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air2001 wrote:如果中央把資源平分給...(恕刪) 話說台北從兩百年前就是台灣的經濟政治中心了從清朝 到日劇 到民國都是這樣當然就先建設台北為主 以為台灣是經濟很發達的國家有錢到可以處處均衡發展 即使是美日歐 都麻是紐約巴黎倫敦東京這種超大城市何況是幾十年前的發達有錢起來 土地面積小的台灣而且說重北輕南 高雄也不怎麼夠格說雖然資源比台北少 但好歹是直轄市比中部東部等其他地方都還多很多明明台中人口經濟發展跟高雄差不多台灣地理中心 中部的政經發展中心不像南部還有台南跟高雄競爭但是台中捷運連根毛都沒有 而高雄就兩條擺在哪邊
evaair2001 wrote:如果中央把資源平分給...(恕刪) 蠻奇怪的邏輯, 意思是台北的發展是因為捷運嗎? 也許有一部份, 但, 捷運為高雄帶來什麼進步? 稅收增加了? 交通改善了 ? 腹地變大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數據來證明一下高捷為高雄帶來了什麼樣的進步 --- 對了, 請勿用畫大餅式說未來可以怎樣怎樣, 畢竟也Run了兩年, 請提供實際的數據吧.
看不太懂以上幾篇, 好像在說高捷之類的, 就是將資源投入南部. 如果這1800億投到中山大學,能不能在幾年內讓中山拼過台大? 如果 1800億拿來港口招商減稅, 能否讓高雄運量排名超前?如果這1800億拿來藝術發展, 能否讓高雄變成藝術之都? 如果這1800億等等等等...1800億有太多的可能性, 但這1800億究竟為高雄帶來什麼?捷運與都市發展是這樣的關係嗎? 到底是因為都市發展到某一個程度需要捷運(台北市是這種情況),還是捷運可將一個普通都市(未到達發展瓶頸) 變成高度發展都市 ? 高捷也 Run了兩年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可以提供數據, 告知高捷到底為高雄市帶來什麼發展?突破了些什麼都市瓶頸? 帶來了多少新增的稅收 ? 擴大了多少腹地? 因為如果什麼都沒有, 那麼這1800億帶來的, 可能就僅僅是一句"高雄跟台北一樣有捷運",可能就飽了幾人的私囊, 讓幾個人去剪綵,及留下令人頭痛的財政窟窿. 不知道哪位有數據可以說一下?
marcus200115 wrote:蠻奇怪的邏輯, 意思...(恕刪) 會很奇怪嗎?該說您不暸解我的意思吧代表我們意見不合.說在多也無繼於事.如果還要在拿那些什麼有的沒的數據出來.那請自己去找或去親自去高雄體會看看.好過在這裡講這些言論
我的確很高興有這八年 我不知道前八年的市長做啥有規劃而已 當時 政市是同顏色的 做起事應該是容易很多 卻有一直住在高雄的人都知道 十年前的高雄 和現在的高雄差有多大(敢問有一直住高雄的人 說這十年沒有大變化嗎)說變不好的地方也有 大方向是往好的我上一篇回在這邊的確不太好我指的建設不只是高捷跟北捷比較 北部建設可是很多的北部還有很多建設的 這些建設很多都是經過很多年 才有成果的有錢到可以處處均衡發展 說得好高雄是直轄市 說得好那第二順位是高雄了吧!!!扯遠一點 歷史上 首都(大都市)也是常常換的你說的大都市(分布不均) 如果說 首爾 我還會相信一點 首爾人口佔南韓人口多少 你可以查查
看看不同的觀點:來源現階段,朱安雄認為捷運將是高雄市未來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興建中的交通黑暗期,而是完工後的營運問題,如果處理不善必將導致市府財政的全面崩潰。捷運總工程費要二千億元,高雄市要負擔五百億元,約是市府最近十年的新建工程預算的總合,但以高雄市府的預算規模與比例來看,未來十年將不及五百億元的興建經費。 朱安雄指出,今年是捷運動工興建的第一年,立刻就對高雄市的財政發生嚴重的排擠現象,公共工程建設幾乎停擺,全部的新建工程中只開闢一條馬路,這還是被監察院一再糾正後才勉強編上的預算,如果沒有監察院的糾正,或許今年高雄市不會有新的建設。
20080630 wrote:看看不同的觀點:來源...朱安雄...(恕刪) 朱安雄是賄選通緝犯逍遙中國, 其妻吳德美侵占近20億判8年6個月定讞.. 果然是與眾不同之人的觀點.. 可惜他要等到73歲才能再回高雄為民服務了..
20080630 wrote:看看不同的觀點:來源...朱安雄..(恕刪) 朱安雄是賄選而逍遙中國, 其妻吳德美因侵占近20億而被判8年6個月定讞.. 果然是與眾不同之人之觀點.. 可惜他要等到73歲才能再回高雄來為民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