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新高雄,看好高雄未來發展,及其他地區的一些看法

我認為樓主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是件很好的事情

不用太在意某些回覆

Ted2006 wrote:
高雄是一個可以也應該能發展的更好的地方,小弟也留下來跟大夥一起前進,希望能有印證的一天。
...(恕刪)


來聊聊"台北人的優越感"。

有沒有前輩,跟小弟一樣,原本在北部或甚至國外工作,之後轉戰高雄的?
說說觀感,個人覺得,剛剛到高雄時,心裡的落差最大。隨著時間,慢慢麻痺了。。。原本在意的事情,也漸漸看淡了。

相較於台北人,高雄人好像不團結,也不會爭取自己應有的幸福。總是自己認定是老二,甚至降到老三或四,以後更不知會如何。

不少台北人,終其一生,不願意離開台北,原因為何?就是優越感。有首老歌,"台北的天空",可以瞭解,台北人很難改變其對台北的認同感。政府如何南北平衡,"心態"先要調整。
AES wrote:
來聊聊"台北人的優越...(恕刪)

不管看不看好高雄的"房地產"與"經濟大環境",在這篇發言的人,都是喜歡住在高雄關心高雄的人!
相對的,我也不覺得有所謂"XX人的優越感",充其量,只是在這煤體充斥,資源集中化的內心自我膨脹罷了!!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每個人已習慣從小的生活方式,比較不喜歡去面對新環境!!
相對你所說的團結,善爭取,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是善於計較算計,或許你所說的不團結,不爭取,又或許可看成豁達開朗,特立獨行!
有一些台北人,一輩子不想離開台北,那是因為他從小住在台北,親人在台北,在台北找到工作,娶了老婆,我也知道公務人員缺額台北最多,因為只要自己家鄉一有空缺,大家就搶著調回自己家鄉,或許那些人體會不到台北人的優越感吧,他們只體會到台北房價大不易,台北人的善爭取,以他們基層公務人員的薪資,回到家鄉,可以過很不錯的生活
在我的感受中,這個"台北人的優越感"的確存在,在台北念書及工作10年,在多半台北人眼中,新竹以南就叫南部,台北較文化,生活機能便利;在我覺得台北的薪水及房價水平差異過大,居住品質不如南部,台北朋友都認為南部雖房價便宜,生活機能便利及文化不如台北(雖然我不覺得);這都只是小弟週圍遇到的人,並不代表全部,只是"個人感受".

高雄的空氣品質是比北部差

來高雄工作也20年了,

從不抽煙, 近來呼吸不順,

到高醫, 榮總檢查,

說到肺功能逐年下降

已不到70%了,

真不知那天吸不到空氣了,

醫師也解釋不出,

只能說可能是高雄空氣品質不好吧
citius33 wrote:
不管看不看好高雄的"...(恕刪)


我舅舅本來在台北地院當書記官...可是他是屏東人..超想回高屏地院上班的...可是一直沒缺額...直到前幾年才好不容易調回高地院...
http://blog.pchome.com.tw/news/agi1125
這是一個高雄建築師的部落格
據他的這篇問答裡http://blog.pchome.com.tw/news/agi1125/3/1306801301/20080509203313
建議首購者今年要快買
因為今年的房價是一兩年前開始蓋的
原物料價格自然也是一兩年前的報價
後年的房子會因為今年原物料高漲而房價飛漲

各位可以參考一下他的說法

我個人是不這麼認為啦
因為高雄的空屋太多
縱使今年開始蓋的房子在後年開賣開價高
但因為現有的空屋不見得消化得完
房價未必能漲上去
不見得後年時每個首購的人都需要買今年開蓋的新房子

另外他提到高雄會有一波炒熱豪宅和乙種工業用地住宅
由凱悅和葉國一的購地看來,炒豪宅的說法是對的
原物料是否會維持高價令人質疑,現在石油及黃金均大幅滑落
中國奧運結束後,原限制出口的鋼鐵,將可再出口
高雄某大鋼鐵公司,會在第四季調整價格,有往下調整可能

這些價格下滑的因素,部份來自需求減少,因此如果要用建材成本上漲
原因鼓勵快點購屋,可能要考慮清楚這是一個行銷手法或是真正問題 !!

豪宅,高雄也有很多大樓豪宅賣了好多年,仍未完銷,晚上點燈率仍徧低,
而高雄大樓豪宅保值性不高,現有看到科工附近二手百坪大樓,已降到 7 萬一坪
因此高雄要炒大樓豪宅仍存在問號 ?

