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北高雄真的被炒作起來了,人口也越來越密集,最近剛把五六年前買在左營的房子賣掉搬到南高雄,心得是北高真的越來越熱鬧和便利,離高鐵又近,不過離開人潮擁擠感覺也蠻不錯的,至少不用常常都被塞在博愛路或是民族路上,呵呵...回到樓主正題,北高題材多被炒作起來是自然的,南高新灣區畢竟還在畫餅,需要一段時間實現...
ncage wrote:感覺北高雄真的被炒作...(恕刪) 高雄市原市區範圍其實並不大,縣市合併後嚴格來說要高鐵站或楠梓(含)以北才能算北高,繼鳳山之後,周邊7所大學的楠梓也有後來居上超越舊前鎮(凱旋路範圍外)的趨勢,特別是鐵路地下化完工後,原南北高就沒有多少區隔
我覺得仲介都是看眼前,且他們的行銷策略有點危險.....先前請仲介帶看房子, 最終是卡在價格(沒有議價空間), 後來表示不買之後.隔段時間仲介打來說那兩間房已經賣出去了,且還告訴我賣出的價格是多少....於是我上網去看,有間試賣出了,有間還掛著賣....不知道違什麼會這樣操作?至於楠梓的房價也有上來了, 尤其是透天的產品, 大樓的部分太多建案了,銷況普普, 畢竟在楠梓要去接受小小坪數的大樓實在相當不容易. 楠梓大樓應該還要一段時間...
農16和美術館原本就炒作得很厲害了,不用多說。楠梓可以炒的就是土庫重劃區和高雄大學特區,區域內都有學校和量販店的支撐可以炒,現在高雄大學特區內外的工地多到爆,準備要炒,很煩,看要怎麼炒。高雄火車站以北的交通方便很多,捷運+台鐵的站點多,南高雄(亞洲新灣區)的大眾運輸只有捷運亞洲新灣區的建設不是太實用,新聞報導台灣人一年看2本書,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去圖書總館。=====================================左楠的發展是很明顯的進步,市區外圍的發展不一定要依循市區的模式,光看捷運站周邊就說荒涼,只能說無知
鐵路地下化感覺不出可以帶動甚麼耶,如果真要說起來應該只是多了一條類捷運路線,經過的地方也不是甚麼繁華地帶.另外我覺得很多版上的人講的北高雄,就是在說巨蛋跟凹子底,說真的也不過兩站,兩站就可以代表北高雄了?應該是說北高雄只過度集中發展這兩個站點,其他很多地方都很荒涼,生太園區站之後就明顯看出了
hanwen28 wrote:鐵路地下化感覺不出可...(恕刪) 我老家就在高雄前鎮,這一區跟楠梓很像,越靠近工業區空氣污染越嚴重,新舊前鎮也同樣都有很多大面積土地未開發,若沒有亞洲新彎區的建設房價未必能夠上來這麼快,經濟條件許可當然會想搬到環境更好的地點原南高整體開發較早,自然核心市區一帶大面積空餘土地所剩不多,但不要忘記整體都市化程度(容積利用率)還很低,主要建築均為高齡中古透天或舊式公寓,目前買中古透天比較划算,買非第一排的大樓產品卡位真的為時尚早,跟台北市核心地段都市化高度發展真正一地難求的情況相差很多,目前過高的土地及房屋價格表示未來上調空間也所剩無幾
hanwen28 wrote:鐵路地下化感覺不出可...(恕刪) 北高雄,博愛二路、三路週邊..還會有一波漲勢(未來還有好幾棟2x豪宅型,會補滿博愛路,這些大樓幾乎都面西邊)(小案新房15樓一堆都是幾個月完銷的..不然就是剩高價的店面)而博愛四路跟華夏路往高鐵路週邊(雖然空氣不好)這段,應該比農十六1美術館2楠梓3...更有購買投資價值交通..生活機能...公園,真的滿重要高雄還是差在就業市場整體競爭力(圖書館、世貿、音樂中心、衛武營,太沒產值了,賺不到錢養活一家人..都沒用)台南今年的房市應該會滿火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