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reen wrote:
居住正義就是改變不合理不公平的遊戲規則

讓持有房產者無法以超低成本持有並放任房價飆漲



出發點與觀念正確

我認同大大的初衷

旦唯一且最重要的問題是:

""由誰來決定合理與公平?""

自由經濟市場理論將答案交由"供需市場"決定

台灣的現況是大家不能接受市場供需產生的交易價格

(其實不接受又能如何?只能嘴上罵罵)

所以降到多少才算合理?

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覺得合理就算合理?

剩下的少數還覺得不合理的人就會閉嘴接受?

或是只有少數人覺得不合理時,大家就可以完全不理他?



所以"合理"的標準就會因每個人經濟能力差異而有千千萬萬種了

不過一旦有太多不同的"合理標準"就等於沒標準


我們既然不接受市場來決定價格

這個難題就必須面對與解決

C大:
現在很多人其實就跟偉大高官的思維一樣,所有一切不利自己的,都要舉著"公平正義"的大旗出來揮舞,成有成本高就可以降低房價??
舉例我在美國繳房屋稅一年要繳成交價的2.05%,其它雜七雜八的費用也是一堆,但是現在也漲幅超過三成(很多地方甚至都漲超過五成以上),但是美國政府規定,如果夫妻自住的房子購買超過二年,房子賣掉后的獲利的免稅額度有美金五十萬,所以不管持有成本如何調整(合理的範圍內),市場自然會去調整買賣價格的高低;所以重點來了,就像C大您提到的""由誰來決定合理與公平?"" 還是有賴政府這些博士級高官幫忙作政策修訂,不要再像賒侈稅一樣,這種政策反而把房價拉高價格並站穩(仲介嘴巴不用講到酸掉,反正有政府的實價登錄掛保證的單價);

以下是C大也有提到的內容,淺顯易懂:
這個問題很簡單,賣給想買的人!

想買的原因各人不同(地點、交通、生活便利、學區、離娘(婆)家近.......)

總之有需求自然有供給

若我們不考慮買,自然覺得不理想

若價格高於市場價格,自然賣不掉ˊ

遲早會降價

若高價位有人買,代表買家有自己買的原因

這也不稀奇

買賣雙方能接受就好
我現在也想通了,會批評政府的總是那些人, 現在部份地區的房價高了, 就拿這個事來批評政府, 但政府單位是啞巴吃黃蓮, 全球(要說美國也可,)拼命印鈔票,除非通貨要緊縮,否則房價是不可能跌的...所以政府只有等著挨駡的份......
政府有保障人民居住的義務, 但不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在房地產上賺錢,
但以臺灣自由住宅率超過七成的前提下, 若房價跌一半, 同樣這群人又會跑出來說他們中南部老家房子的價值只剩一半, 有貸款的要斷頭, 沒貸款的就說一生心血都沒了一半..., 在這個理盲又無知的社會, 要罵政府還找不到理由嗎?

leon650325 wrote:
.如果大家都只看信義...(恕刪)


為什麼只有有錢人才能住在信義區等精華地段
難道窮人該死喔,這樣能算居住正義嗎?
cjames wrote:
出發點與觀念正確我認...(恕刪)



自由經濟是在唬爛

如果沒有政府干預

這世界上的有錢人可以買下全世界...你信不信?


有錢人為了賺錢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於是跨國企業富可敵國.第三世界人類(同樣是人類)命賤如狗

為了賺錢搞死人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你要嗎??



還有

台灣的房價是供需決定嗎?









kgreen wrote:
自由經濟是在唬爛如果...(恕刪)

樓上說的是事實

買不起的地區,就別一直想要
去買的起的地區就好了
L大:
千萬不要說"買不買得起",應該要說找適合自己可以買的房子,這樣會比較好;
別提了,咱喝杯茶吧 ,聊聊投資的方向比較要緊,沒空理會漲跌的事情了;

zeus lu wrote:
L大:千萬不要說"買...(恕刪)

真的...撇開投資的不說,買房子當然是買最適合自己的就好囉...
等有了自己的窩,之後再視能力許可做房地產投資,這樣才比較保險喔...
認同+1,買房子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來進行的,我覺得並沒有好壞區之分,自己本身滿意,住的愉快就是好區,希望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王伊恩 wrote:
為什麼只有有錢人才能住在信義區等精華地段
難道窮人該死喔,這樣能算居住正義嗎?
...(恕刪)


這樣之前的執政黨和現在的執政黨及未來的執政黨,都不該賣精華地段的國有土地,然後把這些精華地段的國有土地蓋低廉的國民住宅,甚至應該只租不售,這樣才對。

不過這些政黨的金主會很生氣,其中一個政黨的金主老闆,前些日子才被監察院長罵:某人炒地皮賺錢搞媒體壞透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