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Mac mini (2018) 高規款
當初預防萬一也有買了Moshi的5K USB-C轉DP線,不過剛剛一直反覆測試後,結論是這條線目前相容度不行,原因不明,問題我在猜可能兩種,不是Apple相容沒寫出來,不然就是Moshi線材還是沒合規格,不過我覺得主要是Apple相容沒寫出來的問題比較大
畢竟Moshi這條線頗粗,且DP的規格是1.4的版本,按照理論來說DP 1.4的線材照規格來做,不偷工的話是確實能跑到8K/60HZ沒問題的,所以Moshi盒子標5K應該也是沒問題,我倒覺得問題出在Apple那邊比較大,不過如果你去查詢Apple的技術支援網頁
Apple 官網對於 LG 5K UltraFine 顯示器的連接說明
裡面的大概結論就是說明主要還是要你用TB3線去連接,然後如果你是較舊年代的Mac去接5K UltraFine,效果就是降解析度使用,如果是TB3轉TB2再去接,那就更需要額外電源了(以筆記型MAC來說)
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這篇連接說明,原則上是以跟LG合作出的那台5K UltraFine螢幕來說,嚴格要講的話跟我們買的34WK95U是沒有關係的,這裡看的是參考他那台的連接方式,來當作我們來連接34WK95U的參考
連接成功的話,在「顯示器」裡面的調整方式,就會變成跟Apple那台黑色5K一樣,變成3360X1417或者是2560X1080,這樣的解析雖然沒到這台最高的解析5120X2160,不過大概調上面那兩種解析其實就很清楚了,不對的解析會變成樓上你那樣的選擇方式(就是用Moshi 5K線連接的方式),不管怎麼調,字體都是糊的


我覺得Moshi應該算非戰之罪拉,畢竟說明裡面Apple最下面有很小的字體說明不為任何第三方的配件做保證的聲明,所以Apple沒有針對Moshi這條線做優化,感覺也是就...那樣!(呵呵
所以目前這台螢幕就是要用MAC就只能先接TB3的線就是,不然看看之後有沒有人可以測試MAC接AkiTio的Node Pro插上Vega 56/64顯卡,再接上Moshi 5K線以及34WK95U,再觀察看看是否能正常顯示了
對了,提醒一下Thunderbolt 3的線材有分主動式跟被動式兩種,被動式大概長度會介於0.7M~1M,價格較便宜,但是缺點是如果中間有接到舊的USB規格,傳輸速度就會降到USB2.0的速度
而主動式的TB3線材不會降速但價格較貴,市面上2M的一定是主動式
而LG 34WK95U原廠附贈的那條2M白色TB3線材也是屬於主動式
所以這也為何這台螢幕有時會跳出請使用隨箱附贈的線材使用這道理了
如果你在用TB3連接過程中有時候畫面沒出來,有時候插拔一下稍微再等一下畫面就會出來了
還有其他問題,大家再一起討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