現在政府主要目標是控制物價高漲的通貨膨漲,馬總統政見也有提高國民所得列為施見重點,
但現今最重卻在通貨膨漲控制,因此可預見未來利率也可能再度提高,而政大張教授認為房市復甦的
核心關鍵在於人民所得增加,如果不調薪,勢必對房市有所影響

最近張金鶚教授提到(udn)
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景氣要如何提振?張金鶚認為,只有國民的實質所得增加,並且可以穩定成長,才是讓房市復甦的 核心關鍵。全球通膨效益、薪資所得下滑和央行升息的幅度都是影響房市景氣的主因,而且如果央行升息幅度過高,會使得貸息成本持續升高,但所得卻沒有增加,購屋者的態度恐怕會更趨於保守。

2008/8/18 news (udn)
避免輸入性通膨雪上加霜,明年軍公教確定不調薪,行政院會最快本周四 (21日)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並未編列軍公教調薪預算。
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昨(17)日晚間透露,主要是考量軍公教一旦調薪,民間企業可能跟進調漲薪資,進一步帶動居高不下的物價上漲。


我並不是不看好高雄的未來,但我更希望大部份的人都可買的起房子,而不是像現在愈來愈多人租房子 ......
上景領袖的四樓嗎?
那間的樓層太低幾乎完全被擋住了吧
我曾經考慮過,但一到大樓外面看了看環境
連想聯絡仲介的慾望都沒有

買豪宅的人未必會常常住在裡面
那些有錢人通常都是到處置產
高雄買個一戶也許只是從北部下來當作飯店使用而已
tsai_cc wrote:
買豪宅的人未必會常常住在裡面
那些有錢人通常都是到處置產
高雄買個一戶也許只是從北部下來當作飯店使用而已


你講到了重點, 我高雄有一間房子在明誠四路上, 面美術館第一排某間大樓,
有不少住戶不是平常住在北部, 不然就是住在國外,
一年難得看到幾次. 但是不要以為人家是買了空房放著而已喔,
, 打掃阿姨還是定期會進去幫她們清掃, 裡面也是裝潢家具都有.

所以如果用有沒有亮燈之類的指標來看豪宅大樓似乎是會有點失準,
如同前一篇樓主說的, 有錢人買房子不見得會真的是拿來平常住的,
很多時候只是拿來保值, 度假, 避遺產稅送給子女, 有錢沒處花感覺不錯就買,
甚至親友間炫耀等等.

至於景氣? 那個對一般人影響比較大啦.

還有人說有豪宅賣很久賣不掉, 我覺得那牽涉到豪宅的定義.
豪宅不是只有內裝好, 大坪數才算數, 還牽涉到了地點, 大樓管理, 住戶素質, 甚至同一區域的是否有類似的群聚效應.
如果嚴加考究上列因素, 高雄能夠算是真豪宅的大樓真的很少.
以我目前所知, 高雄的豪宅大樓大約在下列兩區
1. 傳統高雄有錢人群聚的區域(民權四維一帶)那邊的幾棟大樓(很多是百立蓋的)
2. 美術館第一排的數間(北部有錢人下來置產的不少)
這兩個區域內的豪宅大樓基本上都不至於會有不好賣的問題, 因為供給真的有限, 而且群聚效應會慢慢產生(美術館或許要還數年沉澱), 價格的波動也會趨近穩定, 除非過了十幾年後高雄又有新的區域出現.
當然除了上列兩區外還有一些獨立的豪宅大樓, 但是因為比較分散所以我就不特別提了.

而未來呢, 我猜測下一波的豪宅主題應該是海景, 這個可以從葉國一的新聞中嗅出一點端倪, 我認為海景這個題材會把高雄豪宅的價格再往上推, 畢竟台灣根本沒有一個都市可以在市中心區裡面同時擁有山,海,河景.
(附帶一提, 高雄有一間很早就蓋好的海景豪宅-遠雄御海, 他的view真的可以稱作無敵山海景, 而且不會有西曬的問題, 從蓋好到現在幾乎無人脫手, 想買也買不到)

此外, 高雄的一般住宅大樓真的不能碰, 長久以來可以保值的少之又少, 如果是以保值為目的,
的確是買透天比較合適(不過最近發現年輕一輩似乎喜好大樓的傾向越來越高).
我有一間數年前買的法拍大樓, 都已經買到三拍的價格了, 結果目前的行情還比我的買價還低一些.
還好只是個當倉庫的小房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