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就是政客 只會畫大餅 不知民間疾苦
馬克極限 wrote:
情人節想收到什麼樣的...(恕刪)



政治語言而已,等通過再說吧
而且現在黃線輕軌不是正在審查嗎?
突然冒出這個新聞是.....
夢別做太大免得到時後期望大落空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高雄爭取當地交通建設是應該的
只不過出發點若歪了也不懂量力而為
那就是個比貪汙還可怕的錯誤政策
只是在短視近利利益薰心者的眼中那都不是問題
因為那些問題是以後子孫跟眾人來分擔絕不會是自己

經濟好政府有錢就蓋一堆蚊子館
看看台灣各地閒置機場場館停車場偏遠休閒設施
只著重"有就好"現在能分到錢後續利用率低到可憐
移轉後地方也無力承擔維運就放到爛浪費一大堆納稅錢
這就是就地分贓根本就不叫利益分配
其依據地不是什麼"地方大眾"需求而是特定"利益團體"
而年頭不好政府沒錢就換一招搞bot賣未來政府特許權益
什麼高鐵零出資高雄捷運跟巨蛋都是相同手法
私人工程費賺飽了營運撐不住就"合法"移轉將債務拋出
地方政府還呆呆地允許攬債務上身
這精神明擺了是官商勾結早有約定共同訛詐
可是當地民眾怎還會笨到同意呢?
很簡單因為那些人就是短視近利是利益共同體
所以就會產生像苗栗這般公家破產情事
狹隘的"自家人"心態害慘了台灣

聽這些地區的人無視現實在說什麼"需要"總覺得噁心
唯一需要的是由別人買單好滿足自身貪婪慾望
也之所以這些人總愛用不同浮動標準衡量每件事
因為那些是因"個人目的"對其有利才制定的解釋
南北平衡?其價值觀是重視公平嗎?
想也知道是"藉口"
東西要平衡它就自動閉嘴了
高雄的悲哀大家都知道怎麼來的了吧
Dwing wrote:
BOT 民間出資建設,營運(利潤歸民間),等特許時期過後整個資產才會轉移給政府.

請問 現在高鐵,高捷哪間是政府營運?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臺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
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

既然政府有出資也成立高捷公司,理論上就有官股在,且是政府是最大股東,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政府營運

真心輕軌做到沿海第一階段觀光用就好
別搞第二階段跑市區,到時一定一堆問題

把錢拿來做黃線才真的有其價值
TAMAMA_TAIPEI wrote: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臺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
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
既然政府有出資也成立高捷公司,理論上就有官股在,且是政府是最大股東,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政府營運


原來一家公司最大股東不當總經理叫做BOT?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臺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計304.9億元,其中198億元向銀行團聯貸取得)。政府出資部分中央政府補助約1191億元,高雄市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286億元,而高雄縣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32億元[4]。與臺北捷運營運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其興建、營運特許期限共36年(由簽約起算而非營運起算)[5],高捷公司需負擔鉅額的折舊攤提及利息費用[6],營運5年以來,虧損嚴重,瀕臨破產邊緣,以致須於2012年9月函請高雄市政府修改BOT合約[7]。興建捷運當時政府亦提供三大土地開發案,作為交換條件,增加民間參與誘因[8]。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只負責路線規劃與興建監督,不負責興建。

為何民間資金只有6%這樣還推BOT?(擺明不讓議會監督)

1800億的BOT,只要出100億就可主導整個案子?

所以早期議會質疑高雄市政府不是沒原因的.

"山也BOT,海也BOT"

----------------------------------------------------------------------------------------------------------

高雄(台灣)不是不缺大眾運輸.

高雄(台灣)是缺有用的大眾運輸.

不要搞捷運,卻讓台鐵的缺間車減班.

現有不想辦法讓它發揮會更大效益,卻要花大錢去重複投資建設?

1000 多億改善台鐵人力,增加台南高雄的區間車,很困難嗎?
sincostan wrote:
特殊作帳??是阿....(恕刪)


高捷是BOT但北捷可不是...高捷這種修約法不叫官商勾結要叫什麼?
當然…高捷BOT可能是全世界最可笑的BOT...幾乎全政府出錢的BOT
Dwing wrote:
請問獅甲往南到末端小港站這中間經過哪個工業區?
前鎮漁港.前鎮加工區,中鋼,中船,林園是南高雄人口密集的工業區
請問捷運,輕軌對這些區域的上班人口有幫助嗎?
連在機場工作人員都因捷運通勤時間,只能放棄使用捷運.

哇,扯捷運就算了,什麼時候扯到輕軌去了?別到處亂開戰場。

蓋捷運不可能滿足所有人需求,除非每一條路都有捷運,走在最大條的中山路底下是個最可行、最便宜的選擇。只是要玩文字遊戲的話,的確捷運沒有通過你說的工業區,但已經非常靠近,剩下的可以用公車、接駁車來處理,看是市政府還是附近的工業區公司要做。

然後機場工作人員因捷運通勤時間放棄使用這種屁話,你可以收回去。北捷跟高捷一樣都是06:00前後發第一班車,即將營運的機場捷運也是06:00發車,末班車的話,也都是零點過後沒多久發車。軌道設施本來就需要一段時間停止營運進行檢測與維修,一直扯捷運營運時間卡住讓人無法使用叫做鬼扯淡!

另外呢,小港機場站使用人數雖然不多,不過去年全年使用率比兩年前多10.66%,去年全年日均人次5,577人,詳細資料請自己做功課。

umax wrote:
體驗了日本鐵道後回...(恕刪)


日本為啥沒捷運這種東西? 你確定你是去日本嗎?

那東京的地鐵是怎麼回事?至少有15條以上

建議你多去開開眼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