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吽牛 wrote:
基本上在南部買大廈跟公寓大都是賠錢收場(99%)除非自住,要保值是不太可能的。小弟住家在高雄科工館附近,發現有老舊公寓要賣,一坪剩六萬,但附近的透天卻貴的嚇人。
同意...高雄市的房地產確實是買透天厝比較好
abelchang wrote:
最近電視媒體又再配合炒作了...甚麼中南部封盤不報價...這種手法在2008 2010 大起大落之時屢見不鮮 高雄合併前空屋率是 19 % 嚇死人的高....
近來經過澄清路看到一大堆新樓 我想是要吵這塊吧??
去到台南故鄉..還有建商叫商業週刊來報導...吹的天花亂墜....
好吧, 如果說她們是炒作 她們也有話講, 台南那個建案是完銷了....
問題是...空屋率還是一大堆... 為什麼呢? 空屋率高 房價還是高?? 還賣的出去??
重點就是台北的有錢人...台北在打房...所以房市冷了,... 而房市跟股市一樣, 要吹牛 要炒作才能讓貪財的人去搶那沒意義的價格.... 中南部在怎樣炒作 價格都比北部便宜...所以這些錢就被拉來南部買豪宅.... 我居住的區域是澄清湖的高級住宅區..這裡價格高的要死..但是 平常是幾乎 50%沒人住....也就是說 買下這個區塊的 並不是真的有住屋需求, 而是M形社會下與大眾需求脫節的狀況.....可是 這樣也給建商炒作的空間...
朋友在高雄投資的建物 十多年來 還是腰斬價格.......
90%的人都被建商引動 買在最高點...套牢了 ;對有錢人來說 也捨不得賣了...於是變成空屋....所以 雖然空屋多, 卻也沒有供給增加......所以建商可以繼續炒下去...
股市房市都一樣...主力需要去找媒體掛勾渲染...
這樣講...對手上有房子想賺錢的人來說 一定很不認同....
張金鶚發表的言論也總是被市場派罵的一文不值.......
這一切....都是與真實住屋需求脫節的....炒作...
建商幫你算投報率總是用你的頭期款去算...意思是叫你去借錢買房 以後賺很大...
這樣算對嗎?? 把買房的總價 + 所有稅費 + 規費+ 交易成本 +維持費用 +時間價值成本 能賺錢的有幾人??
台灣房地也許需要一個長期的崩盤才會正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