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諾言 文章請回收

為了慶祝這篇文章點閱人數即將破100000人次

小弟將趁有空時間(最近佈置裝潢新家比較沒空)

整理及發表宜蘭縣各地區 各項住宅 近年房價增減表

也給孤單找不到相關訊息的無助朋友們 一個客觀的參考

多空都有人喊 要買要賣還是要靠自己判斷

千萬不要亂聽信別人 我的同事聽了看空的在地宜蘭人不買

現在望著漲了7~800萬的透天搥胸跺足不已

千金難買早知道 小弟會盡量整理有用資訊給大家參考

敬請期待

那些註冊隱藏個人資料來亂的朋友

就很抱歉了

小弟沒空回您

希望您見諒

小弟很忙的

不過小弟看到大家越酸我

就會越興奮

發表更多文章

歡迎大家多酸一點

刺激小弟向上的動力 再次感謝




央行:全台房價都偏貴

再度示警
【王立德╱台北報導】央行昨發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內容指出,北市房貸負擔率在去年第4季飆上63.37%,等於台北市每房貸戶的每月可支配所得中,逾6成3所得要拿去償付房貸,央行特別以此示警,未來利率反轉時,房價很可能會下跌,進而衝擊到房貸戶及銀行。

台北市因需求向來比其他縣市旺,房價很難下滑,不少民眾購屋時,多半會抱著「自用兼投資」心態購屋。不過央行指出,今年4月五都(北市、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不動產移轉棟數年增率均呈2位數衰退,台北市不動產行情有行無市,即使帳面上有獲利,也不見得能夠如願出脫。



房貸負擔率與房價所得比逐季變化概況
利率反轉未來趨勢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花敬群更指出,「大家都以為北市市中心房價不易跌,但大安、信義、中山區房價都已開始滑落。」加上利率反轉是未來必然趨勢,在台股的「總統套房」即將解套的同時,房市總統套房悄悄成型。
央行官員也指出,以台電用電調查來看,前年全國平均空屋數達144萬戶,年增逾萬戶,囤屋情況並未舒緩,因美國寬鬆量化(QE)政策正緩步退場,未來利率勢必反轉,囤屋者的壓力將增加,需求面也會跟著反轉,持有不動產的民眾、大量承作房貸的銀行必須要特別小心。
花敬群表示,未來進入升息循環時,每升1個百分點,房貸戶支出將增加1成,因存款利息也會調升,應處自住戶可忍受範圍內,不過房貸戶「自用兼投資」的期望很可能會落空,恐長期住進套房內。
央行引內政部資料表示,去年第4季全國房貸負擔率35.36%,台北市為63.37%;全國房價所得比8.4倍,台北市15倍。央行總裁彭淮南曾表示「房價所得比5倍比較正常」,央行官員昨日再次強調,「全台的房價都偏貴」。
除對房價高漲示警外,央行也特別將中國的影子銀行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美國QE退場的外溢效應列為3大必須注意風險。

提3大風險須注意
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投資地區與出口市場,央行官員指出,因中國調整經濟轉型,來試圖降低影子銀行風險及扶植自身產業鏈,台灣經濟發展已受嚴重衝擊,以出口為例,台灣對中國出口年成長率,已由金融海嘯前的18.4%,下滑海嘯之後的2%,喪失了不少中間財。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蘇導民分析,美、日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帶動美國走高、日圓貶值與日股上揚,但歐元區周邊國家的銀行,仍面臨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及資產品質惡化等挑戰。
另外,烏克蘭等地緣政治風險若持續上升,也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構成新威脅,都是台灣必須密切關注的要項之一。

-------------------------------------------

其實本來去年底結婚真的打算在宜蘭買我跟先生的新家~

從去年到現在觀察到的情況:

預售屋是都愈開愈高~去年宜蘭房產真的很熱銷~

連中古屋都當自己是新房子~價格更是愈來愈離譜~

最近在銀行上班的叔叔知道我打算要買房子~

勸我現在不要買~

因為銀行在這前二個月開始~

買房子的人跟他們(銀行)貸款的交易量~

已經愈來愈少~(除非買房全部付現金)

不信的人也能內政部查實價登錄之每個月之宜蘭交易數量~

就能略之一二。

一堆大戶都想現金先落袋~

等著台北房產降下來去~去大似掃購~

(畢竟台北還是比較保值-地稀有-如果我本身是台北人~

我也是會以台北為主,能在台北落根就落根~

宜蘭往返台北長久奔波下來還是很累人的一件事)

反觀宜蘭~土地還很多~房子數量還真有得蓋~

現在每個進去預售屋的接持中心~

都跟你說只剩幾間房要買要快~

但其實還有多少沒賣出去~內行的人都知道~

在宜蘭可以選擇的房子也很多~800萬的新房子~

住30年折舊下來~大家認為30年後還能賣出超過800萬嗎?

