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電與平板之間-淺談 Late 2010 MBA

雖然目前還沒有人手上有實機
不過透過這次的發表會
還是可以得知不少訊息

--

這一次 Back to MAC 發表會帶給我最大的驚奇
首先還是 Mac app store
(雖然我預料app store帶給PC產業界的衝擊將相當深遠 不過那畢竟不是太新奇的概念)
其次才是新的MBA
僅管Steve Jobs把MBA的發表擺在最後的壓軸-
......but there is one more thing.



從MBA行銷主軸上的變化
證明了apple 借鑑了 PC陣營在輕薄攜帶裝置產品的跌跌撞撞
作出了
smart phone (iphone) - tablet (ipad) - Netbook/CULV (MBA) - Notebook (Macbook)
完善的產品線規畫



誠如賈伯斯簡報上呈現的
New Macbook Air是 "ipad meets macbook
可以知道
MBA並不只是輕薄而已
從instan-on、電池續航力強調聯網時間與待機時間這兩點
可以看出
Apple認為新一代的MBA 並不只如上一代的技術力試探,追求純然的輕、薄與美觀

yes, 我們的確需要一台輕薄的筆電
但是從小筆電上面可以看出 這台輕薄筆電必須要有
a. 好打的鍵盤 b. 上網續航力不要太差 3~4小時不太夠
c. 做為第二台電腦 效能可以不用很強


CULV幾乎作到了這幾點 (雖然有點給他不夠輕薄)
但缺乏SSD的搭配讓CULV終究只是一般筆電而已

過去 只有少部分人明白SSD的好處 (這從ASUS S101在台灣上市的情況可以清楚看到)
大部分人根本不清楚SSD的優點
雖然知道SSD速度稍快 但只覺得這硬碟容量太小了
防震當然是另一個優點
可是很少人會在移動中使用 短程的移動例如辦公室-辦公室 就別說了
稍長的通勤 公車會震動, 捷運時間不長, 開車或機車則更不可能使用


所以SSD對大多數人而言 可說是沒有吸引力
我曾經對我一個朋友勸敗SSD
不過他只回我:我對電腦沒有那麼狂熱 不需要用SSD吧
讓我不得不QQ



而就我個人使用 CULV + SSD的經驗
其實絕大多數人最能清楚瞭解SSD的好處 還是"搭配睡眠功能的立即開機"
對於高頻率短程移動的使用者(就我而言是上下課在教室間移動)來說
他們不會希望拿起來電腦的時候 還要花上個半分鐘到一分鐘開機、上網


Late 2010 MBA則靠著 instant on 這項強打功能
以及提醒使用者聯網時間、待機時間 的重要性
清楚的闡述了 SSD 的優勢
成功的教育消費者對MBA的印象使用習慣
也將搭載傳統硬碟的CULV/MBA之間的差異明顯區分出來


否則MBA 對多數人來說也不過只是台輕薄、昂貴的玩物而已




在硬體的設計上
則是新一代MBA另一令人驚豔之處

如同我在 nb-shopping #1Ckgho17 這篇提過的
新一代MBA能作到
更輕 (3.0lb v.s. 2.9lb)
更薄(0.11"~0.68" v.s. 0.15"~0.72")
續航力更強(聯網5~7hr v.s. 最大5hr)
還有 最重要的 更便宜
主要得益於特規SSD card、放棄外觀護蓋與造型需求、switchabl graphic

從這張舊款MBA的設計中可以見到
http://tinyurl.com/2fporq2
為了塞入硬碟 (其實不只是硬碟而已 硬碟上方還要留一點空間 否則熱會傳導到鍵盤上)
所以靠近後方的機體不得不做得比較厚一點

