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ps wrote:續航力mac也...(恕刪) 沒寫清楚... PC主機可以自行維修所以不用擔心保固,過保買零件來換就好。iMac故障就沒法自行維修,跟買筆電沒二樣。而PC筆電過保也是無法自行買到主板維修,那跟買Macbook也差距不大了。
ricky_lin wrote:沒寫清楚... PC...(恕刪) 其實照理來說都可以,不管是哪家牌子照理來說都可以,只是金錢跟如果想要自己DIY需要一點相關知識就是了。我覺得你並沒有把蘋果的電腦優勢表現出來。應該要問樓主,如果他是用iphone,然後不打算購買外接螢幕,有移動需求,最重要的還有環境(95%同事在用),那使用蘋果的筆電,確實會比較方便一些。如果樓主自己對電腦軟硬體不熟悉的,只有專精在自己設計領域的部分,那apple有它的好處,就是不管你軟體硬體壞掉,你只要找相關的代理商,或維修人員,都比較好幫你找到錯誤,跟修好(只要是官方已經修改問題的部分)。如果是其他廠,你硬體出問題,拿去硬體廠商維修,有時候是系統(windows或其他),有時候是硬體問題,而是系統問題時,很多維修人員只能表示只能還原或重灌,或是說是windows無法解決,這會比較求助無門。當然這不代表蘋果的電腦就不會發生這問題。還是建議原PO好好問用windows同事在處理工作事務時,是不是真的會造成不便再做決定。然後其實前面也有很多人說到,如果這是生財工具,就忍著多花一點錢當作投資。當然如果你全部投資組裝搭載windows的PC電腦,那效能應該可以衝天了,把記憶體插到百Gb,然後繪圖顯示卡多插幾張,應該可以稱10年。
我還未見過有那家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去自組電腦,說Mac貴的怎樣看IBM說 PC的組護成本 是 Mac的三倍。http://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3131906/apple-mac/ibm-says-macs-are-even-cheaper-to-run-than-it-thought.html
cheonglee wrote:我還未見過有那家有...(恕刪) 今天不是樓主要自己去買電腦嗎?他有說公司有配?(不過沒注意到她說她不想要自組PC)如果公司有請apple幫忙做維護當然好,但我沒看到樓主說公司有提供相關服務。年初的新聞了,市場顯示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有稍微下降的趨勢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u/apple-mac-lost-most-pc-market-share-in-2016-chart-2017-1?r=US&IR=T
cheonglee wrote:我還未見過有那家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去自組電腦,說Mac貴的怎樣看IBM說 PC的組護成本 是 Mac的三倍。 IBM說的聽聽就好...真的是這樣也不會只有IBM會這樣玩了PC90%市佔率不是全世界的企業MIS和管錢的都是傻子不會算好嗎
我自己是386開始玩自組到現在,但是這幾年買了Macbook Pro之後基本上連組的懶得組了。所謂的PC的C/P值是要花時間的,這個時間不只是你組電腦的時間,還有投入研究要買哪些硬體的時間也要算進去,更不要說故障排除的時候一堆奇奇怪怪的問題花的心力。當然有時間,有興趣那是不錯,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這些其實是有點難度的,我現在給別人的建議都是直接買Mac比較省事,當然前提是沒有卡在一定要用PC上某些軟體。不推薦買同價位的notebook的原因是Windows在視覺上給人的感覺還是差MacOS滿多,我自己跑賣場看過幾台高解析度的Windows高階筆電,對於文字的處理看起來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又因為我是寫程式的所以對字型看起來舒不舒服滿敏感的,這點不能說是PC硬體商的錯,問題還是在Windows身上。撇開看起來爽不爽這點,我是覺得各位把PC的錯誤排除看得太簡單了,雖然我自己組裝電腦超過20年,但是去年我想自己弄一台Linux工作機的時候發現那些規格我全都不知道該怎麼選,看懂了規格以後還要花時間研究哪樣比較划算哪樣會踩到地雷,弄一弄花個一兩個禮拜還是跑不掉的,光決定顯卡要買哪張就研究了好幾天,對一般沒什麼經驗的人來說這一點都不簡單吧。在我看來Apple賣的基本上就是幾個穩定的套裝組合,你只要決定你要落在哪個位置就好,產品相對於其他廠商來說有一定的穩定成度,至少買下去不用花太多時間研究就能得到滿意的工作環境,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還不錯的。
someonepoor wrote:我自己是386開始...(恕刪) PC其實沒這麼困難,基本上現在只要用到WIN系統的基本上也沒什麼相容性問題,主機板、記憶體、SSD、PSU、顯示卡買大牌的現在幾乎都沒有什麼相容性問題,相容性問題大多出在N年前的組裝經驗。況且現在零件價差這麼小也沒有划算不划算的問題,現在買mac也會不小心踩雷呀!現在mac的品管感覺沒有以前來的優,看01買到有問題的感覺比例也不少,踩雷有時是機率問題。買大廠不貪小便宜相對踩雷的機會就會小一點。Linux就不要想獨立顯卡的問題了,用內顯比較簡單。畢竟想用Linux的通常比較少會用在多媒體應用上,顯卡比較不是重點!!
someonepoor wrote:我自己是386開始...(恕刪) 我贊同你說的,像是蘋果的電腦比較不用花時間就可以得到一台還算穩定,而且效能不錯的電腦。另外你說Linux花時間,也大概是因為你第一次組電腦,所以要從頭研究包含硬體規格,相容性,甚至你應該要先從你想安裝的distro,跟他的package manager,支援的kernel版本,去查自己想要的硬體清單是否都支援。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這確實稍微耗時間,也很吃相關背景知識。但好處是,這些東西如果你一直持續在使用,就算你以後更新新版本,或是跳distro,Unix的command跟shell都還是可以持續使用,你之後設計的環境檔,只要把這些環境設置檔備份,你拿到其他台電腦,甚至以後換OS,也都能使用,就不需要重新再設置。(像是一些切換鍵,操作指令,系統監測等)。不過當然,對於沒有背景知識,或過去沒有linux使用習慣的人來說,蠻不建議買新的工作機只安裝linux。
現在linux比較麻煩是顯卡,目前裝了不少台linux從古早的到最新的其實沒什麼相容性問題。只要晶片是用大廠的倒還沒預過不相容的問題。網路或音效晶片用realtek的或網路是intel的好像還沒預過裝不起來抓不到軀動的問題。不過想用linux的應該也不太怕麻煩吧!其實相對的買品牌電腦也是開機即可用,差別是apple相對給使用者多一些應用程式所以要穩定的apple還是不要用黑蘋果。這樣也喪失用蘋果的初衷
William5537 wrote:各位01的朋友好小...(恕刪) 矛盾的說法!你滿口說的是CP值PC部分卻硬要Razer Balde 2017撇開品牌情結我想asus 高階 zenbook 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還比你要的Razer Balde 2017論保固維修方便asus 贏一大截樓上有人說得很好 要潮 就說明白沒聽過 工作筆電 要買 Razer Balde 2017潮機電競專用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