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單純易怒」,且暴怒的頻率高於一般人、暴怒的情境超過大眾可理解的狀態,「可能是從小家教不好,養成這種性格,」李耀東認為,這不是服藥就能改善的問題,反而要長期做「心理輔導」。
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指出,性格易怒可能患有「衝動控制異常」,正常人的大腦反應流程為接收訊息→處理訊息→思考→輸出反應,但衝動控制異常的患者在處理訊息時,直接跳過「思考」階段。也就是說,他常常以「直覺」作反應,例如時常不經思考就衝動購物、時常發生一夜情等;此外,也可能患有「間歇性暴怒症」,平時看來正常,但觸碰到他的「怒點」,脾氣就會一觸即發,一般人不會生氣的事,他卻反應很大,例如店員找錯錢就痛毆他一頓等。
醫學上多以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來定義與判斷精神疾病,目前已出版至第5版。林佳霈表示,雖然衝動控制異常與間歇性暴怒症目前都被納入DSM準則,但其中定義的疾病也有可能隨著時代變化而做修改、新增或移除,比如同性戀就曾被列入DSM的疾病中,直到1973年才被移除。
因此,林佳霈提醒,不要立刻把自己或親朋好友貼上「生病」的標籤,如果易怒的性格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也無法確定是否為疾病時,建議儘早就醫,由精神科醫師做專業的判斷,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總之,無法單憑「暴怒」判斷這是一種「疾病」或「人格」,但不論哪一種,都已顯示出這個人的異常,需要接受心理上的評估或治療,建議先從改善夫妻關係、家庭關係、職場關係等大環境因素著手,徹底解決自己動不動就大動肝火的脾氣!
容易有暴怒情緒的症狀
精神疾病或症狀
易怒、暴怒、失控的原因
舉例
1.躁鬱症
自我膨脹、情緒高漲而易怒。
我很厲害、想出很多點子,還送你們許多貴重禮物,你們竟然說我怪怪的!
2.(非典型)憂鬱症
生活不順而煩躁、易怒。
你們跟我的意見不一樣,大家都在跟我作對!
3.思覺失調症
妄想、幻覺、不安全感而易怒。
你們都在監視我,隨時要攻擊我、殺害我!
4.衝動控制異常
思緒不經大腦思考,都憑「直覺」做反應。
不考慮後果就衝動購物、時常發生一夜情、一時衝動就偷拿他人東西。
資料整理: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文章連結
就像之前提到,我會關心網友
假如有發現符合或部分符合上述徵狀的網友
請多關心他,看精神科醫師是必須的!
千萬不要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