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13 竹市議員提「新竹獨立」市長:很心動 因為每年新竹市上繳中央的稅款比中央對新竹市的補助款,還多一百二十億元。可以收回新竹科學園區的課稅權,為新竹增加巨額稅收。統一科學園區管理權,解決園市分離之苦。國民所得大幅提高,粗估新竹共和國的人均所得,將提高至每人每年八萬美元。
2012/06/19 李志村:台塑集團1年繳稅新台幣470億元,但雲林縣政府獲得的稅收卻僅有5億元。
2012/10/2 陳菊:因為中油總公司設在台北市,年營業額屬於台北,導致高雄分到的統籌分配款比台北市少了八十八億。
2013/11/9 高市議員顏曉菁:高市每年上繳一千一百餘億元,卻只獲五百餘億元補助,中央補助款以合併第一年為基準,民國一○一年起陸續短少一二六億、一六五億、一七一億元,累計短少四百六十餘億元。重大建設高雄累計獲三五九二億元,遠不及台北八六一七億、桃園五六七一億、台中四七二九億元,明顯重北輕南。
===
經濟發展的代價每個地方的居民能忍受的程度都不一樣,但利益分配不均,試問孰能忍受?台灣應該實施聯邦制,各州/省/邦財稅獨立,繳交人頭稅給聯邦政府就好,才不會今天有人憤憤不平認為分配不公,有人卻得了便宜還賣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