在宜蘭的房子折舊率是很高的~不像台北那樣保值~

當然宜蘭較靠近市區,折舊率比較低~

但除非是店面~要不然也難有所做為吧~

若已經在這幾年買下去的人~

如果是要自住(住幾十年的)就沒差~反正房市會往下也總有往上的時候~

如果還沒買房的人~多做一些功課吧~

這只是小女子的一點看法~

你不認同也沒關係~

每個人看到的層面本來就會不一樣~

決定要買不買操之在已~


空頭言論聽了好多年了

每年都有人說房價要下跌

還有人不準十幾年 不準到當上副市長

真奇蹟也...



1992/04/14 張金鶚:台灣土地市場價格缺乏支撐力量, 台灣「土地神話」幻滅
1994/01/15 張金鶚:從許多現象可觀察景氣已很差,不過,房價真正到谷底,
應是有大量建商倒閉時,所以現在還不到谷底
1995/06/16 張金鶚:現在景氣谷底還未達到,不景氣持續再長,可能有更多的
建商會倒,房價也會持續下跌
1999/01/10 張金鶚:台灣當前房價以家庭所得水準來看還是偏高;即使將目前
土地價格換算單位建築容積土地成本、再加上建築及管銷
成本,仍低於實際房價約二至三成,因此合理調降房價本
來就有必要
1999/07/10 張金鶚:房市景氣一年內難好轉
1999/10/16 張金鶚:921大地震對原本不景氣的房地產市場可說是雪上加霜,
預測未來二年內,房地產看不到復甦的機會,最快要三到
五年後才會有好轉的跡象
2000/08/13 張金鶚:三千二百億優惠房貸無法解決供給不當的問題,不要賺了
利息賠了房價,甚至賺了房價賠了房屋
2001/04/15 張金鶚:房市明年初才可能回溫
2002/01/16 張金鶚:房地產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雖然房價可能仍有下探空
間,但他對今年房市看法是「審慎樂觀」
2003/01/01 張金鶚:低利率時代來臨,總體經濟轉好,因此今年房市將是保守
樂觀

