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諾言 文章請回收


ipab5 wrote:
既然這樣,那住宜蘭跟住新北有何不同?


這兩個地方我都住過,所以實在很難想像這句話是怎麼講出來的

怎麼會懷疑”有何不同”咧?明明就差這麼多

宜蘭又多雨生活機能又不便利,大家還是儘可能住新北市吧,別再來改變宜蘭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了,雪隧車越來越多,遇上一台烏龜路隊長就夠煩了~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萬川集流 wrote:
在沒搬到礁溪前,我一...(恕刪)

我女兒就讀木柵的大學
大一那年 一群小孩子5個人合租一間公寓 月租2.4萬
附床組 冷氣 熱水器 共用一個客廳+一套衛浴(熱水器裝在室內 我去找那間仲介公司抗議 他們才肯裝一台抽風機而已 房子是仲介公司投資的 因為要閃奢侈)...結果住了還不到一年 就鳥獸散了
大二 他說要通勤 因為一星期只有4天有課..
我叫他回三重外婆家住 他說坐公車要1個小時
我叫他回中和家裡住 他說沒公車
結果我和他一起在找房子 結果找到的套房每間都要上萬.

最後他決定通勤上課 結果好像首都的車錢每個月4千上下...從宜蘭到學校的通車時間約1小時
愛種睡蓮的人
討論已無意義.只允許看空取暖..失去討論分享原意..

阿添添 wrote:
周遭很多朋友
也都開始在宜蘭置產
他們說每天開車到南港上班 大約40分而已
其實還比從淡水去還要快呢


拜託拜託,別再吃好倒相報了,人越來越多,以後就沒有這些好處了,你不覺得雪隧比以前塞很多了麼?


宜蘭雨又多生活機能又不便,想長住真的要三思,不想住台北市,基隆桃園新北都是比較好的選擇啦.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這幾天陪同事看房,竟然....竟然................破40!

而且更好笑的是公設比,天啊,真有人來宜蘭買40萬/坪,台灣房市病了。

乾脆把礁溪市區附近農地直接改建地

萬川集流 wrote:
這幾天陪同事看房,竟然....竟然................破40!

而且更好笑的是公設比,天啊,真有人來宜蘭買40萬/坪,台灣房市病了。

乾脆把礁溪市區附近農地直接改建地


看來,這些建商真是臉皮越來越厚了...

他怎麼不開400,更high..

阿添添 wrote:
周遭很多朋友也都開始...(恕刪)

快了
在偉大英明的政府操盤下 很快
烏石港不就變更完成了咩....也標到每坪12萬以上了
再來全縣蜂火連天的農村再生(區段徵收)正在進行中 要建商不來都不行

再來政府作個莊 賣個容積
愛種睡蓮的人
萬川集流 wrote:
這幾天陪同事看房,竟然....竟然................破40!

而且更好笑的是公設比,天啊,真有人來宜蘭買40萬/坪,台灣房市病了。

乾脆把礁溪市區附近農地直接改建地


昨天晚上9點多經過礁溪溫泉公園, 就是長榮酒店那一帶..
大概算了一下點燈率.. 10戶大約亮了2戶.
如果是天龍人買來度假用的, 那麼昨天應該不會那麼少戶開燈才對.
所以這應該很明顯是投機客炒作的結果.

50歲左右的宜蘭人大概都知道宜蘭上一次被炒作是在民國78 ~ 81年.
當時的歷史高點現在都還沒突破. 只有幾個區域有個案創新高.
而這些創新高的都是新成屋或預售屋.
也就是說從在宜蘭買房子"自住"開始就注定要賠錢了.
就算再移入50萬的人口. 宜蘭還是有足夠的土地蓋新房子.
但是宜蘭對外的交通建設卻早已不堪負荷. 所以通勤族很快就會飽和.
一旦房價得不到自住客的支撐,炒作後必然會向下修正.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雙北以外的區域.包括桃園,台中,高雄....
這樣看來似乎除了雙北以外, 房子未必是保值的工具.

如果紐約,倫敦,東京,的房價都曾經有過50%以上的修正.
那麼台北當然也有可能發生 , 更何況是宜蘭.
雖然說自住沒差, 但是當房價處在相對的高點時, 還是要多評估本身的償債能力.







礁溪的新成屋房價,大概只跟新加坡downtown地區政府組屋的價格差不多而已,很便宜啦!!

新加坡人收入也才台灣人三倍而已,所以宜蘭房價目前被低估。

羅東文林路上新成屋
一間一千六百萬之前被買走了
最近又丟出來賣
開價2100
沒幾天就成交了
成交價多少我不知道
過一兩個月可以看實價登錄
只能說"錢太好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