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MAC Pro,10萬一台的桌機,真的會有很多人買嗎??


hata1234 wrote:
反正那都不是重點.....(恕刪)


黑金塔我玩一次就不想玩了
用生命在燃燒還不穩定
tai_galaxy wrote:
不要浪費時間跟一個跨...(恕刪)

原來是此等專業人士啊..
我想大家也不用太認真
DIY電腦板臉都被他丟光了

geniesjan - 詹先生,你也都三十好幾的人了,有必要這樣嗎?

拿所有相近規格的 OEM 系統來比(廠牌系統),Mac Pro 就算不是最便宜的,也不會是最貴的。你拿 DIY 機器來比,不算組裝工錢跟專業成本,應該很少有廠牌系統的價格可以拼的過。但是拿指標性的廠牌工作站來比,應該沒有人會說 Mac Pro 昂貴。

依照你貼的影片來說,相同價格下組裝的電腦,跑分的確是能跑贏 Mac Pro,可是如果你去買 Mac Pro 同等規格組件來組裝(Xeon / PCI SSD / EEC Memory / FirePro...),那結果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前面已經很多先進闡述過這部份,我也就不再贅述。

外觀的部份更不用說,Mac Pro 的工業設計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個人就比較喜歡舊款 Mac Pro 外殼),但不得不說目前有這樣子規格效能 / 體積比的系統,除了 Mac Pro 外,應該也找不到了。(拜託,已經這種體積還連電源供應器都塞進去耶)

Xeon 跟 i7 來比,很粗略的來說主要就是差了多處理器以及 ECC memory 支援,當然現在的 Mac Pro 只有單顆處理器版本,因此某個程度上來說用 i7 價格可以再下降一些,但是 ECC 的部份,對於一些 24/7 運算,以及做一些不允許記憶體錯誤的應用(例如說科學計算),這樣的投資是有價值的。

以下節錄至 Wikipedia:
"A very large-scale study based on Google's very large number of servers was presented at the SIGMETRICS/Performance’09 conference. The actual error rate found was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previous small-scale or laboratory studies, with 25,000 to 70,000 errors per billion device hours per megabit (about 2.5–7 × 10−11 error/bit·h)(i.e. about 5 single bit errors in 8 Gigabytes of RAM per hour using the top-end error rate), and more than 8% of DIMM memory modules affected by errors per year."

Google 大概是全世界商業領域使用 server 數量最龐大的公司之一了吧。

另外,覺得記憶體錯誤影響不大嗎?:
"The consequence of a memory error is system-dependent. In systems without ECC, an error can lead either to a crash or to corruption of data; in large-scale production sites, memory error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ardware causes of machine crashes. Memory errors can cause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 memory error can have no consequences if it changes a bit which neither causes observable malfunctioning nor affects data used in calculations or saved. A 2010 simulation study showed that, for a web browser,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memory errors caused data corruption, although, as many memory errors are intermittent and correlated, the effects of memory errors were greater than would be expected for independent soft errors.
An example of a single-bit error that would be ignored by a system with no error-checking, would halt a machine with parity checking, or would be invisibly corrected by ECC: a single bit is stuck at 1 due to a faulty chip, or becomes changed to 1 due to background or cosmic radiation; a spreadsheet storing numbers in ASCII format is loaded, and the digit "8" is stored in the byte which contains the stuck bit as its eighth bit; then a change is made to the spreadsheet and it is saved. However, the "8" (00111000 binary) has silently become a "9" (00111001)."

可能在台灣 Mac 沒有那麼普及,可是我在北美的時候,高等學府內用 Mac 的比例很高,很多做科學研究的同學也都是用 Mac Pro。在很多時候,穩定度比起快那幾秒鐘的效能來的重要多了,當然 Mac 不是不會出問題,可是我相信這邊很多拿 Mac 吃飯的人會選 Mac,也是因為 Mac「相對」穩定。

從我開始接觸電腦(8086,我出生之前家裡買的商用電腦,我這輩子玩的第一台電腦)到現在也超過 25 個年頭了,自己組裝電腦也有超過二十年的資歷(有些跟我同年紀的還沒接觸過那個整個系統是用 5.25" 軟碟開機的時期哩),因此我很清楚 DIY 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但如果要我用相同規格的配備組一台比 Mac Pro 便宜又更快的 Xeon 系統,講真的我實在覺得價差不會很大,甚至搞不好會超過。體積更不用說,哪來這種大小的工作站級主機板跟外殼?這些都是看不見的成本啊。
http://www.macstadium.com/blog/new-mac-pro-hosting-and-colocation-will-be-here-soon/


Edwin wrote:
http://www.macstadium.com/blog/new-mac-pro-hosting-and-colocation-will-be-here-soon/.(恕刪)


沒用了..他已經止血了...現在就算有也是他早就講過的..
同時脈的 Xeon 跟 i7 在 raw performance 上本來就沒差多少(本是同根生啊),影片比較用的系統用的是時脈較高的處理器,結果一點都不會讓人驚訝。所以我需要惱羞成怒嗎?我想文章一路看下來,誰惱羞成怒應該蠻明顯的。(笑)

專業卡跑遊戲跑不過娛樂卡,這個有用過專業卡的人應該也都知道才是,只是專業卡有其應用範疇,拿娛樂卡跑跑分就說娛樂卡比較好,這個比較基準蠻神奇的。

要會 3DS Max 才叫做專業嗎?專業的領域還真是狹窄。我只是跑跑 Final Cut Pro X、Adobe CC、寫寫網頁、寫寫 app、玩玩 MIDI 這樣而已,的確離專業還很遙遠。我最好的系統也不過就一台 i7 的 Mac mini,只不過儲存裝置多了點而已。


這邊就差不多涵蓋了我 90% 常用的軟體了...

