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顯現,感受到次筆電的市場競爭開始了

droger wrote:
唉 之前就看到過有篇...從macbook air的出現,來討論第二台筆電的發展性和方向
(恕刪)


了解...
或許macbook air的出現
是比較好的時機
會將這一類型(高階slim type)的NB推向另一的高峰
這是你想表達的吧!?

老飛俠 wrote:
他們很敢捨棄東西!
...(恕刪)


經你這樣一提
還滿有道理的
還真是"捨""得"啊!
這台真的不錯看 不過還不夠驚艷哩
拿來跟Panasonic比的話 雖然是比較薄 但是不能讓一個100KG的人踩在上面吧@@"
跟SONY比的話 贏面是比較大 不過個人是比較喜歡SZ系列可以關掉獨顯的設計
像是G系列如果可以拿掉光碟機 也是可以做到那樣的厚度
SO~~
結論是各有各的客群啦
真要來個更炫的話
乾脆把那個鍵盤整個改成一個OLED touch pad 反正MBA已經夠貴了
想打字就變成鍵盤 手指滑兩下就變成鼠板
兩隻手指一起操作算什麼!
兩個手掌都給他下去才叫酷啊
拍郎 wrote:
他還是不夠輕薄、電力也不夠耐久
...(恕刪)


這個就是我始終只能買日系筆電的原因啊!
apple 不只東西要創新,這次行銷創意算是令我佩服到無話可說
很多NB其實不比macbook air厚多少
但是總是沒有從牛皮紙袋拿出來的那種震撼的感覺
work hard @ live smart
standup49 wrote:
牛皮紙袋拿出來的那種震撼的感覺

PC可以考慮用紅白塑膠袋出來應該也不錯...(逃喔)
其實iPod早就譜好無線的路了
只是在台灣的使用者因為很多理由感覺不到而已

Touch和iPhone就是無線化的iPod了
他們已經推出了Wifi的iTunes線上商店
也和星巴克合作無線試聽和販售的機制
已經讓無線"購買"音樂和影片成為可能了(現在還能租了呢!)
對於音樂來源大部分是用"購買"管道來的已經達成了無線的功能了
至於對腦傳到iPod這管道要不要無線?
我個人覺得多此一舉
iPod回家終究要充電阿,用了無線要多一條充電變壓器速度也變慢


而至於APPLE的定位從來就不是硬體商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Jobs和Gates在D5上的會談影片
他們把自己定位成軟體商
只不過"真正在乎軟體的人會自己做硬體"這精神讓她們也也做硬體
因此APPLE電腦的精髓是OSX
iPod的精隨是iTunes

APPLE嘗試提供的是人性化易用的軟體給大家
而不像微軟的精神是一個開放平台讓大家可以在上面做所有事
因此APPLE電腦也不可能有一天會只搭載WIN出貨
也不可能有一天會光賣OSX給其他PC電腦灌
除非他們把公司理念全部改掉改成跟微軟的理念一樣,
而我看不出這樣有任何好處,就只是成為第二個微軟而已,頂多是比較漂亮和易用的微軟
這兩家在理念上根本就不是競爭對手
只是做出來的商品重疊性很高而已......
目前APPLE的硬體只是他們把OSX提供給大眾的方式和載具而已
而BOOTCAMP和VIRTUAL技術只是在提供大家美觀易用的OSX同時有提供你做其他事的一個解決方法


再回到這次的MBA
重點是"她不是PC"
看完上面的解釋之後應該要對這句話更有感覺
她設計來不是主要要讓你灌VISTA用的
也不是要設計來像WINDOWS一樣插一堆有的沒的周邊裝置使用
如果有你有一堆必須用到的周邊裝置要插請用設計理念就是給你這樣用PC+WIN
MBA的註腳是給你輕便方便攜帶的OSX
不是輕便相容性高給你接所有周邊裝置的設備
那是Windows在做的事也是他的設計理念,不是OSX

當然APPLE也並沒有讓大家綁手綁腳什麼事都不做
MBA為了薄雖然做了許多犧牲
不過她一樣有視訊和麥克風
也有外接光碟機和USB轉RJ45和藍芽滑鼠給你選購
內建電池雖讓人頗有微詞
不過APPLE還算頗有誠意的提供了換電池$129免加施工費的方案
至於五小時電力夠不夠?其實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至少他有設計一個還算迷你的充電器給你
而有網友說業務在外的需要?
我雖不是業務也接觸不多
但是我們辦公室招商來的業務不管是報告十分鐘還是一小時的
清一色都跟我們借插頭做簡報
而上課的教授或是國外演講的教授要講幾個小時的也沒有一個不插插頭的
如果有人真的需要十幾小時電力不差插頭的真的只能說這台不適合
就買日系的或小黑吧!!


