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顯現,感受到次筆電的市場競爭開始了

sickfoot wrote:
不不,我懂不過新聞內...(恕刪)


也對啦
今天我聽廣播電台已經有不少主播在討論
看起來想買的人還真不少
小弟 使用過 Toshiba ss5 及 panasonic T2, 我想輕量化上 以上兩者都不輸 MBA 可能 full size keyboard & trackpad有其意義 因為老外手大 trackpad 的技術又很贊啦! 對我們亞洲人來說 subnote的經驗比較多
所以不覺得稀奇 x505,R2, T2的 keyboard 真的要習慣一下 才不會打錯

macbook air在台灣賣比較貴
美國比較便宜
TAKAMASA wrote:
在下用Fujitsu...(恕刪)


唉 之前就看到過有篇文章在討論,日本人其實很多舉動的確都是很有遠見的
問題就是他們去實行的時間有時候就是太早了,就像他們現在一直希望用機器人取代人力一樣
其實在未來已經沒有低人力成本的第三世界的時候,這絕對是必要的,可是現在就是還差一些時間
問題是如果沒有開路的人,要發展到後續的成熟也是很困難的,所以輕薄筆電這點真的要感謝日系廠商們

這篇文章本來應該要著墨的重點。應該是在於從macbook air的出現,來討論第二台筆電的發展性和方向
結果沒想到變成在討論厚薄度跟推出的時間,我想這是小弟自己在撰文的時候,沒考慮好應該著重的重點
真是對大家不好意思.....

不過自己也遺漏掉關於Macbook air一切無線化的部份,這個看到大家討論也才更加注意,倒是某種意外收穫
如果要找Mac的軟體或教學資訊,可到部落格: http://droger.pixnet.net/blog
opencm wrote:
小弟 使用過 T...(恕刪)


用過最小台電腦是sony U1
5吋螢幕還有1024*768降析度

比mac book air不行用多小多薄多重
可以跑雙系統才是他最利害的地方
而外表更是一大加分

就消費性電子上品而言,他成功了,就配備及效能或有不足
但是如果不是專業用,此台電腦很夠用了,真是一個藝術品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相同的感受?

Apple的嚐試不見得樣樣成功,但是他們從Steve Jobs重掌大權以後,整個產品規劃的作風非常一致,其中有個特點就是:

他們很敢捨棄東西!

在電子業這麼多年來,看到的產品規劃在規格制定時大多會陷入功能要越多越好的迷思,卻沒有清晰的策略來支持他們為什麼要某個規格(人云亦云的居多,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別人有這個功能,我如果沒有就會輸給他,但是其實根本沒有去思考、去研究某個規格到底對整個系統的利弊影響有多大)。

而Apple這十年來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代iMac:捨棄所有USB以外的介面,捨棄floppy
iPod:捨棄錄音功能、捨棄可換電池
iPod Shuffle:捨棄螢幕
Cube:捨棄風扇
MacBook Air:捨棄可換式電池、捨棄IO介面的數量、捨棄RJ45
其他可能還有別的例子,我一時只想到上面這些

每次他們推出新產品時,我很感興趣的不是只有他們加了什麼東西上去,我都很注意他們這回又捨棄了什麼,我覺得Apple是那種在設定主要產品方向後,會不惜捨棄所有會妨礙主要方向之因素的公司!(他們捨棄的東西往往是傳統業者覺得怎麼可以捨棄的)
其實這麼薄的NB
我相信每家公司都應該可以作得到
大家可以去量一下你的NB上面RJ-45的高度就知道了
NB要低於兩公分..真的就要捨棄RJ-45這個port...
我相信S牌或P排之類的
只要沒有RJ-45應該也可以做到這麼薄
只是...大家會接受嗎...

My photo in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deming.eric#!/deming.eric?v=photos
如果6月份推出藍芽+BD or 藍芽擴充介面船鎢的話就不稀奇了...

全面性的無線(限)化...夾不死大叔還有下一步勒XD

等著看吧!
赫然想到...
Apple付一筆錢給微軟請他們把Remote Disc的軟體包在接下來的Windows Update不就好了?_A_
不但讓消費者懶到最高點也讓微軟有點小錢賺...

不過話說 要是SuperDrive也可以無線就好了...如果是以無線作為概念的話...
嗯...好主意 夾不死叔叔幫我們大家做一個SuperDrive Wireless吧!(逃)
droger wrote:
不過自己也遺漏掉關於Macbook air一切無線化的部份,這個看到大家討論也才更加注意,倒是某種意外收穫...(恕刪)


Adapter也該無線化.....真正的Ai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