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同意!小弟去年九月買房時,也是有想過類似的區域發展。

蛋黃區可能面臨市容漸漸老舊的問題,但是相對的有更好的商圈及大眾運輸加持,再怎麼跌也會是最後一塊。

蛋白區可以有比較寬敞的生活環境,但是真的到很多地方或者上班都覺得遠,其實還是生活形態的不同啦,北北基桃的人可以接受通勤一個小時,可是高雄人就是去路口買個超市也要騎車的...

雖然近年來因為家庭型態的轉變,小家庭不論有沒有小孩都會想住社區大樓,加上去年之前看起來兩房或三房在高雄舊市中心的案子都還算咬著牙買得下去,所以未來這區應該還是會是穩定的住民加商圈發展。

我跟您年紀差不多,設定的地點也一樣,不過我更狹隘一點,不想超過大中路,老家就在崇德路上,所以最後看了半天還是回到崇德路這邊買房,但是價格真的是一路繼續漲到今年...現在還滿慶幸去年做了這個決定啊

話說後驛站當初也是考量重點,甲六園淳白非常喜歡,而且離上班地點超近,可是覺得離家中長輩有點距離就算了,現在開車經過看到外觀真的漂亮,然後財政大臣就會吵著說當初怎麼不買
davidyu0922 wrote:
新灣區大多蓋大坪數的豪宅,小坪數很稀有

濱海:當我不存在?
lvin0128 wrote:
我不知道當年農16透...(恕刪)


12年前我買靠澄清湖這的仁武透天600萬,

上個月鄰居,賣1500萬自賣,每天都有看房的,不到一個月就賣掉,我才知道原來我這那麼搶手
chrysanthemumgrassle wrote:
濱海:當我不存在?...(恕刪)

我的和陸寓邸是飯店共構宅
74年次 沒有長輩贊助

買了文化中心旁的老公寓 , 步行到文化中心一個紅綠燈 , 約一分鐘

附近機能非常好 , 有管理室 , 垃圾子母車 , 汽機車位 , 土地持有8坪 , 但沒電梯..

這不是人生唯一一間 , 不想花太多在房貸上 , 買個好地段不求增值只求不跌 , 以後可租可售(至少不會太心痛)

沒請設計師 , 自己發包慢慢搞了一年多

katpdkwos0822 wrote:
74年次 沒有長輩贊助

買了文化中心旁的老公寓 , 步行到文化中心一個紅綠燈 , 約一分鐘

附近機能非常好 , 有管理室 , 垃圾子母車


很棒,沒有長輩的支持下,靠自己買房都不容易,100分。

文化中心環境不錯,我之前比較過美術館跟凹子底,但還是喜歡文化中心這種老蛋黃的味道。 散步不會太擁擠,附近捷運,輕軌都有,算很便利。
katpdkwos0822 wrote:
74年次 沒有長輩贊(恕刪)

沒有長輩的支持
才能夠隨心所欲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房子&風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