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歉這兩週手上有測報在寫,所以這裡的更新也暫停了一陣子,雖然沒更新文章,但手錶我還是有戴著在用,今天就想要來分享這陣子發現了什麼Apple Watch的App,有些是我實際在用的,有些則是我設想什麼時候用手錶比用手機更方便,而去找對應App,經過這些App的試用,深深覺得跟手機一樣,Apple Watch有什麼潛力,就看開發商們能寫出怎樣的App...想像空間很大啊。
■ Apple Watch內建的
■ 用手錶看個股、提醒到價
■ 秀出電子票證刷一下
■ 把會員卡集中在手腕上
■ 旅行時算錢算匯率
■ 花完錢隨手記帳
■ 可以錄音記事嗎?
■ 提醒待辦事項
■ 邊買邊Check購物清單
■ 手錶上查字典
■ 時時關心一下空氣品質
■ 可以查詢或提醒公車到站嗎?
■ Apple Watch內建的 |
![]() |
![]() |
運動、訊息...等蠻多在之前都介紹過了,下面我就就幾個需求,看看Apple Watch可以怎麼解決吧。但要先PS一下,這是2015年5月底時的狀況,之後App若有更新狀況就不一樣了。
在App Store上搜尋,目前可以找到5100多個結果,即使還沒有手錶,大家也可以先瀏覽一下有什麼支援的App,看有沒有想要的程式。

但就目前安裝了一些來用的心得,發現好用度跟順暢度都不一,就跟任何新App一樣,剛推出時都有些待修正的地方吧,而且為符合Apple Watch的使用環境,通常功能有簡化,挑選需要立即使用的功能放在手錶上,我這裡就介紹一下我有安裝用用看的囉。
#回選單
■ 用手錶看個股、提醒到價 |
iOS內建的股市App,功能比較簡單,沒有主動即時報價,雖然可以查詢股價,但不見得是即時的,在Apple Watch上就也是這樣,可以看股價,但通常不即時,也沒有到價提醒。
即使如此,輕度而簡單的看一下股價,內建這個還是可以的,在錶上有幾個方式。
一個從概覽拉上來看,這是最快最俐落的,但概覽只能看一個,所以會出現哪個個股呢?

有兩個方法可以設定概覽裡要出現哪支個股:
一個是它會出現你最近在手機上瀏覽的那支。
另一個則是在iPhone> Apple Watch App裡選定預設股票。這裡就可以選定你主要要關心的個股。

但手錶的價值應該是在立即且無形的提醒你到價吧...這個...就是前面說的,還沒有台灣本地支援Apple Watch的股市App,那國外的App有嗎? 有。「Stock Master」這個App有支援Apple Watch,有到價提醒功能,也有中文介面,如果現在就要用還是可以的。(但說真的我不知道它的報價有沒有真即時)

但有報價需要的應該早有慣用的程式了,要改用另一個App可能也有難度,而且那是現在沒有,不代表之後沒有...(有點覺得那我現在寫幹嘛

#回選單
■ 用手錶秀出電子票證刷一下 |
我在用Android Wear手錶時,曾經用秀在手錶上的電子登機證登機過,很方便,不用一直把手機掏來掏去的。Apple Watch也有這樣的功能,但要看航空公司有沒有寫Apple Watch的App。搜尋了一下有33個支援程式,聯合航空、新加坡航空、阿聯酋、ANA、加拿大航空、澳洲航空、漢莎航空...這些有台灣航線的公司,都有看到支援了Apple Watch,但...我現在沒有機票可以秀給大家看..。

咦?中華長榮跟國泰這些沒看到Apple Watch版的App嗎?
目前是沒有,但如果App有支援Passbook的話,也是一個可以在手錶上用的方法,我目前是沒有機票可以試,不過有些旅遊跟優惠的App就有支援Passbook,像訂旅館常用到的Booking.com,去大陸旅行時很好用的攜程網,或像愛評網的優惠券們都可以收到Passbook裡,於是就可以在手錶上打開來用,不過Passbook在台灣的使用率實在是很低啊...

