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fly9922 wrote:
房子建築在土地之上,土地本身就是籌碼,籌碼不會增加,是固定的,房子數量會增加不會減少,因此房價會波動,土地幾乎只會漲不會降,因此買房的價格除了房子本身之外要加上土地的未來性,就是因為土地一直上漲,所以透天的房子在一特定區域的土地上漲之後,後來看到的就是都大樓居多,才會造成房屋戶數增加,這也就是一般人覺得供給增加房價要跌,但從剛剛我所說的土地、透天屋、大樓來判斷,就可以慢慢區別出怎樣算貴或會不會漲或跌。
以台北來說想買透天幾乎不可能買的起,所以台北看到的都是大樓豪宅了,再以高雄來說,一二十年前高雄的房地產一直處於打底階段,曾幾何時高雄開始出現好多大樓,這顯示土地快速飆升,加上很多的建築成本也都增加,如果以前買到1000萬的透天,高雄人會認為豪宅,但現在呢?市區應該要4千5千之上了吧,以我住的楠梓高大附近,1000萬的新透天以幾乎沒了,8年以上的屋齡都逼近千萬,新大樓50坪以上的也都要800萬之上了,所以想買房的年輕人,我是認為只要你負擔的起,就不要猶豫,以後會不會像台北一樣我不知道,但我能說的是越晚買壓力越大,除非你能在前面幾年賺很多的自備款,之後有大量現金就可以有籌碼挑房,這跟現金為王的意思是一樣的,不然等你年紀越來越大,很多東西都不是你能掌握的,況且買到好地點或房子,也可以當成是種儲蓄投資不是嗎?(恕刪)
我近年想換屋是因為臨近開了神壇.
看來看去,買得起的都在宮廟神壇10戶之鄰以內,或進出必經.
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高雄人口沒增加,就業機會沒增加,平均薪資所得沒增加,人口素質光看神壇林立也知道很差,污染很普遍.
你土地可以漲,我人可以離開.
幾年前曾因受不了,從籬仔內換到市區,如今也可以從市區搬出,全高雄挑不到就看看其他縣市.
用就業機會及平均薪資來比房價,高雄的C/P值在近年漲完後,已遠低於台南台中新竹.
剛好因職業倦怠也想換跑道了,年底前若未在高雄成功換屋,明年就到南科找找機會.
若一個兩個三個人有這想法,對房市沒影響.
若一堆人被逼於遷走,你房價再撐住給我看啊!
目前我判斷你漲不動,但也跌不下.
但台灣太小,遷移容易,台南台中若沒被炒太高,高雄遲早要崩!
以職缺,薪資,污染,神壇..等各項綜合評比,我認為高雄只值台南台中的70~80%.
職缺輸,薪資輸,污染輸,文風輸,人口素質輸,學區輸(以往雄中輸南一),只有公共建設贏.
輸多贏少的狀況下,高雄房價似乎反比台南台中高.
台中我真的不熟,但台南我住過,所以知道台南置產C/P值遠高於高雄.
bluefly9922 wrote:
況且買到好地點或房子,也可以當成是種儲蓄投資不是嗎?(恕刪)
當成是種儲蓄投資那就更要計算C/P值了!
所以更要挑對地點.
我看好安平,安南,永康,新市,西港,善化.
投資在高雄,似乎不對了.
如今除了非理性的情感因素,我找不到第二個理由了.
感性叫我留在高雄因為我愛他我習慣他,理性叫我要找對縣市.
小瓜呆7770 wrote:
高雄氣候宜人、陽光普照、街道開闊、港都風情、民風純樸、物價平緩、房價更低(恕刪)
氣候宜人、陽光普照:這個南高差不多.
民風純樸、物價平緩:高雄輸了,民風真的是台南比高雄略好,染金毛開著改裝車的,高雄應是全台之冠.物價也是台南略低,我較常買的3C是台南北門路略低於高雄建國路,我還遇過同一家的台南分公司報價低於高雄分公司.
街道開闊:高雄大勝,台南目前只有安平區的五期重劃區堪比高雄.說真的,高雄就是贏在公共建設.
房價更低:這就有點睜眼說瞎話了,若低,我還會想走?高雄就只有圍著仁大工業區的楠梓大社仁武交界處,以及整個林園,還有大寮的潮寮,會結,小港的山明水秀以南,這些重度污染或曾經爆發嚴重污染事件的地區會低.不然就是超偏遠區.
台南是廟多,高雄是神壇多.
廟宇就像家樂福,神壇就像7-11.
要躲家樂福還容易躲,7-11密度太高且太容易開,躲得過一時躲不過幾年,我現居地在七八年前是我辛苦找來遠離神壇的,如今開來了,要躲,這次若再度換屋在高雄又能撐多久?
仁武i閱讀附近豪宅還沒蓋好就被神壇插旗了,八德西路那公園多漂亮附近多少新屋,卻也被插旗了.75期重劃區的永信沐林蓋好剛開賣就被插旗了.......我不知道換屋能撐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