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12)的9,781,221.00TEU(歷史次高)
今年也許會破2007年,達歷史新高
排名這個不能考慮到中國因素
2010年世界前10吞吐量有5個位於中國(不含香港),去年一定更多
而且中國目前強力增長的也以北方渤海灣為主
华南港口只有1%的增長
高雄在一個開發度較高的國家中,這種增長不能說退步吧~
高雄從2004的第6降到12(2010)
鹿特丹從2004年的第7降到第10(2010)
LA從2004年的第8降到第17(2010)
漢堡從2004年的第9降到15(2010)
工廠營收
99統計 96年統計
16346194(百萬) 15045470 (百萬)
1779403 1821786 新北
2947460 2793667 桃園
2735528 2634065 高雄
工廠從業人員
全台灣統計2307119人
99年統計 96年統計
409837 413522 新北
455230 443512 桃園
238089 238077 高雄
從以上兩個資料來看
高雄從貨運與製造業來說沒有退步
反而已有引入新的產業與服務業提升的契機.....
女那 女那 wrote:
連"文化沙漠"這四個...(恕刪)
最近陪老婆上去台北回娘家一趟
發現士林夜市旁的停車場已經開始剷平, 開始動工要蓋台北藝術中心
然後一路上看到 士林運動中心 北投運動中心 大安運動中心.....
讓我覺得這政府根本不是在做建設, 是灑錢
是用很漫不精心的方式把過去30.40年累積的財富揮霍掉.
腦子裡只有舊的思維--大量建設來製造內需的假象 提升GDP數字 - 每個人每個地方都講10大建設
(我常常想到前市長後來高昇副總統, 當行政院長時常掛上嘴上的一句話-房地產是所有產業的火車頭-你說政府會不護航房地產嗎? 房價可能跌嗎? 不可能!!!)
台灣選出來的領導人能力學識就只這樣 怎麼帶台灣走出經濟困境 走出新的格局
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國家 (美國.德國.瑞士.韓國.....) 哪個競爭力的來源是靠內需堆出來的?
這是要靠教育.靠腦子.靠燃燒生命在研發上.靠與世界接軌 才能培養出來
我們是出口導向的國家 不是靠消費力內需導向的國家
台灣必須製造東西出口, 才能活下去. 台灣必須面對競爭, 才能活下去. 我們上一代不就是這樣熬過來的
沒有產業就要扶植產業. 是要真的去做去了解去學習. 不是出國觀光考察就可以學會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政府不把錢花在刀口上 台灣真的快沉了他們到底知不知道啊?
台北的未來就是台灣的未來, 因為我們把全國所有的資源都用到他身上-但目前是悲觀的 (因為過去10年都沒進步, 真的好難過). 高雄的未來會慢慢更好, 已經走過谷底. 但能否蛻變還很難講.跟主政者休戚與共.
我認為需要 1.高雄市政府 2.民間企業 3.高雄市民 的幫忙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都市.
政府部門是最重要的-先不論中央是否願意高抬貴手編列多預算, 至少市長期勉自己能跟阿扁台北市長任內一樣. 公務人員做好應盡本份--符合所有市民期望: 警察改善治安.馬路要鋪平.行政要有效率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難)
當政府本身有效率有真的在認真做事時, 民間企業自然會很容易找到出路. 就會有活水進來的機會.
cyc502002 wrote:
重點是這三家當年佔全國多少吧
當初沒這三家賺錢當基底,台灣有現在榮景??
現在翅膀硬了,有錢了,看不上這三家營收了嗎??
這不就是我前面講的"'連續劇劇情"'嘛....呵呵
...(恕刪)
台灣成為四小龍時這三家公司貢獻什麼?
中船一艘做多久?
中鋼才開始做厚鋼板,薄鋼板都進口,燁輝,盛餘,都還沒建.
中油68年經歷過二次石油危機,買油困難一堆,
70年一輛汽車30萬,起薪薪水只有高中3千,大學4千,誰買得起,
大統百貨供吃住薪水只2千多.
高雄加工區(前鎮)下班,中山路上汽車停開留路讓人走.
現在....
台灣現在榮景要感謝的,首推民國60,70年代在台北縣市的電子業廠商,
沒有當年墊下基礎發展,台灣現在做電腦,晶圓,只是夢.
東亞國家還有誰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