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房價大跳水?!8折買房退流行,6折買房才是王道!農16實例~溫莎堡

非常認同理性溝通,小弟先前也跟低調兄理性溝通不是嗎?
小弟詢問angle66666大是否為房仲或投資客,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何來扣帽子之說…
況且扣帽子有負面意含,但房仲、投資客是種職業其中並無任何負面意含吧?!既然沒有負面意含那跟「扣帽子」更無干係了!

低調死的比較慢 wrote:
不要扣別人帽子我們理性溝通
別發火..(恕刪)
angel66666 wrote:
房價若急跌8成,首...(恕刪)

銀行有這樣的機制啊,
房產不像股票,再怎麼跌都還有基本殘值,
不是愈跌風險就愈低,越跌無可跌嗎?
竟然跌了貸款成數還變少~我真的訝異了.
自備200w,貸800W(8成),買1000W,跌兩成~變赤貧;再跌銀行就變呆帳了.
自備400w,貸600W(6成),買1000W,跌兩成~還有200W;還好.
自備320w,貸480W(6成),買800W, 跌兩成~還有160W.
自備360w,貸240W(4成),買600W, 跌兩成~還有240W.
第一次跌2成容易,要再跌一次2成就難一些了.
所以銀行在房價高點,應該限貸在5~6成以內以免害人害己.
銀行在房價跌到低點,應該放寬在7~8成.
至於連2~3成自備款都沒有的,暫時不宜買房.


Bimmerfly wrote:
angel66666...(恕刪)


B大您分析的很有道理,
不過我前提是說「急跌至8成」
因爲(以實價登錄最低價打8折作合理價位)

既然能急跌8成,表示房屋市場非常不穩定,
銀行當然會以新的市價保守核貸。

在房價呈現上漲趨勢時:
核貸8成,隨著房價上漲,一段時日,會變成6成

房價呈現下跌趨勢時(尤其是急跌)
核貸6成,隨著房價下跌,一段時日,會變成8成
iampeon wrote:
余確非汝之族類,余冀房價下跌實踐社會公義,居住正義,
汝所望乃房價持續上漲,余之心與汝不相同…此乃必然也…...(恕刪)


呵呵...好像聞到火藥味了!其實像我一樣看空房市或者看多房市的朋友都可以上來討論暢所欲言,當然也都要虛心接受不同意見的批評!

其實我開這個主題主要是把我這幾個月來接觸到的案子跟大家分享,我個人當然是希望房價下跌,至於要打8折、打6折還是打到骨折,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機制不是嗎?絕對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

房市如能「正常」上漲帶動經濟我想大家也應該不會太反對,但房市如「異常」上漲到薪資所得「沒機會」追得上時,就會成為國安問題、社會問題、子孫問題。至於何謂「正常」或「異常」上漲,我想我提出我的意見來拋磚引玉,大家討論一下~

房市「正常」上漲有學者主張應該要符合「經常性薪資成長率」,但台灣經常性薪資十多年來不增反退,難道房市這十多年來也應該下跌嗎?我認為這是一廂情願的鄉愿說法,如真按照此主張計算很可能讓台灣陷入「均窮」的窘境!

個人認為房市「正常」上漲應要能符合年化介於最高(通膨率+銀行定存利率*3)~最低(通膨率+銀行定存利率*1)的報酬幅度,如介於該幅度間市場長期游資願意投資定存1~3倍報酬率的產品(且無通膨損失),自住者亦能享受比定存更穩定的報酬不致承擔房價上沖下洗的風險。但如果超過太多,人民薪資不但趕不上通膨率,甚至連到最後要買房成家的契機都沒有!相反的如果低於太多,人民會因為怕賠錢而不願買房,市場長期資金不願投入房地產,則可能造成總體經濟的衰退。

舉例:如果以現在台灣的環境來看房市年化報酬率平均應介於(1.2%+1.38%*3)~(1.2%+1.38%*1)也就是5.2%~2.6%間,換算10年報酬率取中間值約莫為42%,然10年間台灣都會區新建房價平均上漲2~3倍,明顯不合理。造成人民買不起房、不敢消費、不敢結婚生子進而形成經濟與國安問題。
開版大指教的對…我們在那邊吠吠吠,對房價好像一點影響都沒有…還是一樣高!除非有建商願意降價開第一槍,然後投資客跟進殺出,房價才有下跌的可能…
讓我們等待吧!讓我們祈禱吧!讓我們聲聲呼喚炒房者良心回來吧!

Nichey wrote:
呵呵...好像聞到火藥味了!其實像我一樣看空房市或者看多房市的朋友都可以上來討論暢所欲言,當然也都要虛心接受不同意見的批評...(恕刪)
天大好消息,建商搶照搶推案搶舊制最後黃金60天,在買氣萎縮的時候還推天量!這代表什麼?大崩盤要來了!

看看油價就知道,
全球需求疲弱,油國搶產油,油價競相調降,造成油價崩跌!
有沒有感覺跟房市很像呢?
市場買氣疲軟,建商搶推案,房價競相調降,造成房價崩跌!

wrote:
高雄928檔期推案量300億, 是去年同期的2倍..(恕刪)
他推案錯了 不推案也錯了
你到底是要我打他本人 還是要打他媽 你搞的我頭好亂
台灣可能會降息,再加上美國也決定暫不升息

,房價要崩盤,怎麼可能?
秋風清 wrote:
台灣可能會降息,再加...(恕刪)


不會崩盤,
只會調整,
高雄重大建設多,
降價幅度有限。

iampeon wrote:
天大好消息,建商搶...(恕刪)

不會崩的i大
美國升息無限期延後
在銀行那麼多子彈但是沒辦法借出去的情況下
政府也不可能放任建商多殺多

會調整
新成屋的傾向會越來越小
因為高雄可悲的消費力
慢慢買房的人會慢慢轉向同區域的中古市場
因為就算總價一樣買到的坪數也大
然後現在的新成屋會變成以後的舊成屋
這個循環再走一遍
因為建案量縮的關係
三四年後 慢慢能感覺到能選擇的新成屋量少了
因為現在景氣造成的斷層
價錢再一步一步連本帶利疊回去

這個循環看過不知道走幾回了
到頭來通常期待空的
還是沒有房子
因為買在最低點
綜觀歷史看來
都不是刻意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