但你說拿出iPhone來掃QR Code票券很麻煩嗎?其實也不會,但手錶就是個更方便的選擇而已,尤其是行進間,比方要過高鐵票口時,如果可以用手腕掃一下就過,豈不更方便?
之前戴Android Wear時,就有在旅行中享用過這種方便,登機時啦,飯店check in給看訂單時啦...都有用到。
但也有人會說,只是方便啊,又不是必須....是啊,這也是智慧錶錶會被覺得非必須的原因之一吧。
#回選單
■ 沒票券可用?那就把手錶當會員卡吧 |
「Stocard」是個蠻清爽簡單的會員卡集合App,這也有Apple Watch版,在程式裡先添加好各會員卡之後,就可以在錶上秀出各張會員卡條碼,不用拿出錢包找半天了。

我不知道這個App是不是台灣開發者寫的(看起來好像不是),但它有本地化,所以其實裡面有預設好蠻多我們的店家了。
![]() |
![]() |
![]() |
#回選單
■ 算錢算匯率 |
其實支援Apple Watch的匯率換算計算機還蠻多的,但有的地方,比方在美國,光是換算匯率並不夠,還要算一下加了稅是多少、要退稅的話是退多少,或是吃飯時小費要給多少,所以總共要付多少錢,而換算成台幣是多少錢...
在手機上還可以忍受開啟不同程式分開算,但在手錶上要分開算那會瘋掉,所以想在旅行時用手錶算匯率的話,自己是覺得要多合一匯率計算機才算合格。
有這種東西嗎?有,試了很多個之後找到兩個比較好用的。
「Calcbot」這個程式集一般計算機、匯率(單換)、小費計算機於一身。
iPhone上的介面很清爽,功能也很好操作,而且可以換算很多種單位,自己還蠻喜歡的,這是免費的,有興趣的可以安裝用用看,但這裡看看手錶上的樣子。
![]() |
![]() |
![]() |
在小小的螢幕上放了三個功能,計算機、換算跟小費計算機。小費計算機還是手錶上才有的功能,輸入數字後就直接計算加上小費後是多少,然後各付各的話每人付要多少。(還直接可以算這個太方便了! )

匯率就直接按,就會自動換算了,但當然要先在手機App上設定好要換算什麼幣別,以及保持連線才能更新最新匯率。(App裡也可以手動輸入匯率離線計算)

除了匯率,錶上也可以再選另外三種單位換算,是哪三種,在App上設好就行了。

===================
「Wdgts」是個Widget的程式,有計算機、匯率、照片、月曆...等等小工具,是出現在iPhone通知中心裡的小工具,這個也可以在手錶上用。
![]() |
![]() |
錶上是這樣,有計算機和匯率換算器,如果要算加稅或小費,就是在計算機上先算,再滑一下切換到匯率換算,功能較簡單但還算好操作。

其實不只旅行,計算機、匯率換算這種平常也都用得到。
手錶上用計算機,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是按鍵小格容易誤按,推薦上面那兩個也是因為他們把加減乘除放在另一個畫面裡(按壓叫出),所以數字鍵還可以比較大,之後大家要選擇Apple Watch計算機時可以注意一下鍵盤不要太小。
另外幾個Apple Watch計算機操作下來,有的觸控反應不是很快,但就反正只是短暫使用,就也這樣接受了...
#回選單
■ 花完錢就隨手記帳吧 |
好吧,我自己偏愛清爽介面,所以推薦的都是這種的

可以現金、信用卡、金融卡帳戶分開記,點兩下就可以選好類別,打入價格後基本上就記帳完成了,它也有支出收入統計這些功能,大家有興趣的話,程式在App Store的介紹頁上有影片,可以看看。
![]() |
![]() |
在手錶上一打開是一些常用類別,就可以直接選類別馬上輸入數字,我發現可能因為是在手錶上用,步驟要簡化,所以它會把你常用的花費類別列在前面讓你快選。

是信用卡還是現金花費,也可以在錶上選擇分開記帳,並查詢今天各自總花費是多少。

我的帳號裡有個「日幣消費」帳號,這就是旅行記帳時可以用。
在手機App裡自己新增好一個外幣帳戶,它會自動抓取匯率。

比方在日本旅行,要在錶上記帳時,就選擇「日幣消費」那個帳戶,就可以用日幣記帳,但自動換算成台幣。手錶上只是讓你趁記得時即時記帳用,要看明細的話,還是在手機上看,但因為記帳步驟很簡便,蠻適合在手錶上用的。

