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996年我台北的老家旁的全台第一條捷運木柵線通車
後來又一條淡水線通車
這兩條線根本沒交集, 無法直接到達我的目的地
當時我還是以騎車與坐公車為主
直到板南線通車形成路網我也才慢慢把交通工具改成捷運
後來機車越來越少騎, 就拿去報廢了
算一算台北捷運都20年了, 台北捷運的規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我結婚搬來高雄, 高雄好地方呀, 開車很方便
但開車距離較遠時間不好抓或擔心目的地不好停車, 還是會希望坐捷運可以到
目前已經有兩條線, 現在又多規劃了一條黃線, 雖然要10年後才能享受到
但希望能夠逐漸形成路網, 才能發揮捷運的方便
不然坐捷運無法直接到達目的地, 使用率自然會不高是很合理的
現在我還是經常搭乘高雄捷運去巨蛋、高鐵站
未來可以搭乘捷運去更多地方就太棒了
捷運都會線(黃線)---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說明
(一)計畫概要:捷運都會線(黃線)為高雄都會區繼捷運紅線、橘線後之第3條地下捷運規劃,建工民族線行經三多路、民權路、民族路、建工路、本館路及神農路;澄清五甲線行經五甲二路、南京路、澄清路及神農路,神農路屬共線段,總長約21.2公里,設置21座車站,路線.........................。
(二)計畫期程:民國106-113年。(109年動工)
(三)計畫經費:總經費約1430億元。
(四)辦理情形:已於106年3月27日檢送...........。
(五)計畫效益:
1.避免對行經地區平面之交通衝擊,.......。
2.捷運都會線(黃線)可大幅強化公共運輸服務,擴大都會區路網服務範圍,........。
3.沿線可服務都會核心之行政區包括:..........。
4.沿線重要服務據點包括:..........。
5.捷運都會線(黃線)之加入,將可與捷運紅線、橘線、環狀輕軌及台鐵各增加2處軌道轉乘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