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小弟最近有點困惑,有些問題想請問大家的意見,在此先虛心接受各位大大的建議,感激不進,謝謝!
就是小弟最近賣掉了13吋的MBP,主要原因是感覺還是太重,畢竟上課時用後背包背起來還是很重,所以毅然決然決定賣掉打算想換11吋MBA,13吋MBA不考慮。
只是問題來了,小弟目前打算是換成今年新款iMAC27+11吋MBA的構想,也是使用MAC心得後覺得適合自己方式的搭配,iMAC改版應該也許再接下來三個月內會做改版的可能,只為了三個條件值得繼續忍耐,Sandy bridge架構、thunderbolt、以及新版Lion作業系統。
但是小弟因為這禮拜要賣掉MBP了,導致沒MAC可用,雖然還有一台陪伴了快六年的11吋T系列VAIO,但是要他跑得順在XP SP3下,說真的是可以用但是會用得很辛苦就是,因此又有了不然就先拜入11MBA好了,但是根據MAC Buyer的歷屆每年MBA週期來看10=月>6月=>10月(去年)=>今年2011?? 真的不太希望是六月阿,那有可能會跟我買iMAC的週期撞在一起,購置基金可能比較難調配,與其這樣,是否乾脆現在就直接入手11MBA算了,還是賭賭看會不會年中就出了?
第一個困惑問題是:今年新11吋規格的MBA是否有可能會都改成Sandy Bridge架構,還是也許只是類似1.6G變成基本盤,然後還是C2D的規格繼續時脈小升級?(我想應該13MBA改SB架構機率比較大吧)
第二個問題是:SB架構的CPU最低時脈是多少?是否有資料可爬或參考呢?
第三個問題是:原本2010的MBP13有十個小時,新款改SB架構後卻變成(連續無限上網使用時間七小時)這樣的電量計算方式,到底換成SB架構後是比較省電還是反而比較浪費電阿,那如果11MBA真改SB架構那不就有可能會低於現在的五小時了(汗,更何況目前實際使用頂多都在三個多小時而已。
所以總結情況,thunderbolt一定會納入下一代MBA,只是MBA容量就那樣,想也不會放太多大檔案在MBA上,因此覺得thunderbolt對小弟入手MBA在檔案傳輸影響不大,Lion也是沒隨出那再買張光碟來灌就好,如果是小弟想的狀況1.6G或1.8G的C2D處理器便基本盤,那是否應該現在直接入手就好?畢竟假如沒改SB架構而只小改款那0.2G之類的時脈,那真的對效能影響不大,MBA不就是主要強在那顆SSD阿,是否能給小弟一些建議呢?謝謝各位!
補充:會想用11MBA主要單純是因為攜帶方便,因為學校網大只能用IE看教學語音檔,回宿舍用iMAC27,在外有時亦能使用TeamViewr連回iMAC做檔案上傳雲端資料庫,再用MBA載來做做報告或PPT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