2003/09/23 張金鶚:房市復甦訊號已經確立
2003/12/17 張金鶚:他看不出明年房市有大幅變好的條件,但買氣和消費者信
心確實已經在慢慢恢復
2004/02/10 張金鶚:國內房地產復甦期宣告確立,力道尚在打底
2004/02/19 張金鶚:房市反彈力道十分明顯,悲觀氣氛一掃而空,房市價量齊
揚時代來臨
2004/04/29 張金鶚:國內房地產在今年下半年將穩定復甦
2004/06/30 張金鶚:第一季適逢總統大選,加上農曆春節,原本就是消費者購
屋意願低落的傳統淡季,但第一季領先、同時指標都比上
季上揚,顯示這波房市翻揚的力道十分強勁,明年上半年
之前將持續增溫
2004/12/31 張金鶚:長期趨勢來看,明年房市可望維持景氣,保守中偏樂觀
2005/03/29 張金鶚:下半年的房地產景氣仍是審慎樂觀
2005/06/22 張金鶚:國內房地產長期不景氣,和國外長期復甦的情況相比,國
內復甦力道算是正常,沒有過度上漲,不至於泡沫化
2005/10/12 張金鶚:(對國內房市有崩盤危機的說法)目前房地產供給雖有遲緩
現象,但是價格與數量仍處在「穩定狀態」,房市不至於
崩盤
2006/03/30 張金鶚:領先指標出現下修訊號,顯示未來三季的景氣趨向保守,
長期來看,景氣可在穩定中修正
2006/09/16 張金鶚:購屋者對房價上漲信心趨於樂觀,中長期信心開始增強
南部產業外移嚴重,工作機會比不上台北市,加上公共建
設尚未完備,因此「北熱南冷」的情況仍會維持一段時間
2006/12/06 張金鶚:房市榮景投資客堆砌的假象,需求面支撐房價上漲的力道
不夠,房市趨向不穩定
2007/03/09 張金鶚:房價所得比一再攀高,已經超過自住人可以支撐的情況,
因此投資客增加是支撐北市房價的核心,房市泡沫會愈來
愈大,現在房價已經像擦鞋童理論,包括港星、開豆漿店
的都要投資買房子,顯示今年房市將是多空訊息渾沌的局
面,投資客套利空間縮小,應該要避免成為最後一隻「老
鼠」。
2007/06/29 張金鶚:下季景氣將反轉
沒有崩盤危機,但房貸近滿水位,購屋者與業者資金壓力
重。
2007/12/28 張金鶚:市場「供過於求」、房價一定要往下修正。建議明年房市
布局應「戒急用忍」
2008/03/25 張金鶚:從市況來看,目前買氣湧現,是賣屋的好時機,至於買屋
,他認為首購及自住型弱勢購屋族群應該進一步審慎觀察
後再下手,如果是他個人,至少要觀察半年以上。
熱錢不斷流入,若超越基本面所能支撐,台灣將面臨房市
泡沫化危機
2008/04/23 張金鶚:建商在撈最後一票,預售市場泡沫會愈來愈大
2008/07/29 張金鶚:房市將邁入三年修正期
2008/08/27 張金鶚:未來至少還會持續向下修正一到兩年
2009/06/30 張金鶚:近來房地產景氣回溫,主要是資金行情,但就房市景氣與
總體經濟景氣關係等觀察,未來3年房市景氣屬「低檔盤
整」機率較高
2009/10/02 張金鶚:業者出價明顯過頭,市場可炒作,但消費者不必受影響
2009/10/31 張金鶚:國內房市早在去年第一季就已經出現泡沫,「這一年多來
更嚴重」,政府不應在房價相對高點鼓勵民眾買房,應把
更多資源補貼租屋者。

2010年06月29日


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中華民國住宅學會調查,發現房地產廠商對未來景氣皆認為將持穩,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因此提出警訊表示,未來可能出現週期長達數年的房價下滑現象,不過中部建商卻對未來景氣比其它地區還要樂觀,讓張金鶚感到不解。

根據今年第一季房地產景氣動向的資料顯示,房地產景氣已連兩季綠燈,包括建設公司、營造商等產業界,都認為本季的經濟較去年同期來得好,但同時也認為,下半年的房地產景氣不會延續火熱的經濟成長率,而是持穩的狀態。

針對第一季購買房地產的用途,投資、生產跟交易,都呈現穩定及小幅上漲的局面,僅使用面大幅滑落,張金鶚指出,住宅自住的比率下滑,買房子的多半是投資客。產業界認為,目前有3成的買家是投資客。

張金鶚表示,央行升息宣告低利時代結束,可能會讓投資客釋出房產成為供給者,房價相對高點時出場。他認為,這個效應可能要經過一年以上的時間來發酵,房價可能會有所下跌,但時間及幅度,還是要看市場的反應來決定。

有趣的是,中部地區廠商相當看好該區域下半年的市場景氣,北部及南部廠商則是看壞,張金鶚認為,可能是看好台中市七期建案帶動區域景氣,但問卷並沒有提問廠商原因,他也無法解讀。

產業界認為,未來對市場利多消息,主要是經濟仍將持續復甦、兩岸簽署ECFA、貨幣供給持續增加,以及利率相對維持低檔,而利空消息則是失業率仍持續攀高、歐債問題未完全解除、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持續緊縮豪宅與非自用住宅的房貸,加上利率可能回升、房市成交量可能萎縮。


2010/11/11


【大紀元1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謝君蔚台北11日電)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今天表示,ECFA生效後,陸資尚未投入台灣房市,業者卻利用預期心理炒作房價,若再加上美國二次量化寬鬆刺激熱錢,台灣面對房市泡沫化只能「挫咧等」。
張金鶚上午受邀於「中華民國99年地政節慶祝大會」進行「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 (ECFA)後對房地產市場之影響」演講時,作以上表示。

