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換帳號回來了,
我覺得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外觀的設計概念跟台東大學很像走綠化路線,
可能是因為表演場所佔地較大導致裡面能夠免費逛的內容不多,
裝置藝術比台中歌劇院少且很快就走完了,
我相信過一陣子人潮就會減少很多,
幸好逛完後還可以去外圍草地走走滿愜意的,
最早佈局的建案莫過於永信鼎席,
建案位置不錯,
可惜大坪數使得很多人買不起,
附近如果能夠有中小坪數建案不要賣太貴我相信會秒殺,
因為衛武營附近有:
1.大片綠地(景觀)。
2.捷運衛武營站(交通)。
3.國道1號(交通)。
4.802醫院(醫療)。
以投資的角度來說因為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加持可以投資佈局,
以自住的角度來說附近吃的較少、老舊房子較多且沒什麼商圈,
不在乎以上缺點其實是可以買房的。
三立新聞網
2018年10月23日 下午12:30
記者陳冠穎/綜合報導
選舉將近,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的議題,是藍綠兩方攻防的一級戰區,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周五發表一篇以「史詩級的場景、地表最大的藝文中心在台灣」(Epic scenes: the biggest arts venue on Earth lands in Taiwan)為題,表示高雄衛武營是世界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作者認為隨著中國對台灣的同化壓力不斷增大,台灣勇敢於嘗試文化建設,已躍升國際的文化舞台。
高雄市否又老又窮,不只藍綠政黨吵得不可開交,連高雄人和外縣市民眾也熱情參與話題,有些人認為高雄衛武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設,藝術和文化素養的培養是百年之計,不是一蹴可及,有些人則認為,連飯都吃不飽了,一般人看不起歌劇,政府此舉是在浪費公帑。
英媒衛報的記者卻認為,高雄的衛武營是「史詩級的場景」,文中他說道,高雄的衛武營曲線美的外殼可以容納7,000人,衛武營的模式與一般藝術中心不同,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表示,當時他對台灣藝術表演的非正式、隨興的印象,感到十分驚嘆,因此他想要打造一個讓民眾覺得隨意、非正式的地方,就像在「公園裡看表演一樣」,民眾可以隨意的拖鞋,做運動,躺在樹蔭下,甚至高歌,作者在文中細緻的介紹了許多衛武營內的裝置細節,侯班甚至還自豪地說「高雄衛武營比北京的歌劇院更大,裝備更好。」
作者認為,相較於台北國家劇院和音樂廳的正式,衛武營的場地氛圍不太像歌劇院,更像一座市民闔家共賞的休閒中心,且衛武營音樂廳每週都有音樂會,並非少數人專利,衛武營的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希望人們可以從公園湧入劇院,把他當成自家的客廳、起居室,文末,作者也說,隨著中國以金錢外交的方式攏絡其他邦交國,文化外交似乎是台灣為數不多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