另外從共享印表機的軟體也可以隱約看出這台是設計給你當第二台外出用的NB
以這個設計理念下看MBA的插槽數量其實也算還能接受
至少它是一台能塞在公事包或書包裡就出門的NB
塞在書包裡就跟一本雜誌厚度差不多
不用套厚厚的保護套怕刮傷或是"壓壞螢幕"

至於MBA到底符不符合大眾需求
就看時間吧!


我個人對他的遺憾倒是"沒有DOCK!!!"
要是像小黑一樣設計個DOCK給你回家後有充分的擴充能力的話
MBA根本就可以當生活中的主要電腦了

另一個遺憾就是4200轉的硬碟
對一個嫌x40硬碟太慢因而換成x60的使用者來說
這真的是很大的一個遺憾.....
而且SSD現在又還是爆貴.....

MChiang wrote:
我以為 "透過網路分...(恕刪)

差別在於 大多數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功能
可以這樣的使用

但是蘋果把這樣的功能變得更容易使用
一個步驟就可以
設定也更簡單

我今天在辦公室放MBA的介紹短片給同事看
十多個人裡面
都對remote disc很感興趣 也覺得很炫
也許mobile 01這裡很多高手 覺得這沒有什麼
但是
事實上 這世界上有99%的人都不是高手
我想先問一下, 對MBA有那麼多意見, 請問幾位用過sub notebook的?
我手上現役的NB是不敢稱始祖, 但也算前輩的Toshiba R100, 關於幾個大家的對MBA
疑問點,不才小弟講一下我的看法....

1.不能換電池:
我大部份需要用到電池的電子產品, 電池幾乎都"黏"在機器上了, 不是它們不能換電池,
而是我根本懶得動它...當然, 這台R100也一樣. 請教一下, 大家買NB都會再加買另一顆
電池的嗎? 大家最後一次看到有人NB沒電是關機換電池, 而不是找插座是什麼時候的事?
插電用會浪費電池壽命? 嗯? 差多少? 差一半嗎? 四分之一嗎? 我在想我的R100電池不
行的時候, 我會買一台新的NB還是買一顆貴到出人命的庫存原廠電池....

2.不能接有線網路:
嗯.....我上次把我家R100屁屁上插網路線是什麼時候啊....? 哦!去年去日本玩住飯店的時候.
有一點小困擾, 不過只要一個有線->無線網路橋接器(Airport Express?)就可以解決這個
問題了...其它像辦公室什麼的, 可以比照辦理.

3.沒有光碟機:
上一次我在R100上使用光碟機....就是重灌的時候...什麼?!要看DVD怎麼辦? 買MBA或任何
sub notebook是為了看電影嗎? eee PC也沒有內建光碟機吧...所以大家就沒有帶著eeePC
出門看影片嗎? 如果會"常常"&"在家"&"用NB"&"看影片", 那需要的是在家放一台外接光碟機.
或是MBP(如果堅持買Apple的話) 而不是在機器上裝一個這種累贅的東西.我一個朋友堅持sub
notebook一定要光碟機, 結果就是他每次帶出門的內建光碟機的Fujitsu P5010, 光碟機放入
光碟轉動的次數十根手指數得完....但是機器都快要換了.....

4.使用時間短:
號稱5小時的使用時間到底算不算高? 嗯...如果我預期會在同一個地方連續使用電腦五小時,
那我會先找到AC電源....事實上我比較希望NB的電池能像手機一樣兩天充一次就好了...

5.重量:
我試著找出13.3吋螢幕的Notebook有哪一台跟MBA重量相當或是更輕的....嗯...我還在找...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全面的WIRELESS 化是每個用戶都希望的,不過這次MBA 太超前了,至少在WUSB 流行起來后才有實際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