而為了外觀的美觀 因此採用了削薄的邊緣
因此也大幅的壓縮了機體內的可利用空間



新款的MBA
可以從這張工程樣機中(btw這次工程樣機完成度看起來頗高)來看
http://tinyurl.com/2g49ot5
用了SSD CARD不但讓厚度降低 面積也比較小 所以就不用再另外用排線繞往USB/DVI
所有的I/O也都因為SSD CARD 節省下來的面積 可以作在機身靠後方的兩側
多塞了一個讀卡機跟一個USB
同時WIFI模組也可以不用另外拉線出來塞在角角 (舊款塞在機身左側靠前方)
對於裝配上、內部空間利用上都簡單許多 (成本相對降低)

這也讓電池得以往機身兩側延伸 (留的邊邊變窄了)
稍微加大的電池面積則提供了更高的續航力 (新款MBA續航力預測最大可以到8.5小時左右)
至於電池為什麼要作成四塊
則是為了機身中間要放一體成形觸控板
所以中間的兩顆電池作的比較靠機身後則
來容納下壓的空間


另外
舊款MBA的散熱的問題 預料也可以得到改善
新款MBA採用性能較好的熱導管/鰭狀葉片來散熱
而非舊款的板狀+通風道



很明顯的 新款MBA比舊款更棒 也一定更受歡迎

個人認為 MBA在攜帶型筆電上
比起atom/CULV的解決方案
都來得完美 (當然價格也不能比 嚴格來說他們不是同樣市場的東西 不該拿來對比)
而在INTEL/PC陣營一面倒的棄CULV如敝屣的情況下
個人認為新款MBA也將對PC市場生態帶來極大的衝擊



一點點心得分享 謝謝收看

--

好想買...沒$$ 誰送我一台 QQ
這才是小筆電
不是pc其他那些小雞肋
intel 要謝謝apple幫他們銷庫存

quentinhu321 wrote:
雖然目前還沒有人手上...(恕刪)


大大的見解真是精闢
不過既然是 ipad meet mac
為甚麼不做雙 OS 就是 osX 加 ios
這樣兩種系統都有
等於要快速開機用 iOS
一般文書處理用 OSX
使用起來應該會比較方便吧!
而且又可以製造雙贏
C2D庫存銷光以後就是入手的好時機...再等就好了
akira0421 wrote:
等於要快速開機用 iOS
一般文書處理用 OSX


快速開機和 iOS 基本上完全無關...
你的 iDevice 輕按鎖定鍵只是休眠+鎖定螢幕,而不是關機。

就如同正規 OS 放在平板裝置上不好用一樣,iOS 放在正規裝置上同樣不好用。

ulyssesric wrote:
快速開機和 iOS ...(恕刪)


抱歉!打太快,
換個說法好了!
應該是ios 類似現在 acer 小筆電上的android 可能只是上上網、收信之類的
而osx 就可能是要跑效能要比較高的軟體用
有誰注意到了嗎?

新款的MBA沒有背光鍵盤了,以往在F5/F6做為鍵盤亮度調節已被移除了
然後F7-F12整排向左移進一格,然後F12鍵變成開機鍵了

可能這樣一來又能省一些電,才能達到8小時的續航能力
這是因為要放背光的話 會讓厚度增加
這一代MBA更薄 所以塞不進去


我有注意到不過沒寫在文章裡

因為是先寫好才發現 XD
http://quentinhu321.pixnet.net/blog
quentinhu321 wrote:

都來得完美 (當然價格也不能比 嚴格來說他們不是同樣市場的東西 不該拿來對比)..(恕刪)



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是不同市場的東西,不能拿來對比?

只是os的不同 有差到這麼大嗎??

這些工作小筆電也都能做到啊

不都小筆電嗎?

和小筆電到底差在哪呢?小弟實在不懂

貴了快三倍耶

pixal64 wrote:
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是不同市場的東西,不能拿來對比?



只是os的不同 有差到這麼大嗎??



這些工作小筆電也都能做到啊



不都小筆電嗎?



和小筆電到底差在哪呢?小弟實在不懂



貴了快三倍耶

也慢了快3倍吧…
ATOM跟C2D在效能上根本不是同一個級距
另外
小筆電是越賣越貴啊…隨便都要快2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