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快點下修吧,新成屋一坪12w比較接近普羅大眾薪水付的起的價格。
華爾街之浪
一坪12萬的依據是?[哈欠]我可以介紹馬尼拉隔壁的貧民窟給您參考[伸]
wwaa
馬尼拉現在一坪也要台幣30萬起跳囉...不要以為東南亞都是窮國...[冷]
我也希望房價可以跌,可以再買入第四間房
吳建文
好像不錯喔
所以下修後你要買嗎?
還是你不動產全部拋光現在用租的等明年買回來?
請問不動產如何做空?

skyline1012 wrote:
基本上亞洲只剩下台灣...(恕刪)
政府標售土地拉高價格
但相關政策把台灣房地產壓住
讓價格緩漲了 緩漲是讓你上車
不是讓你有房價要跌的誤判
房地產可住 可租人 可轉售 可傳家
你手上沒有籌碼 怎麼讓房地產跌
有買 有賣 有成交 才有行情出現
什麼都沒有的人 沒有定價權
台灣沒有小麥的定價權
因為台灣產量非常小 微乎其微
沒有定價權

手上空空想要預測房地產行情
跟人家湊什麼熱鬧
呵呵呵🤭
所以為什麼大家總是說地段很重要,蛋黃區如同一個水窪的最底部,當積水漸漸蒸發時,始終都是從最外圍開始消散,這就是買蛋黃區可以保值的原因。

再來一個重點,當你現在覺得買不起房子時,你也不用妄想房價崩盤時你買得起,因為到時候的恐慌心態你也不會敢買蛋殼區,但偏偏蛋黃區你還是買不起。
華爾街之浪
放空的人不會做多,做多的人不敢亂空[哈欠]
下修可能也是先修中古屋!
華爾街之浪
預售先修正機率高,畢竟開價太硬不二價,沒人談的下去。中古屋本來議價空間就大,只要地點屋況好,下修有限![挖鼻孔]
Carrie0280
也對~~
手上要有貨才能主導價格。建商就是貨最多的人。買最新最貴的預售屋的人本來就必需承受其他建商想快速完銷而把售價下調的風險。但中古市場就不是這樣,一天比一天貴,直到新案成交價的8-9折才會停住。
小弟認為房價微跌,已是現在進行式,反而明年初來到升息末端,所有利空測試及選舉結束後,高雄房市又是另一波價穩微揚格局。

至於近年房市,一向以預售市場為領頭羊,在市場未出現倒掛現象前(預售低於成屋),長多走勢不易扭轉向下。

中古市場成交定價,通常跟著鄰近新成屋走,30屋齢內的中古屋,以每年2%折舊去推算。

舉例同為龍華國小週邊大樓,若屋齡15年的中古屋成交來到35萬,新成屋成交價就能挑戰50萬。反之各位出手25年中古屋時,就應該以附近新成屋的半價,做為參考依據去出價。
胡偉良/房市臆測語不驚人死不休 到底房價會跌嗎?
2022/09/16 12:52 EBC地產王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近期有關房市走向的臆測不絕於耳,有的是引用了局部的經濟數據去做臆測,有的是根據當前的一些市場現象就做推斷,更有甚者,根本就是憑個人感覺,語不驚人死不休,當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也就罷了,民眾萬萬不要拿來當自己買房的決策依據,否則可能因此做錯判斷。

1、民眾對預售屋房價的預期心理
近期的調查顯示民眾對房價的上漲預期確實已有改變,政府的打炒房措施固然會對民眾的炒房產生扼阻,但大家也都知道這幾年來自成本的大漲,所以大多不認為預售屋房價能有太多下修的可能。

2、房貸的利率不致影響購屋意願
只要房貸的利率不漲到租金收益率小於房貸利率(台北2.0%;其他區域3.0%以上),民眾的購房意願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而依台灣當前的經濟情勢來看,雖然迄今央行政策利率自6/17日起已調升1.5碼(0.37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調整為年息1.5%、1.875%及3.75%。

但衡酌當前的經濟狀況,房貸基準利率調升到2.0%以上的機率應該不會太大。也就是房貸利率對民眾購屋意願的影響不致於太大。

3、這一波國內房價調漲幅度遠低於國際水平
這一波受到貨幣大放水的激勵(資金行情),和營建原物料大漲的雙重影響,大多數國家房價都出現暴漲的情形,台灣則在政府及時因應下,扼止了房價的超漲,基本上只反應了營建成本的上漲,因此在舉世升利率縮貨幣抗通膨下,房價反而可能持穩,而呈現「量縮價穩」的格局。

4、新規格預售新屋的供給量小於需求量
當前新規格(像110年才有的隔音墊、耐震升級等)的供給量是小於需求量的。

當前興建成本大漲之際,還能真正啓動動工興建的建商,多半資金還算雄厚,不太會有資金鍊斷裂之虞,所以他們「寧可慢慢賣,而不會虧本賣」。

再說,這一波的房價上漲,依筆者判斷主要是4大因素,包括:房產處於復甦週期、成本推動、資金寬鬆、及炒作所致。其中有2項因素已經受到壓抑,像炒作之風和銀根緊縮。

資金方面,已由去年M1b、M2 年增率高達15%以上,回復到比較合理的8%以下。政府的緊縮貨幣、嚴打炒房措施,確實減少了民眾對房產的預期心理,造成民眾購房的觀望,影響了房市交易量,但還不致於造成房市崩盤、撼動房價。

所以,整體來說,「預售屋跌價的可能性真的不高」。至於「新成屋和中古屋下跌之勢將不可免。」
華爾街之浪
應該改成民眾剛性需求從預售屋(開價太硬、工期不確定性太高)逐漸轉成新成屋或中古屋為主才是!所以新成屋和中古屋下跌空間有限,除非賣屋者急需資金![口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