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猜想是
反正水果公司認定有大票人是打算買來賣 賺價差
而水果公司MAC mini的成本個人猜想遠大於19900 因為依照水果的毛利 大概30%來抓
原價五萬一乘70%大約是三萬五千七扣掉賣出的價格為大約賠一萬五千八一台
但是現在網拍上的價格落在三萬塊以下
所以水果公司若派人大量在市面私下採購
購得數量再以水果公司的名義出貨給尚未領到貨的客戶
以這種方式來操作的話
原本是要賠一萬五千八的
變成只會賠一萬塊以下甚至只賠五千塊 等於只有原本的1/3
而且只要是水果原廠的保固 是一手還是二手 基本上沒人會去懷疑吧
整新品也是 這次的貨是否是整新品 其實大家也不會很在意對吧
而且若以這種方式操作 也比較不會影響國外或是其他潛在客戶
以下是說明
若訂單數共一千台
但真的會留下來用的只有五百台
其他五百台都是想轉售賺價差的
則水果公司只需出貨五百台即可 這也是分批出貨可以達到的目標
第一批
先把五百台隨機出貨給這一千張單
假設共有250台是要轉售的 250台是要自用的
則網路上應該會有300台的人想賣電腦的網拍動作
而在這一批裡 水果公司的損失是
收入 - 成本 = 虧損
19900*500-35700*500=7.9百萬
接著於網路上收購賣家賣出的mini
第二批
假設網路上平均賣價是27500 最好的情況250台全蒐集到
則於第二批出貨時可以先出貨這250台隨機給剩下的五百人
則會有250人還拿不到貨品
在這一梯次水果公司的損失則為
收入 - 成本 = 虧損
19900*250-27500*250=1.9百萬
假設這一梯一樣有一半的人要賣 一半要留
則會有一半流入市面
第三批
第三批也與第二批做相同的假設
則虧損為
收入 - 成本 = 虧損
19900*125-27500*125=0.95百萬
剩下的125台水果公司可能會在出貨125台
而形成
收入 - 成本 = 虧損
19900*125-35700*125=1.975百萬
或是繼續以此操作下去來節省虧損
若以上述計算的虧損總值則為12.725百萬
但若直接出貨一千台
則會造成
收入 - 成本 = 虧損
19900*1000-35700*1000=15.8百萬
價差為三百萬 若訂單量更多 則兩者間之差價越大
再者若以上述方式操作越多次 其節省之費用越多
最後則是 若依此方式出貨 以低價流出這次失誤的貨量越少
則可以減少日後有人想買時 水果公司賺步道前的情形
而且若使用的貨是整新品 相信成本計算方式又不同
以上是個人的猜測
可能想太多 但 我還沒收到貨TT
今天我如果是台灣分公司的負責人
桶出了這個婁子 基本上賠錢的應該是台灣分公司這一塊
而並非整間企業對吧
再者水果公司的毛利最多50%最低30%這是每季財報中都可以看到的事實
這表示扣除研發成本 人事成本運費等金額所得到的結果
所以依照這樣算 他是賠錢的沒錯
如果你是要以材料成本來計算 那...
p.s. 我家開工廠的 賣五六百的商品 成本最多抓到三百 員工薪資郵資等大概一百到兩百
賺的金額最大值是兩百 這是商品銷售3 3 3法則
所以基本上如果你要我打五折賣 特定商品 那算期望值來看 我是賠錢的
所以我不覺得他那樣還有賺
請記得 你mini裡用的東西 我沒記錯都是筆電等級的 省電 效能高
不是一般市售的桌機零件組
所以...
好回歸正題
今天看金額來說 對水果公司或許沒有影響
但對台灣分公司的影響可能很大
這個婁子可能他們今年別想領年終 也有可能很多人要掰掰
所以以這種方式來降低成本無不可能
以上是我的淺見
cocoleeeric wrote:
我會這樣想是因為今天...(恕刪)
你還是想太多,他派人來回收的成本都遠遠超過,蘋果是跨國企業,幾百億美金在跑的
另外他貨吃回去想賣回5萬是絕對不可能賣得掉的,因為市面上一定有一狗票比五萬便宜很多的了。
另外研發、軟體等成本是早就已經花下去的了,現在沒有出包也不會有這些貨物賣出去,所以硬要看成本的確只有硬體成本,鴻海代工是多低我想你很清楚,你看山寨手機賣多少錢就知道了。硬碟、記憶體、cpu、晶片組等是省不了,就按照oem大量採購的價格算,其他組裝之類都壓很低了。
無論如何,蘋果沒說也沒人知道真正成本,猜測都是多餘的。
真正的成本是:出包機一海撲市場,他原本會買的客戶就不會買了,損失了這塊才是。但是換來市占率、種子使用者,效益也不好衡量。
總之沒有這麼好分析的,更不可能有大企業會在市面上跟你一台一台收,大盤商還稍微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