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房產高高掛已上不大上去
靠房地產買賣賺差價

看樣子南部要買房的年輕人壓力更大了!

最新實價揭露高雄鼓山區預售豪宅「御皇苑」的19樓戶,7月時以總價7850萬元成交,換算單價每坪61.6萬元改寫今年高雄最高單價,專家表示今年高雄豪宅雖然交易量不多,但價格仍持續攀升,包括「御皇苑」、「定潮」、「京城天贊」都有機會挑戰「國硯」豪宅王寶座。
實價登錄資料揭露,7月時鼓山區預售豪宅建案「御皇苑」的19樓戶,以總價7850萬元成交,換算單價每坪61.6萬元,這是今年高雄1樓以外的住宅大樓最高價,而在該社區則是僅次於去年12月25樓戶的63.9萬元。
今年,又再度出現6字頭(非店面)的行情。
房市吹冷風10縣市價跌量縮。桃園高雄小心了
全台有9個縣市在8月住宅市況的表現上呈現「價跌量縮」,專家示警,在連續量縮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反轉的跡象相當明確,房市正回歸剛性需求,投資收益性預期不樂觀。
7月份全國住家用途銷售數據斷崖式下滑,臺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日前再公布8月20至70坪住宅物件的成交量與中間價價格,發現已經有過半縣市住家用途的中間價,已來到「量縮價跌」的走空情勢。
台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資通會主委林利州表示,六都之中,桃園、高雄為率先反轉區域,桃園較上月跌價1.04%,高雄則跌價0.05%,之前受惠航空城及台積電題材過熱井噴,但熱度總會消退,回歸正常供需,正式宣告進入買方市場,期待下一波至年底前有「甜甜價」的回歸。
至於六都外縣市,由於區位特性受市場競價影響性較不顯著,已紛紛迅速轉為買方市場,屏東、台東、嘉義縣市、南投、苗栗、彰化、雲林、金門均較上月跌價。
林利州估價師直言,在連續量縮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反轉的跡象相當明確。從數據來看,不少地區買方不認同賣方開出的價格,以低於開價的價格出售成交,且8月份的全國成交量僅410戶,相較於7月份2526戶以及去年同期9970戶相比,只能用「慘淡」及「房市寒冬來了」來形容。
台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長吳國仕估價師進一步表示,房屋具有不可移動性,不可能像其他商品從一個地方調整到另一個地區。房屋需求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房價水平,還取決於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而經歷了前一波較高的房屋價格,目前正回歸剛性需求的階段,且市場已經對價格增長帶來的資本利得或未來收益性預期不樂觀。
另外,由於房屋的高價特點,房屋的購買往往不是一次性支付,往往需要房貸支撐,因此利率的變動是影響購屋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在一般家庭購買房屋時,將考量利率及走勢,和近期物價的情形,賣方所開出的價格,已經被認定過高,買方不接受或無力負擔,而需向下調整,造就了此波房市價跌反轉的情形,邁入買方市場。(東森財經新聞)
1.調整房屋標準單價,當年度7月1日後新建、增建、改建房屋皆適用,
以建物使用執照認定,既有建築不受影響。
2.調整地段率則一體適用,不分新舊。
若房屋稅都上漲看樣子房價也很難下跌吧!
2022-09-29 15:24:32聯合報 記者巫其倫/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目前祭出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但9月理監事會並未宣布第5波信用管制。央行總裁楊金龍今(29)日強調,近期房市買方賣方都已轉趨保守,整體房市有下修跡象,「房市能夠軟著陸是最好」,12月理監事會前將持續評估有無必要再推信用管制。
楊金龍今受邀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提到,央行抑制房市,過去已推出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未來有無可能再推第5波。
楊金龍表示,從央行收集資訊可看出,目前房市是買方保守、賣方也保守,「房市有下修跡象」。曾銘宗追問,是否交易量在遞減、價格也未持續攀升?楊金龍也回答:「是」。
楊金龍也強調,會不會推出第5波信用管制,在12月理監事會前會仔細評估,央行法定職責是金融穩定,雖然未把房價列為目標,但房價與金融穩定也有關聯,這部分需考量到基本面,若房價是由基本面撐,在不影響金融穩定的前提下,央行沒有理由硬壓房價。
央行書面報告也指出,一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以來,銀行不動產授信風險控制良好,包括受限貸款成數下降,且因受限貸款不得有寬限期,有助抑制房市投機炒作。此外,國內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大致穩定;全體銀行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趨緩,銀行不動產授信品質仍屬良好。
