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iser58478 wrote:
我只針對自行車道做討論:
請問閣下住哪邊?為何會知道敦北自行車道一千萬鋪完,又花一千萬拆???...(恕刪)
我猜測你應該沒看懂我要表達的,這些話是為了回應J大(但我也誤會他了),
所以我不太懂你把話題拉到媒體幹麻??還是你也誤會我要表達的內容了?
如果你上來騎過或看過,就可以感受到這條花大錢鋪完的自行車道,
除了還是要跟計程車,汽車,機車爭道外,而且要記得避開臨停的計程車跟牽出來的機車,
這些也都不是新聞跟媒體有講清楚的,當然你舉的例子也很扯就是了......
PS: 回到圖書館的外觀設計,看照片很像誠品,那些罵的人,有人覺得誠品蓋的不好嗎??
我是覺得還不錯啦,內部感覺也很舒適,但外觀最富設計感呢,就是各人美感不同囉...
forestli wrote:
這兩個完完全全是不同...(恕刪)
為了怕誤導以下絕對只是我偏激的個人觀點,跟社會公論無關
我在發文前就知道有人會持結構系統不同所已設計概念差距很多的觀點,結構系統不同,因此無抄襲之嫌疑,如果由結構而言,是這樣子沒錯。
但是懸吊式的案子何其多,我認為出現仙台媒體中心前,垂直通道不會取這種外型,反面看來不同結構系統反而更像想切割(很流行語)的手段
這就像小米說:他才沒有仿蘋果,因為雖然看來像可是骨子裡是安卓手機,所喔不像外表看到的喔
另外要說沒有致敬也說得過,因為室內的某一重要的綠建築想法,又像了黑川紀章的某機場的中庭
似乎該這樣說:因為結構方式不同,所以沒抄襲之嫌,不像不像,
forestli wrote:
這兩個完完全全是不同...(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