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不知道要不要等
然後又抱怨蘋果擠牙膏
當下我就噗嗤笑了出來
這是網路上常有人問的問題
也是常有人抱怨的地方
但是仔細想一下
這不是很矛盾的兩個邏輯嗎
如果每一代都是重大更新
那你當然該等
如果每一代都擠牙膏
那麼你是不是「需要的時候就直接買」
如果下一代就升級一些小東西
現在有什麼好猶豫的
常看到有人罵蘋果擠牙膏我就覺得很好笑
如果你每代都買
那你當然可以罵死他
但是現在蘋果把預計使用週期拉長
根據統計消費者也確實降低了換機頻度
那我就不知道有什麼好罵的了
當消費者到了大概3-4年會有第一次的換機需求
屆時的升級經過3、4次不是剛好也讓消費者滿意
而為什麼說第一次
因為從第一次開始
對於還未換機的消費者來說
每年的發佈會都是功能的一個加疊
這樣會讓這個使用者持續關注蘋果的動態
進而增加品牌忠誠度
另外一方面
蘋果把手機做的耐用還賣得貴
他就是讓你等於一次買了2-3次的換手機週期
而品牌有耐用的形象也可以因此獲得使用者的信任
此外因為耐用也讓他的二手市場價格優秀
這些狀況之下
對蘋果都是好事
他只是沒跟你挑明了說而已
基本上就是大改款以後伴隨幾次小改款
然後再大改款再伴隨幾次小改款
所以與其說幾代幾代
不如用世代來看會比較適當
以前設定週期就是兩年
所以就會出現3、3GS和4、4S這樣的狀況
但是後來就變成3-4年了
後來就開始有蘋果擠牙膏的說法
這又不是訂雜誌你每期都要買
這樣的更新模式消費者也並不吃虧
電子產品永遠都會過時
不會有什麼終極版的出現
因此我不知道這些人抱怨的點是什麼
現在企業都會用長遠計劃來規劃
避免所謂的技能樹點歪
所以什麼時候研發什麼與生產什麼
早就都定下來了
Apple Watch 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用Apple Watch 來看就會很容易理解
S0-S3大同小異
S4-S6大同小異
S7-S9大同小異
而3與4還有6與7這種跨時代的機種
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大幅度的的改動
其實有些產業也是用這種做法
像汽車產業
舉例來說保時捷
991.1與991.2
992.1與992.2
就會一個改外型一個換引擎
就像是一次踏左腳一次踏右腳一樣的改變
總而言之
有需求就購買
你等到新機發表以後
一段時間才會上市
初期又會有缺貨狀況
又是等一段時間
等到你可以買到的時候
又是年初了
這時又開始猶豫要不要等下一代了🤷🏻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