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六年級後段班我家在三多商圈做生意~沒錯,人的確跟20-30年前比,真的少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在這個三多商圈甚至新崛江,甚至建國商場...以前六日簡直如日中天,但是現在真的差很多重點是商圈轉移了...年輕人不愛來這裡,轉去北高雄漢神巨蛋附近再加上網路盛行網購崛起,當然逛街的人會變少(少子化也是原因之一)有人說花媽怎樣又怎樣....(招商真的不強...)趨勢就是這樣北高雄漢神巨蛋附近都是新的商圈餐廳店家我是年輕人要逛街吃飯當然去漢神巨蛋附近除非三多商圈有新的話題或是改變,不燃我是覺得很難改變這樣的趨勢
jokerbomb wrote:我承認故鄉變漂亮,...(恕刪) 大型開箱文很會開...借錢狂蓋一些讓鄉民可以說嘴的建物看的到的東西比較能嘴...看不到的不改善負債將近3000億 平均每個高雄人等於負債10萬然後繼續跟中央借錢蓋建物XD都市規劃本身是不錯(交通遠景之類)但沒料改善本質套句柯P神言 會來投票的平均智商只有100拿選票+做高官比較重要啦!
就像我說的,中南部縣市都是由根改善,先蹲下再跳高,大家不用急慢慢來就看得出成效。10年不成20年,20年不成50年就好了。急什麼急?CNC-2 wrote:我有感覺這幾任市長要往哪裡走從 "根" 去改善...(恕刪)
我覺得高雄是唯一藉由高鐵炒地皮成功的城市。是褒是貶就嘿嘿自由解讀了。站前、三多、左營、鳳山、前鎮…遍地開花一直蓋,現在輪一遍又要回來蓋站前了。照那個人的理論,投資是要看長遠。但是很多蓋完時間過了,東西舊了,效益卻還沒有回收,又要繼續炒繼續蓋,無限輪迴。希望是無限輪迴啦,怕是哪天下地獄就翻不了身了。註:但我從不覺得三多是商圈啦,只是當年蓋了幾棟新大樓。那邊路大地廣,人氣一直聚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