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tery wrote:3/4千億是投資台灣...(恕刪) F大犀利。感覺是炒舊新聞,而且好像是選擇中科。橋頭基期低應該是會漲,但看到新聞就想到3000億是橋科好像有點牽強https://youtu.be/trJocumQC80
2020年08月31日 14:34東森記者許展溢/報導環保署今(31日)進行橋頭園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針對此案指示成立「橋頭園區專案推動小組」,拼2021年底前開始建廠。由於必須徵收全台第一個公設「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內政部、農委會上次範疇界定會議意見不同,此次卻達成共識,稱已幫農民找到53公頃土地,協助遷移,決議確定開發。高雄橋頭科學園區今年2月12日進入二階環評,決議關鍵是政府認為「有開發必要」,5月二階範疇界定會議,卻因「中崎農場」為國內第一個公設有機專區,開發後可能被消失,至於保留與否?除農民反對,當時農委會覺得要原地保留,內政部認為農場屬「臨時性」,兩單位意見不同,討論破局。內政部今說明,有機農業促進法和新市鎮開發條例,無競合論點獲行政院支持,已正式行文南科局,為創造有機農業發展和新市鎮開發多贏局面,農委會已和有機農民溝通尋找更有利有機農業發展土地,以利中崎農場遷移。農委會指出,此案7月1日和科技部等相關單位研議、釐清,確認沒法規問題,確保有機農業發展跟農民權益,將在距離現在3公里左右地區,台糖53公頃土地設立有機農業示範園區,提供農民進駐。環委追問53公頃是否已被認定專業農區。農委會解釋,規劃過程中重視跟有機農溝通,且兩度拜訪,大家都充分了解示範園區地點優於現在。地球公民基金會會中表達希望開發單位回去評估替代方案意見,討論超過3小時,最後決議開發。
opz721214 wrote:12年前可是菊姐在操控 哪有鬥爭 你說錯了吧是把高雄人變愚民吧 綠色在高雄執政這麼久,就業機會一直沒有顯著改善,房價薪資始終低迷不振,高雄人也挺不下去,所以想給發大財機會,結果發大財做沒幾個月跑去選總統,留下傻眼的選民, 補選顧面桶候選人又一直秀下限,我真他媽懷疑是不是藍綠都放棄高雄了?
吽吽牛 wrote:綠色在高雄執政這麼久(恕刪) 薪資水準還是要看個人努力及機運但政府確實有責任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北部中部佔有先天的地理優勢南部在相對弱勢中殺出一條生路高雄長期重工業污染這10年來也是慢慢轉型與改變當初花媽打造的幸福城市確實在公共建設上付出很大的努力街道變漂亮了 公園變多了房價上漲也吸引了中北部投資客下來置產許多高雄在地人也享受著房地產的漲幅高雄捷運和駁二當初配合馬英九的親中政策創造出不小的陸客觀光人潮吸毒容易戒毒難奉勸年輕一輩的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為自己找一間適合的房子以目前的國際情勢和每天都在進步的高雄面貌未來房價要跌的機率恐怕不高了
高雄市薪資水準長期下來並沒有明顯的起伏就業機會就更不用講了,滿滿的外勞。地理優勢也沒輸人家,機場,港口都有認真要說 中部在地理位置上還比較弱勢。可是台中市已經超過高雄市,成為第二大直轄市了重工業污染,說實在這是高雄市的本命...大菊在位時也不好好規劃石化專區。大林埔遷村到現在還在搞趕走了煉油廠,斷了多少相關產業及就業機會年輕一輩,買房可以。但請看清楚局勢。疫情、兩岸關係、無薪假。這些都是有關聯的但如果是要炒房的話。就衝吧!!反正是抓最後一個接刀的..
laneog wrote:高雄市薪資水準長期下(恕刪) 周邊年輕一輩的幾乎90%以上都反對舔共親中路線但台灣似乎某大黨仍然朝著個路線大步向前走?高雄薪資水平雖然不夠高但房價也相對便宜很多至少不會像北漂族每個月被房租壓到喘不過氣買房又買不下去
laneog wrote:高雄市薪資水準長期下來並沒有明顯的起伏 高雄的房價已經是六都做低了,其實並沒有高雄的現狀還有薪資背離啊,有便宜的公寓老大樓不買,偏偏要去看新成屋當然覺得貴,台北人還不是很認命的去買2千萬的老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