#回選單
■ 舉起手錶錄音記事? |
大家腦子裡想的應該是把手錶當成錄音機,直接路一段聲音紀錄吧...不過我試了很多個,都是”遙控開啟iPhone裡的錄音”,而不是直接用手錶錄音...也就是說,收音是來自手機,不是來自手錶,錄到的不是你對著手錶講的話,即使那個錄音程式支援從藍牙裝置收音,一樣錄到的是手機的收音,除了這個問題外,有些這類App還有觸控卡頓的問題。
所以不能把手錶當錄音機囉?至少我目前試,以及爬了一些Apple Watch的論壇看來,還沒有這種功能。
不過如果錄音的目的是想要快速記個memo或待辦事項,那還是有不少筆記類的App可以用的,Evernote就有Apple Watch的程式。
手錶版的Evernote就讓你簡單看4則最新(文字)記事,跟可以新增,這裡的新增就是用語音輸入做文字筆記。(所以多少會有辨識錯誤的問題)

微軟的OneNote也有Apple Watch版的~一樣也是用語音輸入做備註。
其實筆記類的程式很多,但用這種可以跨裝置雲端同步的筆記比較方便好用,所以我就沒有再多試別種了。
#回選單
■ 提醒待辦事項 |
比方對著Siri說:提醒我10點半打電話,它就會自動加好待辦(加到手機裡),到時間震動提醒你。或者你可以變通一下,用這功能代替上面的Evernote臨時記事。

但這裡有個缺點,因為它的提醒只會震一下,太短了,常常沒注意到而miss掉...

#回選單
■ check購物清單 |
支援Apple Watch的To do list或購物清單程式也蠻多的,但蠻多是好用但價格也不便宜,我這裡就試了一些免費,介面也舒服的囉。
(其實Evernote也可以完成這些事...不想裝這麼多App的話,一個Evernote也是可以的)
「奇妙清單」在手機上就是個很不錯用的清單,購物清單、待辦清單、跟朋友分享清單、線上分配工作、把重要工作加星號、設定提醒...等,都可以利用這App來完成,支援中文操作也不複雜。
![]() |
![]() |
在手錶上長這樣,格子大,介面也清爽,Loading也不會太慢,要當購物清單也很適合。
它不能在手錶上新增事項,但可以刪除做完的任務。

===================
「Buy me a pie」就比較單純是為購物清單設計的,用起來就很簡單,但自己覺得它不錯的地方是可以把要買的東西分組,就可以把要在不同地方買完的東西分組以免漏買了。

===================
如果你還是慣用iPhone內建的提醒事項,那就可以安裝「GoodTask」,它會和內建的提醒事項及行事曆做同步,於是就讓你可以在手錶上看這兩項的內容了。在提醒事項上若有設定重要性、時間或依地點提醒,這個也會同步過來。
![]() |
![]() |
手錶則只會出現今天跟明天的待辦/ 購物清單,雖然簡單,但其實是符合手錶使用情境的。

其實Apple Watch上支援記事跟提醒的App很多,我自己偏愛簡單清爽的,所以保留跟介紹了以上這些,如果有同學有在Apple Watch上用到類似不錯的,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囉。
#回選單
■ 手錶上查字典 |
問Siri嗎?不是,請Siri翻譯的話,她通常會請你去開網頁看bing的搜尋結果,這不是我要的。我找到一個叫「講話和翻譯」的App可以在手錶上做語音翻譯。(不過有點貴,要300元)
程式支援100種語言互翻,可以語音轉語音翻譯,也可以文字轉文字翻譯,翻譯出來的結果還可以選擇要不要語音唸出來。但不管你選哪個,在手錶上都是用語音輸入,但用文字翻譯給你看,不會唸出來。
![]() |
![]() |
![]() |
在錶上一打開,就是個麥克風,和要翻譯成的語言,我這裡選日文,要翻成韓文英文的話,還是可以在手錶上點擊選擇的。

就對著手錶語音輸入,然後就會翻譯成你選的外文,單字跟短句都可以,翻完就可以拿給店員看~

但畢竟是機器翻譯,翻出來的不見得對,或文法怪怪的,自己試的技巧是,中文原句就盡量簡短,說關鍵字讓它翻,比說完整句讓它翻來得好,而且語音辨識也不是每每都第一次就正確,比方我想翻麵裡不要加蔥,它就一直辨識成麵裡不要甲蟲....