張金鶚表示,在ECFA簽訂前及生效後,台灣房市受預期心理影響,「充分反映陸資效應」,業者大舉炒作,甚至還帶大陸富豪團到台灣看房子,但實際上陸資根本「還沒來」。

他指出,根據今年第3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台北縣房市價量齊揚,都創下歷史新高,反映「資金行情」推升房價,也代表央行對房市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果有限。

張金鶚表示,在此情況下,加上美國日前宣布二次量化寬鬆政策 (QE2),引來國際熱錢炒作亞洲股匯市,再進入房市,台灣房市泡沫化趨勢將惡化,如果政府未進一步採取更有力措施,台灣面對房市泡沫只能「挫咧等」。

他進一步指出,根據內政部地政司資料,政府自2002年開放大陸地區人民及法人在台購置不動產,至今年10月為止,共核准32件案件、33筆不動產,顯示陸資實際進入房市有限。

張金鶚分析,事實上,台灣房市缺乏短期投資誘因,主因大陸房地產利潤遠高於台灣,投資台灣房市相對較少經濟利益,而且台灣房市投資已相當飽和,來台參與競爭較辛苦;另外,目前法規限制大陸人士來台居留最多4個月,也不利於陸資。

對房市正面效益方面,張金鶚認為,兩岸商業往來頻繁將增加商辦不動產需求,有助於降低空置率,且陸客觀光潮也有助於觀光遊憩型不動產的需求。

張金鶚表示,ECFA長期而言對房市影響是弊多於利,建議政府在後續簽訂補充協議時,納入對造成傷害的彌補以及更嚴謹的預防性規範。



2011-03-24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戴瑞芬】

張金鶚:房價將下修回97年飆漲前水準!




政大台灣房地產中心發布最後一次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99年第四季的綜合判斷分數比第三季上升了一分,連續兩季出現熱絡的黃紅燈,這也是從86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政大教授張金鶚也不改「空頭總司令」的作風,預測未來房價下修是必然趨勢,而且一定會下修回到民國97年開始飆漲前的水準!

政大台灣房地產中心獨力發布最後一次的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99年第四季的綜合判斷分數為16分,比第三季上升了一分,是連續兩季出現黃紅燈,代表房地產景氣過熱,而這也是從86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

不過政大教授張金鶚說,調查房地產廠商預測未來景氣則是看法偏壞,而且今年第一季預期衰退15%,第二季更大幅衰退35%。張金鶚更直言判斷未來房價下修是必然趨勢,而且一定會下修回到民國97年開始飆漲前的水準!

『景氣隊測訊號16分,維持黃紅燈,從86年第三季開始,維持十幾年來的新高!未來廠商看法是偏壞的,特別對第一季跟第二季,特別是負值。所以對未來房價出現下修調整是必然的,我也覺得短期下修的幅度不大,可是長期一定要下修到,大家應該要回復到民國97年的水準吧!從那時候漲得特別多。』

房地產過熱,房價太高,政府祭出打房措施,要開徵奢侈稅、與預售屋財產交易所得稅,張金鶚直言,打房就是跟選舉掛勾,如果成效再不好,對執政的信心絕對動搖

奢侈稅這次被提出來,顯然跟選舉脫不了關係,是連在一起的。從這次打房效果跟選舉掛勾,成效不好,就表示大家對政府打房決心才是核心所在,政治擺中間的情況下,若沒有選舉,其實不太容易去面對民怨吧。』

建築研究所委託進行的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調查發布只做到99年第三季,第四季是由政大台灣房地產中心獨力進行最後一次,未來房地產景氣研究調查將回歸內政部地政司主管權責。




2011/03/28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房市買氣慘兮兮,建商與代銷卻硬是不降價,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昨(27)日表示,想買房子的民眾,千萬要「戒急用忍」、再等一等,現在別進場,購屋民眾與業者、投機客之間的戰爭,還沒真正開始。

張金鶚說,很多業者現在都以「土地還是很貴、營建成本也持續看漲」等理由,當作不降價的藉口,這其實只是業者不願意少賺,若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過去幾年很多建案的成本沒有增加多少,房價卻不成比例的漲價,這是因為投機客的存在與哄抬。

大聲行銷顧問總監田大權則說,這波奢侈稅打下來,除了台北市中心、不可取代的地段之外,較外圍的區域將面臨「以前怎麼漲、現在就就怎麼跌」情形,尤其是那些去年以來急漲的區域,價格將會跌最兇,有意買屋的民眾可持續關注。

