房仲業者吧?
我搞不懂房價是誰在炒?同一區不同房仲業,居然連漲變成統一價格。
如果你不是投資客,只是一般想換房的屋主,不是房仲跟你講房價漲了,你會知道自己的房子賣多少嗎?還是那一區都是投資客?
一堆房子一個個拿出來賣,價格突然暴增1.8倍,會買的下手嗎?只不過要自住而已。
rogerkuo2001.tw wrote:

中年失業,老婆也沒工作即將斷炊...
老爸把30年從高雄北上買的一間公寓賣掉,拿兩千多萬回高雄買透天後還有2000萬現金,透天讓夫妻經營小7,從此快樂無憂.....

高雄因產業升級不順,傳統產業去大陸,沒有新興產業起來,20年來房地產不漲反跌....
20年前的高雄房價比美新北市,現在....

有人說公共建設一多,房價會漲
高鐵附近漲
那鐵路地下化後,沿路的房子會不會漲?

我個人覺得若台灣的經濟轉型的不好
現在台北的房價是天價
若大陸在任何產業都贏台灣時
台北或許會變成現在的高雄

高雄 加油吧~


這篇文章小弟爬過也回過,但回覆者多以台北人角度來看
簡單來說就是凡事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
成也台北,敗也台北,房價讓你賺到了,但高房價也逼得你離開台北了
如果把時間拉到30年前來看,到最後今天30年後你又回到了原點
即使你因為房價賺了錢,但是一切從頭開始,我想沒人喜歡離家背景兩次吧
這30年來台北住的是一間老公寓,高雄則已經住大坪數電梯華廈換了不知道幾次,住得很舒服了
人生苦短,你要我用30年的歲月在一間老公寓待到老,最後捧著現金給兒女
我還是寧可選擇在高雄住我想住的房子,觀點不同而已,也不能說你對或我錯
像小弟在去年年初低點花了不到五百萬買在農16的三房,每天回家或散步就很有輕鬆渡假的感覺
即使你跟我說30年後房子一文不值,我還是很簡單的笑笑回你:那又如何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