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吽牛 wrote:
基本上在南部買大廈跟公寓大都是賠錢收場(99%)除非自住,要保值是不太可能的。小弟住家在高雄科工館附近,發現有老舊公寓要賣,一坪剩六萬,但附近的透天卻貴的嚇人。

同意...高雄市的房地產確實是買透天厝比較好
高雄的大樓是沒人在搶的~

因為買透天可以住~

又可以當店面~

當然比較好!
kulian wrote:
高雄的大樓是沮..(恕刪)

1.大樓1樓也是可以當店面。
2.同樣地點同樣屋齡的透天大約比大樓貴一倍,看你是否願意多出錢吧~
3.高雄老透天除非是在商業菁華區,不然折舊率也是很高的,由其是郊區的透天,舊屋價往往不到新屋的一半~
johnny7410 wrote:
1.大樓1樓也是可以...(恕刪)


1.有人不喜歡樓上有人
2.有一好沒兩好,不同產品本來就是不同價格
3.自住沒差吧, 郊區的大樓不也一樣意思 = =

結論, 找自己喜歡的, 價格負擔的起

這樣就行了
最近電視媒體又再配合炒作了...甚麼中南部封盤不報價...這種手法在2008 2010 大起大落之時屢見不鮮 高雄合併前空屋率是 19 % 嚇死人的高....
近來經過澄清路看到一大堆新樓 我想是要吵這塊吧??
去到台南故鄉..還有建商叫商業週刊來報導...吹的天花亂墜....
好吧, 如果說她們是炒作 她們也有話講, 台南那個建案是完銷了....
問題是...空屋率還是一大堆... 為什麼呢? 空屋率高 房價還是高?? 還賣的出去??

重點就是台北的有錢人...台北在打房...所以房市冷了,... 而房市跟股市一樣, 要吹牛 要炒作才能讓貪財的人去搶那沒意義的價格.... 中南部在怎樣炒作 價格都比北部便宜...所以這些錢就被拉來南部買豪宅.... 我居住的區域是澄清湖的高級住宅區..這裡價格高的要死..但是 平常是幾乎 50%沒人住....也就是說 買下這個區塊的 並不是真的有住屋需求, 而是M形社會下與大眾需求脫節的狀況.....可是 這樣也給建商炒作的空間...

朋友在高雄投資的建物 十多年來 還是腰斬價格.......

90%的人都被建商引動 買在最高點...套牢了 ;對有錢人來說 也捨不得賣了...於是變成空屋....所以 雖然空屋多, 卻也沒有供給增加......所以建商可以繼續炒下去...
股市房市都一樣...主力需要去找媒體掛勾渲染...

這樣講...對手上有房子想賺錢的人來說 一定很不認同....
張金鶚發表的言論也總是被市場派罵的一文不值.......
這一切....都是與真實住屋需求脫節的....炒作...

建商幫你算投報率總是用你的頭期款去算...意思是叫你去借錢買房 以後賺很大...
這樣算對嗎?? 把買房的總價 + 所有稅費 + 規費+ 交易成本 +維持費用 +時間價值成本 能賺錢的有幾人??

台灣房地也許需要一個長期的崩盤才會正常吧 @@"

abelchang wrote:
最近電視媒體又再配合炒作了...甚麼中南部封盤不報價...這種手法在2008 2010 大起大落之時屢見不鮮 高雄合併前空屋率是 19 % 嚇死人的高....
近來經過澄清路看到一大堆新樓 我想是要吵這塊吧??
去到台南故鄉..還有建商叫商業週刊來報導...吹的天花亂墜....
好吧, 如果說她們是炒作 她們也有話講, 台南那個建案是完銷了....
問題是...空屋率還是一大堆... 為什麼呢? 空屋率高 房價還是高?? 還賣的出去??

重點就是台北的有錢人...台北在打房...所以房市冷了,... 而房市跟股市一樣, 要吹牛 要炒作才能讓貪財的人去搶那沒意義的價格.... 中南部在怎樣炒作 價格都比北部便宜...所以這些錢就被拉來南部買豪宅.... 我居住的區域是澄清湖的高級住宅區..這裡價格高的要死..但是 平常是幾乎 50%沒人住....也就是說 買下這個區塊的 並不是真的有住屋需求, 而是M形社會下與大眾需求脫節的狀況.....可是 這樣也給建商炒作的空間...

朋友在高雄投資的建物 十多年來 還是腰斬價格.......

90%的人都被建商引動 買在最高點...套牢了 ;對有錢人來說 也捨不得賣了...於是變成空屋....所以 雖然空屋多, 卻也沒有供給增加......所以建商可以繼續炒下去...
股市房市都一樣...主力需要去找媒體掛勾渲染...

這樣講...對手上有房子想賺錢的人來說 一定很不認同....
張金鶚發表的言論也總是被市場派罵的一文不值.......
這一切....都是與真實住屋需求脫節的....炒作...

建商幫你算投報率總是用你的頭期款去算...意思是叫你去借錢買房 以後賺很大...
這樣算對嗎?? 把買房的總價 + 所有稅費 + 規費+ 交易成本 +維持費用 +時間價值成本 能賺錢的有幾人??

台灣房地也許需要一個長期的崩盤才會正常吧 @@"


看空的人從農16新大樓一坪10萬初
喊到現在第1排已經破35以上...
繼續喊總有一天你會對的...加油
建議自住還是在負擔的起的範圍內趕快買吧...
城市精華區只會漲不會跌....

abelchang wrote:
最近電視媒體又再配合...(恕刪)



這個理論適合世上任何非社會主義國宅政策的國家!
房產升到一定位置,一定會崩盤!!!
有的國家是一兩年
有的國家或許是幾十年
或者是幾百年


總之按照基濟學模型
一定會有的循環!!!
魏至聖 wrote:
城市精華區只會漲不會跌....(恕刪)


商圈會轉移,這是常識,

過去的鹽埕商圈,不是精華區?
現在的農16,未來?

看多說多,看空說空,
景氣好的時候,誰不看多

只會漲不會跌?
有這麼穩的投資,
那就是借錢
也要趕快多買些哦!
11111jos wrote:
商圈會轉移,這是常識...(恕刪)


不能這樣類比。

三四十年前的商業規模,可能連現在的百分之五都不到。

當年整個鹽埕精華區的營業規模,還不如現在一兩家百貨公司總和。

隨著高利率與高成長,精華區很容易取代。

現在的商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巨蛋商圈周邊的總投資何止幾千億。

加上現在的低利率與低成長,想再創造一個同樣規模的巨蛋商圈談何容易。
cjames wrote:
這個理論適合世上任何...(恕刪)


幾十年或幾百年的變化,那不叫景氣循環了。

通常是天災、戰爭或政治改變造成的,那種"循環"你想等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