張金鶚表示,台灣房市因資訊不透明,始終是缺乏效率的市場,就他觀察,目前房地產業者們還不會「一下子就認輸」,會先慢慢「苦撐待變」。

張金鶚說,台灣房市因為金融海嘯,短暫回檔,但政府旋即祭出各式救市政策,加上資金不斷回流、兩岸持續開放等,讓台灣房市反而衝更猛。



Mar 24 2011

購屋且慢 張金鶚:房價應回96年水準

奢侈稅預定7月1日生效,根調政治房地產研究中心調查顯示,高達7成2的廠商,認為下半年房價將呈小幅小滑。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則指出,這場一般消費者與投資客的戰爭,才在拔劍剛要開始作戰的階段,房價短期小幅下修,長期則應恢復到96、97年的水準,提醒民眾「戒急用忍」。


「打房果然與選舉掛勾」張金鶚表示,奢侈稅成效最為關鍵,而選舉使得大家有不得不面對的壓力,雖然外界覺得奢侈稅是打房力道最重的手段,但更核心的關鍵,應加強課徵預售屋轉手交易的財產交易所得稅。

根據調查顯示,去年第三季、第四季景氣都維持黃紅燈,房市的確有過熱的情形,而使用執照與建築執照發放數量逐漸趨近,顯示建照已有放緩,應可避免房市過熱的情形。張金鶚指出,如果再不落實奢侈稅,將會衝擊全民對政府的信心。

張金鶚強調,投資客炒作預售屋的人數,比中古屋更多、獲利更高,財政部應該把利用預售屋逃漏稅的洞「補起來!」他說,落實這樣的措施,比實施奢侈稅的效果更好。

「國內目前有5千多家仲介業,買泡麵和買房子一樣便利,但不合理情形不會長期存在。」張金鶚說,房市泡沫約從92年第3季開始,96年底投資炒作已不正常,目前北部地區的上漲,連業者都說不合理,而市場擴張期約2~3年,收縮期最長可達10年,造成好日子很短、苦日子很長的情形,如新北市有的地區已漲一倍,「回到8成總是要吧!」

調查廠商認為,今年下半年房市價格將大幅下滑的比例為27.5%,認為小幅小滑的比例為45%,合計預估房價下跌的比例高達72%。【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2011.03.24

張金鶚:房價將下修回97年飆漲前水準!

政大台灣房地產中心發布最後一次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99年第四季的綜合判斷分數比第三季上升了一分,連續兩季出現熱絡的黃紅燈,這也是從86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政大教授張金鶚也不改「空頭總司令」的作風,預測未來房價下修是必然趨勢,而且一定會下修回到民國97年開始飆漲前的水準!

政大台灣房地產中心獨力發布最後一次的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99年第四季的綜合判斷分數為16分,比第三季上升了一分,是連續兩季出現黃紅燈,代表房地產景氣過熱,而這也是從86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

不過政大教授張金鶚說,調查房地產廠商預測未來景氣則是看法偏壞,而且今年第一季預期衰退15%,第二季更大幅衰退35%。張金鶚更直言判斷未來房價下修是必然趨勢,而且一定會下修回到民國97年開始飆漲前的水準!

『景氣隊測訊號16分,維持黃紅燈,從86年第三季開始,維持十幾年來的新高!未來廠商看法是偏壞的,特別對第一季跟第二季,特別是負值。所以對未來房價出現下修調整是必然的,我也覺得短期下修的幅度不大,可是長期一定要下修到,大家應該要回復到民國97年的水準吧!從那時候漲得特別多。』

房地產過熱,房價太高,政府祭出打房措施,要開徵奢侈稅、與預售屋財產交易所得稅,張金鶚直言,打房就是跟選舉掛勾,如果成效再不好,對執政的信心絕對動搖

奢侈稅這次被提出來,顯然跟選舉脫不了關係,是連在一起的。從這次打房效果跟選舉掛勾,成效不好,就表示大家對政府打房決心才是核心所在,政治擺中間的情況下,若沒有選舉,其實不太容易去面對民怨吧。』