我老婆平面/室內設計用的 i7 系統我也是配 FirePro,那張卡也是整台系統最貴的單一組件,差不多佔了一半左右,不過個人對於遊戲不太感興趣,不知道跑起遊戲來會多淒慘無法提供意見,只知道跑 AutoCAD、ArchiCAD 跟 3DS Max 時還行,至少不會讓她要一直跑去泡咖啡。

http://www.futurelooks.com/new-apple-mac-pro-can-build-better-cheaper-pc-diy-style/
如同你說的,早就有人針對最高檔跟最初階的版本比較過,自己用相同的硬體 DIY 也是比較昂貴。所以那些賣 Xeon server 以及 workstation 的公司應該要請你去做 PM,因為用 i7 可以完封 Xeon 以及一切專業用途?是這樣嗎??而且你都已經知道用相同硬體組裝,Mac Pro 比較便宜了,這怎麼會叫做蘋果稅?

我年紀應該跟你差不多,不過我想在電腦這方面的見解,你的見解... 真的跟我的見解不太一樣。

geniesjan wrote:
又在講那些543了 不膩嗎?
學校用mac?又如何咧?
學校和公家機關採購是什麼標竿嗎?

快幾秒?好像是快幾倍吧?
這東西是看比率不是看幾秒的好嗎?國中數學啊大哥.
跑X秒的就省x秒 跑X小時的就省x小時 跑X天的就省X天 很難懂?
還在那邊"省幾秒"一看就是非專業使用才會講出來的話嘛!

至於非多核的運算吃哪些東西,我怎知?可能吃單核分,可能吃專業繪圖卡.
哪顆CPU哪個平台強,誰知道?
如果你有機器可以去測就去測測看嘛!
看要開ps跑濾鏡 開ae跑啥小 還是開zb跑project 開maya跑個物理 跑跑布料 可以玩玩看啊!
還是又丟出一個似是而非的"這方面比較強"就閃人?
用這種爛招不會良心不安嘛?
反正買來根本沒比較快你還可以賺到工藝嘛!

大規模計算,大單位有本錢也會用串連,但也不是用啥MacPro在跑.
這種串連運算也沒在管你啥穩定度的,根本也跟MacPro沒關係硬要凹到那邊
當然啦你也可以去翻到某個國家某個角落某個單位有MacPro在串聯運算記得看有沒有照片給我
這種"美景"我也很有興趣啊.

穩定度我也說過了,反正就是蘋果保險.阿就要一直鬼打牆繞這個"問題"
你要買這保險就買啊,但很多人不買這保險也是活得好好的.
你可以去找炒股族叫它們買mac啊,電腦突然掛了損失大的不是我們專業人員吧?
他們幾十萬上下比較嚴重吧?而且他們還不會有資料庫和備份的動作

怪小了不然PC的市占率是怎麼來的?都在玩遊戲,都是不怕死的人?
專業的都在用mac奇怪了這種話怎麼會說得出來咧???講話評良心很難嗎?
說來說去不就final cut pro
你不用fcp剪出來就會變A片的話那還有啥好討論的?
怪了台灣哪時變成剪片大國,專業=剪片我都不知道

組起來價錢會不會超過?早就有人組過了 就是超過啊
還真的自己裝比較貴啊,也許apple統一採購有折扣嘛!
問題是跑起來就是鳥啊!
那你去買一樣的配備放到果汁機裡絞一絞
體積會不會變小?跑起來又有沒有一樣?
怪小了價格查就有了

該分析不過就是效能"爛多少"的分析罷了,是在惱羞啥?惱羞啥嘛???
阿就"不意外"的爛很多啊 阿爛很多你沒差到底關我啥事?
不能裝FCP也來找我哭,鬼打牆嘛?
阿連多核運算分數都那麼不重要,反而是其他543超重要?你都不會覺得好笑?

最後,我姓什麼幾歲跟這議題有啥關係?
你又幾歲的人了還用這種爛招?
是準備拿球棒來找我是吧?
有惱羞到這樣?

liucanned wrote:
這是鹽水蜂炮嗎!線材...(恕刪)
那應該是概念圖
由於一次太多主機同時開機與同置於小容積中 散熱是一大問題 直立的散熱導流可能沒這麼好

可能需要一個U型抽取架子讓她不會滾動 而架子上就有線材連接

不過講到堆疊 由於電腦零件多數都做的方方正正
密集型的伺服器與工作站方正外型比較好堆疊 圓型機殻在堆疊上就沒這種優勢
尤其是機殻間→)( 這浪費蠻多空間的
覺得用Mac mini 內置高階硬體架伺服器或串接工作站這類會更方便堆疊

講到這 高階iMac也是插繪圖晶片卡供應獨顯能力 MacPro插入兩張供應繪圖運算能力
搞不好Mac mini也會如法泡製 插繪圖晶片卡就能升級mini繪圖運算能力
                              彈幕濃!
Edwin wrote:
同時脈的 Xeon ...(恕刪)
那種情況在電腦版就有過了

買了工作站級別電腦熱機測試 在正式啓用前裝上遊戲去跑分 然後跟i7遊戲機比
高階的專業繪圖卡 多核多線程CPU 超飽的ECC記憶體 跑起來慘兮兮

但是當兩組都開啟專業軟體 一拉動3D圖檔
反倒i7遊戲機頓到無法工作


所以說一台幾十萬的工作站級電腦玩遊戲是垃圾 還真的一時間難以反駁這種事實啊
                              彈幕濃!
現在人缺乏獨立思考、實驗與行動力,更別說了解第一性基礎原理去解決問題。
話說,垃圾筒要跑Cluster,那應該放在一格一格裡面。前面加上蓋子,寫上標簽...
還真的很像靈骨塔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