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n Design wrote:
Ram 現在太貴了所以我先抓一條,等跌回去再補。螢幕我有 EIZO 了所以沒列入,還剩大概 12K 左右的餘額您可以抓一台 LG、DELL 或三星的 27" 4K IPS。顯卡若用不到這麼好的可以再省個 6K 左右下來買一組音響或蜘蛛5之類的,或是灌到螢幕上換素質更好的也行。OS 部分你有門路的話可以把它換成黑蘋果,就會變成一台自組的 iMac XD
大概是這樣...
電腦要 C/P 的話要走自組,所以硬體知識懂得越多會越好。不然買品牌套裝機的話其實就跟直接買 iMac 差不多。
OK~
你的回答其實挺令人困惑的。
因為我的問題是:
「如果以一台 iMac 27吋標準版為例
在相同預算的情況下換成PC,含P3及5K螢幕,你有什麼C/P的建議」
會這麼問是因為你在上一篇提到,引用的內容如下:
「所以我買工具只會看 C/P 以及好不好用才是重點~~~」
而你回應的清單光主機就快五萬,還不含螢幕。
5k 的螢幕不要說 Eizo,以 Dell UP2715K 那顆 5k 為例,兩者加起來就破十萬!!
這完全沒有 CP 值可言。
在這種情況下~要論 CP 也是蘋果比較超值~
你在上一篇 CP 的說法似乎不成立
事實上,我之所以會問你這個問題只是想說:
其實如果你有認真算過蘋果的用料,
就會發現,在相同的規格下,PC 的價格都不會便宜到哪,
以 MBP 為例,七八萬看起來很貴,但是同等用料的 Dell XPS 其實也沒便宜到哪。
回到組裝電腦這點,它還不含 PC 因為硬體及驅動程式所造成的衝突,
我曾經請廠商組裝過一台全新的 PC,但它會不斷產生熱當機的問題,所有零件幾乎換過一輪
最後發現是主機板上的記憶體與CPU靠太近所致,這樣的問題,無法在類似你提供的規格清單中看到。
但對一個設計師來說,這些都是不必要的麻煩。
反倒是蘋果軟硬體一體設計的關係,
從軟硬體到討論很熱烈的色彩管理。
說真的,我很懷疑那些拿色光比色料,然後說顏色不準的人,到底是怎麼畢業的?
或者拿貴鬆鬆的校色軟體嘴 MAC 的螢幕,這樣的事情,只怕連聶永真或王志宏等級的平面設計師都不一定嘗試過。(猜錯別炮我)
更別說印刷上還有所謂的特別色~
拿絕對的色準比相對的色準~真是沒完沒了
蘋果只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把關過一回
讓消費者花錢購買電腦後,
可以不需要經過任何的調整,開箱就能直接用在工作環境,
這對很多工作者來說,特別是文中提到的設計師族群,會是很大的優勢。
而台灣的使用者~特別是有 PC 組裝能力的使用者
再評估一台電腦的價值時,
往往過於看輕蘋果在系統整合方面的努力,
反而比較在意看得見的硬體配備。
就像你堆砌了一台十萬塊的 PC,而你居然認為這樣是比較有 CP 值
我無意戰 PC & MAC 誰優誰劣,事實上我是多平台的使用者,
我只是比較困惑 PC 有 CP 值這種誤解是從何而來?
我還蠻希望 PC 的廠商可以多推 microsoft 那台 aio 的 surface
微軟那台國外的報價也接近十萬
當你的要求是這種等級的時候,不管用 PC 還是 MAC 其實都已經沒有 CP 了。
你說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