建築研究所委託進行的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調查發布只做到99年第三季,第四季是由政大台灣房地產中心獨力進行最後一次,未來房地產景氣研究調查將回歸內政部地政司主管權責。 2011-03-24 【中廣新聞/戴瑞芬】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9/07 13:32」

張金鶚:房價下半年將修正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7日電)內政部營建署公布第2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房價所得比創新高。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表示,第 2季奢侈稅還未發酵加上5月政府推優惠房貸,第3、4季房價將漸修正。

張金鶚指出,雖然政府實施奢侈稅要打房,但第2季的5月,政府提出優惠房貸,造成房價僵持,甚至提高,尤其是台北市,推出豪宅產品,讓房價攀升。

不過,張金鶚表示,第2季不僅買賣量衰退,登記數也衰退,衰退幅度越來越明顯;第3季價格已經開始疲軟,持續量縮,「價格方面,雙北市已開始修正,雖然幅度很小約5%」;到第 4季價格會再往下修正,到明年大選後,價格下滑波動會較明顯,「目前購屋者更應審慎觀望市場,不宜躁進!」

營建署上午舉辦「第2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記者會,並由張金鶚進行簡報。

調查顯示,整體購屋總價為1043萬元(每坪24萬元)、台北市為2778萬元(每坪57萬元),均較第1季增加;房價所得比分別為9倍、16.2倍,雙創新高,整體貸款負擔率為34%、40%,與第1季接近。


狼來了這謊言~難保不會有一天成真~

怎麼不貼點今年的新聞或是今年房產的銷售量的相關數據呢??

原來樓主一直活在過去哦~

重要的事要去看現下的真實數據~

是不想面對房市即將反轉的事實嗎?

我相信我叔叔絕對不會害我~

所以我信任他給我的建議~

你要不認同~我也沒差~

要不要買房子是我的事~

感謝你的指教哦~
candysnako wrote:
狼來了這謊言~難保不...(恕刪)

任何事,
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看多的,就快進場,
看空的,就多觀望。
不就這麼一回事!
何必臉紅脖子粗,
傷了彼此的和氣。
本日最佛心勸世文~~~~~~
可惡....我正在抓交替....竟敢破壞我的好事..........
candysnako wrote:
央行:全台房價都偏貴...(恕刪)
candysnako wrote:
我相信我叔叔絕對不會害我~
所以我信任他給我的建議~


我建議是單純從是否需要在宜蘭居住,究竟要置產或租賃這樣的角度去考慮就好,買到低點當然是很令人愉快的事,不過這種事可遇不可求,專家意見就大勢長遠看應該是可信,不過就個案講和猜銅板差不多.

以我自己為例,當初買地時根本沒考慮波動趨勢,仲介談出個我能負擔的價錢就傻傻買下去,為此還家庭革命,被長輩痛斥.

結果現在動不動和來訪的親朋好友怨嘆”早知道把老家房子拿來抵押把附近一片買起來多好”的也是他老人家.


以我好友為例,他親戚是從業超過三十年以上的建商兼大地主,當初我好友看中的土地,也是這位專家要他緩緩,告訴他不急著買,這一錯過才三年就是一千五百萬的差價.

該怎麼說呢?我們反正沒這個命嘛,不過既然一開始也沒抱著太多投資獲利的想法,純粹是想居住利用,頂多也就是槌兩下心肝而已,不會多不甘願.現在賺,難保再過幾年不出個甚麼政局振盪或重大災難又落價,天曉得?可是現在實實在在就已經享受了,這可不是紙上富貴.

住房子不過就是求個爽,住個破鳥籠幻想三十年後可以換個好莊園,在我看來就像年輕時拼命攢錢準備老來退休可以享清福一樣的想法:確實可能實現,不過,萬一那時吃也吃不下走也走不動,拿到那些用歲月換成的錢又有甚麼意義?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認同鵰大所言, 其實買房子有時候真的是機緣, 當然不買房的有自身考量, 無關對錯, 這年頭要在台北市買房的,連醫師, 外商高階主管的都很難;何況一般上班族......
我也覺得如果是有自住需求
看到喜歡的房子,價格也還在能夠負擔的範圍內,就出手吧
自己要住的房子,只要不賣,就算漲得再高,也不過是紙上富貴罷了

不過以個人的經驗來說,
我覺得在宜蘭買預售屋,慎選建商還是最重要的
遇到好的建商,會讓你省下很多事及很多錢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