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c 也同樣的很有可能會同MacBookPro一般迎來下一代的更新
有更新是好事,畢竟這個價位的桌上型電腦,現在最高只有四核心也挺說不過去的,這價位的PC都能買到2倍的核心了
所以我像是MacMini的這篇文章一樣,來分享一下傳言整理,也一樣做一個趣味性的分享與調查wwwww
依樣大致分為五大路線
1.常規換湯不換藥升級路線,可能如MacBookPro 2018般直接網頁升級
CPU:全面8代化=I3-8100 \ I5-8400 \ I5-8500 \ I5-8600 \ I7-8700 \ I7-8700K (選配)
RAM:21.5" 8GB DDR4-2400 \ 27" 8GB DDR4-2666 可選配至64GB
Storage:21.5”1TB FusionDrive \ 27" 3TB FusionDrive 標配 可選配 1TB \ 2TB \ 3TB SSD
GPU:Intel HD 655 \ Pro 555X \ Pro 560X \ Pro 570X \ Pro 575X \ Pro 580X
I/O:4X USB 3.0 Gen 1 \ 2X Thunderbolt 3 \ 1X SDXC \ 1X 3.5 音訊 \ 1X 1G 網路孔
Price:999、1399、1599、1899、2099、2399
解說:就是標準的跟著Intel升級換代的常規升級,比較值得注意的就是GPU,這方面幾乎是已經確定了,因為AMD早就已經有釋出Polaris 21的帶X字綴的改進系列版本,而也在MacBookPro 2018上採用了,改進方面就依舊使用GCN 4.0 \ 14nm ,但可以支援H.265 HEVC等影片規格、DP 1.4 HDR \ HDMI 2.0 \ AMD FreeSync 等等,沒有理由蘋果不會採用相同系列
然後就是價格,就是跟著Intel的產能問題跟著上調,比較常看到的都是覺得可能等價但是上調100~200美元,所以這邊用普遍100的調升來做代表,比較有趣的是有蘋果會下調21.5" 1080P sRGB 螢幕的iMac 的售價到999的聲音出現,是推測讓這台機型成為一個入門教育機的角色,好支持蘋果最近進軍教育市場的政策
2.設計大改路線
核心規格基本上同上
螢幕:28" Ultra Retina Display
機身:緊湊化腳架縮短前後深度 \ 更窄的編框 \ 太空灰色 \ 金色
其他:Face ID
Price:1299、1899、2399、2699
解說:就是說正面改成一片如同Surface studio般的28" 顯示螢幕,也就是上下加寬至斜對角達到28" ,推測解析度會來到5120X3400,並支援蘋果標準的HDR,俗話說的好買 iMac 就是買螢幕,有許多人相信Apple 會在螢幕上再次動手腳,以上這樣情況下是相對比較有可能會落實的設計改變
價格就是如當初2K->5K一樣,直接加價300,並取消用1080P螢幕的入門款,與27"入門款,透過硬體改變抬高整體iMac售價
Ultra 字綴則是因為Ultra 蘋果還沒有用到,除非他另外想一個或是就不改名
Face ID 呼聲很高,而且iMac的編框厚度其實也擺的下,甚至是也可放下巴
3.極端路線
8K Retina Display
解說:核心規格同1,但是設計不改,僅螢幕升級至8K,加價300,雖然這算是最屬於不可能的路線,因為要驅動一台8K面板,應該是要全新的GPU,不然就得跟2014、2015的iMac 5K一樣,蘋果安裝一片自己設計的像素驅動晶片之類的
不過有很多覺得可能會推8K的聲音,所以就一樣列出來
4.特別路線
CPU:基本上同1,但是在頂規款多出Intel 9代 的機型,I7-9700K \ I9-9900K (選配)
解說:這路線也是相對蠻有可能的,因為蘋果的行銷向來都還是傾向賣給普羅大眾的,MacBookPro有I9了,iMac這種桌機沒有就說不過去了,至於價格跟散熱就....
至於會不會打到iMacPro,其實打不太到的,W2140B VS 9900K 單核會輸,多核就差不多,但其他規格差蠻多的,像是Pro一開始就給32GB ECC \ 1TB SSD Raid 0 \ Pro Vega 56 8GB \ 10G 網路,這幾樣樣都海放消費機型,而且9900K 依照蘋果的個性,應該也不會是滿血版
5.完全筆電規格化路線
CPU:跟MacbookPro 一樣
解說:我投這路線一票,其實這個算是我個人也覺得蠻有可能的路線,因為iMac上就只剩CPU是桌電規格了,而MacBookPro 也因為提升到了8代Intel 所以效能出現了超車iMac的事情,只是被那為了輕薄而妥協的散熱還有不強的GPU拖累了
那今天蘋果如果iMac 同樣採用了相同的45W CPU,實際上也是相較2017年款的效能得到了提升,雖然不多,但卻同時簡化了蘋果的採購與設計,也解決了iMac 散熱可能壓不住8代桌面版的CPU的問題,行銷上也同樣有I9的選配,幾乎是除了消費者的心會涼之外是各方面都還不錯的解決方案,甚至也能因此再把iMac做得更薄一點,是不是很有蘋果的作風啊

以上就是比較常看到,或是比較特別的猜測方向了
我自己的話,真的很希望能推支援N卡的機型或是配置8809G的機型,用iMac的其實都還是有想要用他來打遊戲的心

大家又是希望是要哪一個呢?又或是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呢,歡迎在留言裡跟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