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mazon電子書的銷量已經超過實體書囉......台灣只是缺乏一個統一的電子書標準及相對普及的載具... 每個出版社各做各的... 市場當然做不起來......AdrianHHHHH wrote:電子書也沒取代實體書籍啊iwatch要撼動瑞士錶業...我只能說我不太相信
Moses5222 wrote:機械表,那是人類對於純機械的浪漫,浪漫這種東西無法估計與量化,不然為何畢卡索的畫這麼值錢 浪漫? 羊群效應而已, 包裝後的跟風, 其實大部份的富人窮人都一樣, follow罷了.不然可以統計一下, 現在手上戴著機械表的人, 還有多少比例在開手排車?畢卡索的畫值錢一樣需要炒作, 但遺世的畫作有不可複製性與稀有性支撐其價格, 至於"藝術價值與浪漫"則一點也不值錢, 否則複製品為什麼不值錢?"可以"量產的工業產品, 其價值大部份來自行銷 (也就是品牌).
lowbson wrote:如果未來發明了核動力手錶 (有鋼款,金款,鑽石款等等)有超級電腦的運算力, 比gshock 還要細少, 用上100年也不用維修不用檢查也沒有危險那我相信這是機械錶末日 No, 這是"人"的末日.其實未來幾年的穿戴式產品, 都將具有超級電腦的運算力, 只是那運算力不需要做在這些裝置身上, 而是在雲上.最終, 人工智慧將讓人陷入困境.
其實我認為iWatch會有廣大的民眾喜歡與購買,但對瑞士錶則是一種意外的幫助,因瑞士鐘錶的品牌地位會被再次提升,更顯貴氣, 所以這對瑞士來說可能是沒想到的結果說穿了,iWatch是一個長得像錶的手機, 而瑞士錶是一個長得像錶的珠寶
影響當然不可能瞬間到來,iWatch當然不可能瞬間打趴瑞士製錶業。智慧穿戴裝置也是從前年才開始火紅起來而已。但試問現在數位時代一出生就開始滑滑滑認識世界的小朋友,能認同“機械錶=工藝,所以我要戴在手上”的人會佔多少?然後他們的再下一代呢?的確,現在看來兩者的市場並不重疊,Ive說的話顯得有點可笑但市場跟環境一直在變化。每個公司要走的長遠,多多少少要評估著下一步該怎麼做,新的威脅是什麼。(當然這包括Apple)這個議題在有物報告上也討論翻囉,有興趣的也可以搜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