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559 wrote:住在 馬卡道路 (...(恕刪) 明明美術館邊的馬卡道會擴大美術館的範圍, 這個範圍一樣可以規劃立體停車場本來的翠華路靠地下化邊是沒有停車格的, 改成綠園道之後一樣可以新增路邊停車格甚至一部分綠園道變成停車場而且內惟市場這一邊到果貿都是透天, 新的四五千戶是從火星掉下來的火星人嗎?友友建設那一棟頂多兩三百戶,而且一坪要 32 W, 這種凱子買房子會不附停車位跟路邊人搶停他的雙B嗎?
寶貝好壞 wrote:明明美術館邊的馬卡...(恕刪) 我也覺得停車位根本不是問題,就算未來真的缺停車位美術館多的是地方蓋立體停車場。但我覺得馬卡道路不應該縮減,西移也很多餘,路直直一條不是很好?簡單說,我覺得馬卡道路現狀就很好,溝通南北美術館區還是馬卡道路最快最方便。美術館北邊要去鼓山鹽埕那一帶的話走馬卡道路接河西路方便多了。
寶貝好壞 wrote:明明美術館邊的馬卡...(恕刪) 它所指的四、五千戶應該是的馬卡道路這段,你卻硬扯翠華路那段,從悅龍彎到文賢苑光是這幾年新增了多少建案?未來十年,四、五千戶搞不好還是保守估計!!如果真像簡議員講的,馬卡道路南段(美術館路以南,變11米)馬卡道路北段(明誠路以北,變8.7米),那還不塞死?再加上以後要搭乘輕軌或者鐵路地下化的乘客,是哪個智障設計的?好好一條寬闊的道路不用,硬是要併入併美術館?平日大家在外圍跑跑步、散散步,除了假日之外,真的走進園區的人,少之又少何況現在美術館已經夠大了,『維護才是重點,比較凹子底公園』美術館的維護、修繕,才是真正輸一大截!!前些下雨過後的日子,地上的積水夾雜樹木掉落果實,泡在水中腐爛的味道過了好些天,也不見有人處理,等太陽把水曬乾了,留下整地的積沙,至今也沒人處理!!當初一條鐵路劃分兩區,使得交通不便,經濟範圍難以擴張如今鐵路不見了,輕軌卻出現了,拿來等平交道的時間,變成等輕軌,真是脫褲子放屁我寧可支持高架化,或者地下化!
wilsly wrote:它所指的四、五千戶...(恕刪) 那些可以用橫向道路疏散,但我同意你說的好好一條路不用真得很OOXX。美術館園區裡面散步的人其實不會少,公園永遠不嫌大,但是併入馬卡道路那一咪咪土地進園區真的是無感,卻犧牲掉了一條好好的大陸。馬卡道路,車雖不多,但有在走的人都覺得它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