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wrote:
你要先確定你能買的起台北的房子
台北的房價是高雄的五倍
但是台北的薪水有高雄的五倍嗎?
政府統計的結果,台北的薪水是高雄的1.25倍

其實雙方所得差距還不小。


99年高雄市國稅統計,
高雄市綜合所得稅實徵淨額是136.7億元。
99年台北市國稅統計,
台北市綜合所得稅實徵淨額是1651.67億元。

99年徵收的是98年度的所得稅,
由於金融海嘯之下,都比預算數少很多,
高雄市的預算是219.5億,收到136.7億,達成率62%。
台北市的預算是1965億,收到1651.67億,達成率84%。


如果計算人均,高雄市用150萬人、台北市用260萬人來算,
高雄市市民平均每人繳納9,113元的綜所稅,
台北市市民平均每人繳納63,526元的綜所稅。

台北市市民每人平均繳納的綜合所得稅金額是高雄市市民的七倍

lulalla wrote:
台北市市民每人平均繳納的綜合所得稅金額是高雄市市民的七倍。


【柯玥寧、蔡孟妤╱台北報導】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統計,2009年各縣市家庭收支調查,換算目前各個都會區房價,北市的房價所得比11.5倍,等於北市民眾要不吃喝11年半,才能買得起1間30坪中古屋,比去年的9.9倍負擔更大;但走出大台北區,其他縣市民眾買房僅要3~4年的家庭收入,顯示出大台北民眾購屋之路,走來特別心酸。

...最新的北市家庭可支配所得124.6萬元,房價所得比由9.9倍攀升到11.5倍。

...根據統計,高雄市家庭可支配所得92.8萬元,比北縣的92.3萬元多5千元,而且房價還不到北縣的一半價,每坪僅10.1萬元,換算下來房價所得比3.3倍。....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lulalla wrote:
其實雙方所得差距還不...(恕刪)

那是因為許多高收入的有錢人都集中在台北吧. 你是那些人的話住哪裡都沒差, 只是他們選擇住台北(資源多), 高雄的七倍? 一般薪水階級哪有可能有差那麼多.
瀟湘夜雨^^ wrote:
...最新的北市家庭可支配所得124.6萬元,房價所得比由9.9倍攀升到11.5倍。
...根據統計,高雄市家庭可支配所得92.8萬元,比北縣的92.3萬元多5千元,而且房價還不到北縣的一半價,每坪僅10.1萬元,換算下來房價所得比3.3倍。....

我知道你說的這一項調查。

可支配所得是以「戶」計算,
而且是扣稅之後的所得才叫可支配所得,
呈現出來得數字其實是經過很多層的換算了。

台北市的單人戶數量很龐大,
其實是為了節省地價稅土增稅等等,
把家中每一個人都獨立成戶,
以我家來說,三個人就有三張戶口名簿,人人都是戶長,
呈現出來的數字當然會比較低一些。



White bear wrote:
那是因為許多高收入的有錢人都集中在台北吧. 你是那些人的話住哪裡都沒差, 只是他們選擇住台北(資源多), 高雄的七倍? 一搬薪水階級哪有可能有差那麼多, 不用到七倍啦, 只要台北給我現在兩三倍的薪水我馬上就搬去台北住啦.

是繳稅金額七倍,不是所得七倍。
由於有累進稅率,
算起來應該平均所得在兩三倍左右,比較合理。

當然,你說這都是有錢人集中住台北,也有一定的道理。

lulalla wrote:
台北市的單人戶數量很龐大,
其實是為了節省地價稅土增稅等等,
把家中每一個人都獨立成戶,
以我家來說,三個人就有三張戶口名簿,人人都是戶長,
呈現出來的數字當然會比較低一些。


台北雖然房子小又破爛
但是因為房子貴
即使子女結婚也很多和父母同住
所以台北的家庭所得,應該再更低一點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lulalla wrote:
算起來應該平均所得在兩三倍左右,比較合理。


受薪階級兩三倍哪有可能
全國性的公司絕對不可能這樣給薪水
高雄的上班族,平均是月入3~4萬,難道台北的行情有跳到8~10萬了嗎?
高雄也是有月入2萬多的勞工,難道台北沒有22K,只有50K起跳嗎?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瀟湘夜雨^^ wrote:
台北雖然房子小又破爛
但是因為房子貴
即使子女結婚也很多和父母同住
所以台北的家庭所得,應該再更低一點

事實上這是有統計數字的,
台北市平均戶量是2.66人,
也就是說平均每戶只有2.66人,
這個顯然不是你說的子女結婚多半與父母同住。
(其實舊高雄市的戶量數字也差不多)

會出現這樣低的數字,主因就是自用住宅登記制度。



瀟湘夜雨^^ wrote:
受薪階級兩三倍哪有可能
全國性的公司絕對不可能這樣給薪水
高雄的上班族,平均是月入3~4萬,難道台北的行情有跳到8~10萬了嗎?
高雄也是有月入2萬多的勞工,難道台北沒有22K,只有50K起跳嗎?

市民平均是兩三倍,不代表市民都是受薪階級。
台北市企業登記家數是16萬家左右,
就是說至少有幾十萬人是老闆或大股東,
不是受薪階級啊!
高雄市也有7.5萬家的企業登記家數,
這些不屬於單純的受薪階級。

我家所在的社區,
鄰居大約40%是企業主,
很多在台灣都只剩一間小辦公室,
兩三個親戚的員工,
整個企業主體都在大陸了。
lulalla wrote:
市民平均是兩三倍,不代表市民都是受薪階級。
台北市企業登記家數是16萬家左右,
就是說至少有幾十萬人是老闆或大股東,
不是受薪階級啊!
...(恕刪)

你自己都說出台北市平均收入高的原因了, 一般受薪階級在台北市的收入有比高雄多多少嗎? 買的起北市的房子嗎?
住台北市的又不一定都是受薪階級,
南部搬來台北創業,
也是很多人的選擇啊!比如說本站站長不就是了。XD

台北市的房子是很貴,
但是買得起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就是了。
像白熊先生你的房子,
如果蓋在內湖可能要三四千萬才買得到.... 0rz

liamlu wrote:
在台北講了10幾近2...(恕刪)





看到大家在吵這些,感覺偏離了主題,
對我來說,這篇主要是希望高雄能夠再次發展,而不是故步自封,
重點也不是要跟台北比、跟上海比,
而是高雄的未來到底在哪!?
我真的很不了解,為啥現在高雄會變成這樣,
有人說高雄還有很高的薪水,但工作機會呢!?
沒錯,有高薪,問題都被佔住位置了,
我也想回去搶,但太多需要後門了,別跟我說沒有,我就直接遇到。
===================================================
再來是高雄的生活型態,
我前篇說過,因為勞方的不平等待遇,
造成了現在高雄人假日不出門,
打個籃球,一定要跑到中正技擊館才有夜間籃球場,
打個棒球,從小被趕來趕去,真要到球場打球還得用租的,
踢個足球,不要說場地,連人手都不足,
桌球呢!?我到現在還不知道高雄哪邊可以借,
別說我都亂虎,我從小就是籃球校隊,棒球隊,足球校隊的,
假日要練都沒得練,連在自己學校打,都被趕,或沒燈光,
搞闢喔!!
===================================================
我希望能夠高雄再加油!!
我真的很希望回高雄工作,真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