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in0128 wrote:高雄的房價已經是六都(恕刪) 六都最低? 不是吧!只要橋科可發展起來,市長衝刺市政,未來也不見得會輸桃園在最新一次的(世界城市)排比中,臺灣前 3 大城市分別為「臺北」「臺中」「高雄」裡面可是連桃園都看不到高雄人不妄自菲薄,未來我認為高雄必定有新氣象
dopeii wrote:路竹科學園區還一堆空地在那邊,現在又要搞一個橋頭科學園區 路科確實還一堆空地在那邊,連路科都搞不起來我實在沒辦法看好橋科。科學園區是要看廠商願不願意來設廠,不是到處蓋科學園區就會有廠商願意來,加上高雄地區自己沒有水庫還要向台南買水,對台積電這種需要大量用水的廠商會有吸引力?
EricChang wrote:路科確實還一堆空地在那邊,連路科都搞不起來我實在沒辦法看好橋科。科學園區是要看廠商願不願意來設廠,不是到處蓋科學園區就會有廠商願意來,加上高雄地區自己沒有水庫還要向台南買水,對台積電這種需要大量用水的廠商會有吸引力? 搞新建設,才有經費,有經費才可以~~~如果路科搞的有聲有色,再來穚科是合情合理的。就像為什麼有新竹竹南科學園。不過反正就看誰倒楣,誰是最後一個。
Kevin567 wrote:搞新建設,才有經費,有經費才可以~~~如果路科搞的有聲有色,再來穚科是合情合理的。就像為什麼有新竹竹南科學園。不過反正就看誰倒楣,誰是最後一個。 路科加油~加油~我也在物色路竹農地,下斡旋了希望能成功。你們拚高科技,我們種農作物養活你們,一起加油!
橋科動土3年後完工 蘇貞昌:盼台灣地方到中央全都能出頭2022年9月3日 施書瑜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區段徵收工程今(2日)舉行祈福動土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出席典禮時表示,要2年拚4年緊緊緊加緊趕工,今天動土,相信也意味著橋科整體建設已進入實質階段,並對未來南台灣高雄半導體S廊帶產業聚落的完整性具非常關鍵的影響力。橋科全區區段徵收工程開發面積達337.4公頃,為縮短開發期程,共分6區興建,總經費達124.17億,全額由內政部新市鎮開發基金支應,預計114年12月完工;橋科開發期程在108年12月公文核定時曾經過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之手,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中間需要許多努力,直誇陳其邁帶領的市府團隊「真的很拚」,不只又拚又快且相關作業全部到位,他說自己3個禮拜已來高雄2趟,盼台灣從地方到中央,「從台灣尾拚到台灣頭,全都能出頭」!蘇貞昌指出,陳其邁因勢利導,爭取到2,600億投資,帶來的不僅是一個園區或一個產業,橋科前景有如「聚寶盆」,目前廠商已同步進駐動工,未來可望帶來1萬多個工作機會,對台灣與高雄的發展都很「了不起」。陳其邁指出,橋頭科學園區動土期程從6年縮短為3年,趕上了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的國際經濟板塊的變化,吸引了多家的國際大廠進駐,配合橋科廠商進駐、橋科交流道以及周邊聯外道路越加完整,表達意願進駐的廠商,已經超過原來預定的園區土地,而因應整個未來進駐的人口,市府也加緊包括社會住宅的興建,以及周遭學校,相關的生活等等這些設施,同時規劃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來滿足未來進駐的大量就業人口。內政部說明,該案規劃國道1號西側44公頃為住商區(1到2區)、國道1號東側185公頃為科學園區用地(3到6區);為提供區內工廠先建後拆的安置用地,同時縮短區段徵收工程期程,採分區興建,目前3、4區已招標完成,7月正式啟動施工;其餘4區標案也預計年底可開工。至於橋科園區通往岡山的重要聯外道1-2號道路,預計將在明年7月完工,配合去年完工通車的友情路,可完善園區與周邊聯外交通路網,加速南台灣包含半導體、電動車、ICT、航太及精準健康等創新產業與投資落地生根,建構完整半導體產業聚落,並帶動高雄產業轉型,促進整體經濟。
華爾街之浪 wrote:2022.9.7,台...(恕刪) 我們業界評估橋科路科發展性不佳很久了。橋科問題出在原本現有很多輕工廠跟私人農田,地主坐地起價,跟台糖土地分散支離破碎,整合困難,導致污水處理供電都需要搞很久。企業入駐成本太高,需要政府輔助。周邊居民太多,一點空汙味道出來會被抗議,當然居民上下學時間塞車問題,缺乏更多的寬闊道路,大型車輛不好開以上問題今天仍未解決有很多成本更低的地方可選,沒有必要考慮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