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Watch Series 6到現在,小編也每天連睡覺都不離手的試用了兩週,雖然開箱得稍微晚了一點,但也對電力有多一點時間的觀察。覺得廢話不多說就直接從開箱看起吧?
蘋果產品包裝裡會有哪些東西,大家可能都蠻熟悉了,不過這次覺得還是要來開箱一下,因為有一點點不一樣。
今天來點的是Apple Watch Series 6 (PRPDUCT)RED。
本編孤陋寡聞,第一次開箱(PRODUCT) RED的錶,打開紅吱吱的,紅內裡,紅套袋、紅錶殼、紅錶帶...如果還有個紅包就更好了...




不同的地方是在包裝盒變薄了,因為這次只附了無線充電座,沒有附小豆腐充電器了。我個人覺得無所謂,我想大家都不缺充電器,甚至有點氾濫了吧,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材料也好


Series 6的尺寸及螢幕大小,跟第五代一樣,螢幕也是搭載最高亮度1000nits,較低功耗背板的LTPO OLED。不過有提到永遠顯示的亮度提升了2.5倍,陽光下側著看的確還不錯,戶外運動時應該可以更快看清楚數據。


另外這次也新發表了一種單圈錶環,有運動型的(矽膠的),也有編織單圈錶環。這個錶帶真的就是一整條,沒有錶扣,也沒有打孔,完全就是用彈力穿戴。運動型單圈錶環材質很軟,比一般運動型錶帶要軟Q彈,讓我想到日本那個廣告很欠揍的UHA撕撕軟糖...不過我有被編織單圈錶環的價格小嚇到...


我想一般不做單圈錶帶,應該是因為很難符合每一個人的手腕大小吧...可蘋果就真的出了很多種尺寸。官網上有紙模跟公分換算工具,可以列印官網的紙尺,或是自己用捲尺量再換算出尺寸號碼就行了。
這兩週我試用重點當然是最好奇的血氧濃度測量,跟電力/ 充電觀察。
血氧測量用處在長期紀錄吧
血氧濃度是血液中,含氧血紅素和總血紅素的比例,紅血球穿梭在微血管中,到達各大臟器和末稍器官,釋放氧氣來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因此從血氧濃度可以看出心肺循環系統把含氧血液輸送到身體的情況。最近在川普確診新冠肺炎的新聞裡,我們也看到主治醫師提到川普在住院診療期間血氧濃度曾降到93%、94%,也可以知道血氧濃度和呼吸系統健康的關係。一般人正常血氧濃度在95~100%間,但所在位置高度,也會影響血氧濃度值,比方高海拔地區氧氣較稀薄,就有可能導致血紅素含氧量變低。或是使用了減緩呼吸的麻醉藥劑,也會降低血氧濃度。
我在國家實驗研究院,找到一篇關於很易懂的血氧說明,我文組的都看得懂,你一定也可以參考看看

和iOS14的iPhone設定好Apple Watch Series 6之後,應該就可以在APP球池裡看到血氧濃度APP了,長這樣。如果沒有,也可以在手錶上點開App Store去搜尋下載。

可以看到Series 6和第五代背面光學測量儀的組成跟排列都有不同,第五代是電子心率感測器+第二代光學心率感測器,Series 6則是在這兩個之外,還多了血氧濃度感測器。

Series 6背面的感測器是4+4組合有四組綠光、紅光及紫外線LED,以及四組光電二極體。
借一下iFix的Series 6拆解圖更清楚。

我們常看到夾在手指上的那種血氧測量計,Apple Watch使用的方法,跟這種測量計一樣,都是「脈搏式血氧儀」。
Apple Watch Series 6是用手錶背面發射紅光及紅外線,穿透皮膚後照射手腕裡的血管,由於含氧血紅素和缺氧血紅素對這兩種波長的光,有不同的吸收程度,所以光電二極體接受器得到的差異,就可以演算估計出血氧飽和度。

測量前會有指南,讓你知道怎麼操作可以順利量到血氧濃度。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手腕平放及保持靜止,15秒就可以量完。

除了特地開啟測量外,Apple Watch 6也可以背景測量,當你保持靜止時就會定時進行測量,包括睡覺的時候。如果你不希望在黑暗的地方,因為血氧測量的亮燈干擾環境亮度,也可以選擇關閉劇院模式期間測量。

所有測量結果,都會同步到健康APP裡紀錄,並統計出每日平均、睡眠期間血氧飽和度等數據。

如果你特別關心某段時候,如睡眠時間的血氧測量,也可以看所有測量資料。不過測量時是否靜止、錶帶有沒有戴得剛好舒適、手沒有平放,都會造成測量不成功,所以白天的測量紀錄會比較少。