央行也強調,3月以來緊縮貨幣政策,亦有助強化選擇性信用 管制措施成效。隨政府各部會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 措施,加以受疫情影響,本年以來房市交易趨緩。
顏瑞田/高雄報導 2022年10月25日
高雄房市走過去年飆漲階段之後,現在面對「客戶不願加價,建商降不了價」的對峙期,加上年底選舉、投資客退場、只剩剛性需求等因素,10月10日和16日兩天假期,看屋人潮明顯下滑,且成交急凍,55個案場當中、高達36個案場零成交,即使有成交,多數是一件或二件,此一現象相當罕見。
根據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針對高雄市13個行政區10月10日到16日的看屋來人和成交戶數的統計資料顯示,從北到南的55個成屋、預售案,零成交建案高達36個,占比約65.45%,即使有成交,多數都是一件,最多的只有四件,此一罕見現象顯示,高雄房市「等於蛋黃、蛋白都破了」。
最主要的關鍵因素是,「客戶不願加價,建商降不了價」的價格僵持,業界人士指出,這是高雄房市去年第四季每坪平均飆漲6到10萬元之後的結果,且此一現象不只存在新屋市場,中古屋市場也是如此,「屋主就是不降價,買方就是不加價」。
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會長黃詩萱表示,高雄房市銷售變慢很多,除了價格之外,今年11月26日有縣市長選舉、投資客退場、以及只剩剛性需求等三大要素,也具有關連性。
黃詩萱指出,投資客退場或變得相對保守,當然與前一波房價飆漲有關,在投資客預期報酬有限的情況下,進場意願就變低了,因此,有些預售案為吸引投資客,祭定簽低價金的促銷模式。
一位業界說,仁武有一場建案,開案前預約了400組潛在客戶,看了一輪之後,簽約成交的少之又少,價格也出現鬆動。
業界指出,在市區出現每坪32萬元到33萬元的早鳥價格銷售手法之後,包括仁武、楠梓、橋頭、甚至左營的建案,未來在銷售將有一定程度的壓力。
業界說,代銷為了順利銷售,當然希望建商能夠降價,但建商也會考慮,在多案同時線上銷售的情況之下,如果同意其中一案降價,其它的個案是否會被要求比照辦理降價求售,將是建商的兩難。
業界表示,在價格僵持的過程中,難以預測會持續多久,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期間,將是個案表現的時代。
顏瑞田/高雄報導
2022年11月10日
高雄屋齡10年內的輕齡大樓、華廈,去年上半年還有十個行政區,平均成交單價還落在1字頭,但,歷經前波大漲之後,今年上半年,只剩下大樹、林園、以及梓官等3個屬於蛋殼的行政區,平均成交單價每坪13.4萬到19.2萬元,其餘的行政區房價,都已跳升2字頭以上,換句話說,想用1字頭入主高雄屋齡較新的大樓華廈,無論是蛋白區或蛋黃區,已近乎絕跡。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10日表示,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資料顯示,高雄屋齡10年內的輕齡大樓、華廈,去年上半年還有10個行政區,平均成交單價落在1字頭,不過,到了今年上半年,只剩下大樹、林園及梓官等3個行政區,平均成交單價為13.4萬到19.2萬元。
李家妮指出,屋齡10年內的住宅,是多數民眾偏好的購屋黃金屋齡,去年上半年,在高雄三民、左營、鳳山區的部分商圈,還有機會以1字頭買到屋齡5年內的3房大樓,然而,高雄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產業話題及公共建設利多,帶動房價漲到最高點,今年開始,市區1字頭輕屋齡物件交易,僅剩零星個案。
她說,高雄今年上半年,共有7個行政區的輕屋齡住宅,房價表現突飛猛進,短短1年間,就從1字頭房價榜單,登上2字頭列車,且這些區域多為市郊蛋白區,其中,岡山、楠梓區增幅逼近4成,仁武及橋頭則漲破4成,橋頭區更以46.5%增幅,榮登最佳進步獎。
台灣房屋巨福岡山加盟店店東曾培宜表示,高雄早年房價較親民,即便在市區商圈,以1字頭購買屋齡較新的物件機會大,這幾個進步神速,登上2字頭的蛋白區,早期對在地人來說,都是屬於地段較偏的商圈,購屋較具抗性。
然而,近幾年受產業建設利多加持,屬於「南部半導體S廊帶」一環的橋頭、仁武、楠梓、大寮、小港等,都已邁進2字頭,曾培宜指出,至於岡山因有樂購廣場、高醫岡山分院等重大投資建設,且多數行政區都有捷運機能加持,成為建商推案重鎮,磁吸人口不斷移入,也更具創價優勢。
他說,例如岡山新成屋「薰衣巢」,今年最高單價已有逼近3字頭實力,橋頭2房小宅「全民萬歲」、「棋琴20重奏」、仁武「芳崗澄品」、預售案「三發.首席大院」等,今年最高單價皆已突破3字頭。
曾培宜表示,房價還在1字頭的林園,因具備捷運紅線「小港林園延伸線」利多、梓官鄰近楠梓高大特區及橋頭新市鎮,受商圈外溢效應,今年已有華廈小宅預售單價站上2字頭,未來高雄1字頭列車,將可能全面停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