#回選單
■ 時時關心一下空氣品質 |

#回選單
■ 可以查詢或提醒公車到站嗎? |
#回選單
本來是一週間分享,被我拖成一月間分享了

Apple Watch還沒在台灣上市,我不知道光是這樣的圖文分享試用,能讓大家對Apple Watch瞭解多少,但至少有讓大家瞭解到現階段Apple Watch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囉。
其實這裡試用的還只是Apple Watch的一部份功能,香港的蘋果官網上有Apple Watch的繁中使用手冊,有興趣的可以下載來看,就可以知道Apple Watch所有最基本的功能了。
但目前Apple Watch還沒有的功能...
■ 還不能做睡眠記錄。
■ 如果手錶遺失,沒能在手機上查知手錶在哪,也不能遠端鎖機或刪除資料。
■ 不是遺失,只是不知道放哪去的時候,也無法用iPhone找到手錶。
■ 沒有第三方開發的錶面樣式可以換。
■ 沒GPS,不能用手錶獨立記錄軌跡或測速。
這些大部分跟硬體有關,不一定會藉由軟體更新改善。
所以生活有改變嗎?
試用分享到這裡也差不多了,雖然不一定每天都戴在手上(週末會拿掉),但也用了將近一個月了,所以...Apple Watch有改變我的生活嗎?
我自己啦。
因為我的生活早就被手機改變了,手錶雖有讓部分功能的效率變快了,短暫的零碎時間也能抓緊來看訊息,但不到改變生活的地步。不過如果我有因為想達成Apple Watch上的運動成就,而有持續的在運動,或我有家庭醫生,可以透過心跳測量幫我解讀一些訊息,那我的生活可能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吧。
但可以運用很片段的時間,讓部份工作變得有效率,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了。
查行事曆、訊息、郵件比較快這是一定的。
比方我的信箱每天都會收到很多新聞稿、邀請函或是RSS新聞,以往即使手機上有推播通知,可能因為人在外面採訪中,或之後又在忙,也不一定會拿起來看,但現在手錶上會通知,舉起手就看得到,有什麼訊息就能即時知道。
還有像我很多外電新聞來源都是來自Twitter,常常一個小時就累積好幾則,有手錶之後就比較不用擠在一個時間,爬一些過時的Twitter了,因為手錶通知我的當下就瀏覽過了。一些新聞App,比方Yahoo新聞也是,會更快主動接收訊息。
記帳也可以比較即時了,尤其現在很多場合都用悠遊卡嗶了就走,刷一下很無感,但終究是筆花費,不趕快記下的話根本就會忘記,所以可以用錶舉手之間就記好,算是一個可以藉由手錶養成的好習慣吧。
那用起來有什麼缺點嗎?
有。
■ 訊息通知震動是蠻強的,但待辦事項提醒震動有點弱,而且只有一下,還蠻容易錯過的。起床鬧鐘的話...雖不算很強,但因為會持續震,所以還是叫得醒。
■ 然後App頁,這裡並不是很好點選,常會誤點誤開,而且只能憑icon來辨認,一裝多或沒注意,就不太好找了,但說真的這我也不知道怎麼改好。

■ 沒有第三方錶面可以替換,少了好多樂趣啊。
■ 然後效能似乎不是很好,有時在錶上開啟程式、切換頁面、或是觸控連線...等,反應都有點卡頓,尤其連續使用之後,但抬手看時間倒是不太會延遲。
其實也不能否認,除了運動、心跳記錄跟健康功能之外,其他都是「你就勤勞一點,拿起手機用就好了啊~」也可以解決的,也難怪手錶會有非必要配件的感覺,不過這是一個趨勢,雖非必要,但是個進步的,可以讓某些時刻更方便的產品,即使不擁有,也可以知道一下這類產品發展到什麼程度囉。
謝謝大家的持續收看~~台灣上市大家也入手後我們再來交換意見吧~

延續閱讀:Apple Watch 臺灣使用一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