看了兩週的一大串血氧紀錄,有什麼感覺嗎?
我沒有拿醫療用的脈搏血氧計做對照,準確度我就不予評論。
但有沒有用呢? 我想長期累積,每月、每年記錄下來,還是可以看出每日平均是否有異常的變化,有這樣的數值讓你隨手觀察,無形中也會提醒自己多注意一分吧。(就像因為有手錶,才讓我發現我經常坐著太久了...)
但Apple Watch 6的這個血氧測量,過低時並不會發出提示,官網上也有提到是數值是供日常保健參考,而非供給醫療用途,因此若懷疑自己有呼吸、頭暈、精神不濟方面毛病,光看這些數據並不能告訴你答案,去健康檢查或詢問醫生才是正途。
電力及快充紀錄
根據iFix拆Apple Watch 6的紀錄,44mm內置303.8mAh電池,40mm則是265.9mAh。Apple Watch 6新的S6晶片標榜也可讓新錶更節能,另外手錶也支援快充,可以用較短的充電時間,得到背景測量,睡眠紀錄,以及更高螢幕亮度所需的電力。
試用這一兩週裡,就特別留意一下幾項用電/ 充電紀錄。
我是40mm的AW6,試用期間螢幕亮度都開到最大,也有開永遠顯示。

用電紀錄看來有用超過27小時,若不是為了要紀錄睡眠得將電充到30%,剩餘的電力應該還可以撐一個晚上,不過隔天早上出門前就真的要充電了。這程度大家可以參考自己的使用經驗跟生活節奏來判斷電力是否足夠囉。
接著紀錄充電時間。
Apple Watch電力到10%時會跳出充電提示,我就從10%開始,以蘋果的5W小豆腐充電器為Apple Watch 6充電10分鐘後,發現可以充到24%。
接著就拿這24%的電量開使用,過了4小時36分後,又跳出電力剩10%的充電提醒。(因為是週六,這天通知較少,沒運動,但有在背景做了5次血氧測試)
也就是說這10分鐘充入的這些電量,又讓我用了約4.5小時。
看來早上刷牙穿衣,洗澡這10分鐘間充進的電量,還足夠你用個半天。
這樣的充電速度,個人算滿意,因為我起床到出門會摸超過半小時....

S6晶片與支援5GHz Wi-Fi
提到Apple Watch 6使用的S6晶片,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它是以A13仿生晶片為基礎設計的雙核心處理器,除了標榜高效能外,也提到可讓AW6開啟程式的速度比上一代提升20%。因為AW5我也沒有覺得慢


另外連線規格上也有個細節是,Apple Watch 6的新天線,讓它的Wi-Fi可5GHz頻率了(AW5只支援2.4GHz)。
因為藍牙配件跟很多智慧家電,都是使用2.4GHz,所以若AW6可連接5GHz Wi-Fi,那麼連線就比較不會受到干擾或壅塞。

還有就是Apple Watch 6也支援U1晶片與超寬頻(UWB)天線。這東西iPhone 11系列裡也有。這晶片有助於在室內也能準確定位。
蘋果目前公佈的UWB應用裡,除了可以搜尋附近的AirDrop裝置傳送外,還有可以當作汽車的數位鑰匙(CarKey/ 放在錢包APP裡),用Apple Watch 6碰一下車門或是指定感應區域,就可以開車門,或是點擊引擎鍵,可以發動汽車。
目前是BMW 5系列支援這功能,這台車台灣目前還沒上市,處於預購中階段,據了解這車款就會支援CarKey,也是台灣第一款支援這功能的車。
所以Apple Watch 6用起來滿意嗎?
除了電力使用時間有感覺到比較長外,永遠顯示的螢幕亮度提高,也真的蠻方便的,騎摩托車等紅燈時隨便一瞥很容易就看見時間。
缺點的話,除了Apple Pay還不能加入悠遊卡或一卡通之外,目前是沒有特別覺得哪裡不足。
使用AW5的人,如果用起來並沒什麼問題,我倒覺得更新至WatchOS 7後還是可以繼續用(除非你非常需要快充跟AW6新增的常啟高度功能),但AW4以前的用戶,若對開啟功能的速度不甚滿意的話,升級到AW6應該會感覺到明顯改善。
簡單心得,希望有試到你想知道的囉。
在拍攝Apple Watch 6開箱時,也搭同事的單元順風拍了一組喜氣洋洋的照片,很好玩~
拍完覺得跟Apple Watch可以帶動用戶關注健康的功能還蠻搭的,就提早過年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啦




相關文章:
Apple Watch Series 6 測血氧台灣可用 也支援快充 因應睡眠配戴
Apple Watch的「家人共享設定」即日起開放 台灣用戶申辦說明
蘋果WatchOS 7的睡眠功能好用嗎 試用細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