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像換Macbook Pro的筆記型電腦

nox0405 wrote:
之前都是用Window的筆電,有爬過文蘋果可以裝window作業系統,但是聽說會有些不一樣. 我是看中Macbook Pro 15吋,但是也有不少人從15吋換到17吋....(恕刪)

15g吋機種要69900那款才有獨立顯示晶片9600M GT
對於遊戲支援程度來說
剛好最近才買這台,也做了點測試
基本上要在MBP上玩遊戲有幾個選擇
(3D測試我都是開9600M GT來測的)
1. Bootcamp
要重開機麻煩,不過在bootcamp原生Windows環境下跑遊戲很順
以上面那台的規格來說2.66G C2D+4GB DDR3 1066+9600M GT(256MB Ram)
可以在原生解析度1440*960下跑Street Fighter 4 Benchmark拿到B的成績
(全螢幕其他選項都預設)@Windows 7 RC 64Bits
FPS平均在30~40
在原生Windows下無法切換顯示晶片因此只能用9600M GT,此外電源管理無最佳化,充滿電大概只能用兩小時

2. 虛擬機器(VMWare Fusion & Parallels Desktop 4.0)
我只有試Parallels, SF4當然沒辦法跑, 3DMark 06也沒辦法跑(好像說其實可以,也許是我系統的問題?)
可以執行OS Online順暢度還不錯

3. Cider Port
這是啥東西可以去google查看看,簡單的說是可以在Mac上直接跑Windows遊戲的程式,透過實做DirextX API的方式不需透過虛擬機可以達到更低的效能損失,近年來EA初的所謂Windows/Mac雙版本遊戲都是用這個方法做的
我有試過模擬是名3,紅色警戒3效果都相當好,而且感覺不出與原生Mac程式的差異
這個方案原則上是賣給開發公司用的,但是透過某些方法也可以找到cider的套件可以自己做cider port的遊戲
我有試過別人做的NFS ProStreet cider port,可以順利執行但是好像有點小bug
我也試過自己包Cider port用OS Online實驗,結果是失敗的,但我覺得理論上可行,只是需要在cider裡面做進一步的設定吧

4. CrossOver
跟Cider port差不多的方法不過這基本上是包裝過的Darwine
相容性更低

5. Darwine
Mac上的Wine,相容性更低幾乎沒有實用價值

在Mac上會用到Windows不外乎就是遊戲還有特定軟體(M$ Office)
除了遊戲其他全部可以用虛擬機器搞定

新款的MBP官方宣稱電力7小時以上,這是正確的數字,事實上國外有人測到8小時(用15吋2.55那台測的)
電力十分驚人
但在Windows原生下無電源管理機制,也達到驚人的(低)2小時
如果你對OSX有愛的話,新款的MBP真的不錯,光是電力就讓我對他高評價
9600M GT的效能相當的好,完全幹掉我桌機的7300GT 256MB GDDR3
(我知道這兩者不能類比不過由於我對於7300GT的效能已經很滿意,一台筆電可以達到比他更高的效能對我而言以超乎我的預估)
內建的9400M也意外的不錯,直接拿這顆來跑遊戲也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
其他像是Apple的設計還有爽度一百的uni-body,MBP真的是一台絕佳的選擇

我個人是用17吋的 用了一段時間一直不習慣
後來用Bootcamp裝XP
現在都使用XP環境比較多一點
文章已刪除!文章已刪除!文章已刪除!
nox0405 wrote:
最近突然很想換蘋果的...(恕刪)


看是買來幹嘛

個人是用photoshop 因為有mac版所以沒差

沒玩遊戲~之前有玩wow~也有mac版~所以也沒差

如果需要用到windows就用vmware來執行就可以

順暢度比win好多了@@質感也一流

我是買來自己換320G 7200轉硬碟與4GB記憶體大約$5100

是買教育方案的最低階macbookpro $38400 + APPLE Care 約六千多
nox0405 wrote:
最近突然很想換蘋果的筆記型電腦,因為第一次用蘋果不知道好不好,很怕用的不習慣.
...(恕刪)


買Macbook Pro的目的是??
若是只是上上網,文書處理,其實便宜的小筆電才是便宜經濟的好選擇

偶是工作需求才去使用他的,外型跟質感是很吸引人
使用上確實是很直覺,一切都在桌面上, 不過細節上還是需要花點時間適應,
像是多點觸控的大型觸控版很有趣,習慣後覺得很方便,表現的也很順暢

建議樓主直接去專賣店試用看看吧,相信那些銷售人員會說出更多的優點
歡迎蒞臨文森的生活點滴~~
我兩周前剛換成 MacBook Pro unibody, 從1996年起使用的 NB 共有 12 台, 這是第一次買 Apple 電腦.

很多年前在學校念書的時候, 大學部都是用 Mac, 四年內全部換成了 PC, 所以我對 Mac 是有使用過的,
但買 Mac 是第一次, 用途是寫 iPhone 程式.

[使用經驗分享]
目前我的系統是 Mac OSX 10.5.8 (從 10.5.6 一路用 Apple 軟體升級升上來),
Windows的部分裝的是 Windows 7 RC 7100 (據說可以用一年)

鍵盤 => MacBook 的鍵盤不是標準 PC 101 Key/84 Key的鍵盤, 沒有上下頁, Insert, Delete, PrintScreen, Pause 這幾個鍵, 必須透過幾個組合鍵才能達到該功能, 但 Mac 的鍵盤尚稱好按, 我
上一台是 IBM T60, 那鍵盤真是好, 不過 Mac 這個觸感也不錯啦, 雖不能完全複製 IBM T系列的經驗,
觸感也有8, 9成的相似度了.

機殼 => 不買個 Macally 皮革外套給 MacBook 穿, 哪天刮到就會哭, 而且一定會哭, Palm rest 我
也覺得會早晚會生鏽 (塑膠外殼都可以被我的手汗腐蝕到塗裝完全腐蝕, 出現塑膠白身了), 最好還是買個
卡典西德來貼吧, 某些蘋果店說 Palm rest 貼紙兩張要 500! 真的, 我不想說別人怎樣, 可是我買不下手.....

螢幕 => 真的很不錯, 唯一我要抱怨的就是鏡面螢幕, 我眼睛蠻怕光的, 還很怕反光, 這螢幕雖然很棒,
但鏡面的反光讓我這兩周眼球都是血絲....

藍芽 => 很正常, 我的 Logitech MX1000 藍芽版跟 Win/Mac 各同步一次以後, 以後不管開在甚麼系統
都直接可以使用了.

聲音 => Mac 有聲音, Win7沒聲音 (耳機有聲音, 喇叭跟Mic 沒聲音, Mic 內外接都一樣), 一定是驅動程式
的問題.

總體使用經驗:
85分.
Mac 系統中電池可以用比較久 (4hr), PC 中頂多 2.5hr.
這是因為 PC 中沒有螢幕切換成 NVidia 9400 (Share mem)的驅動程式, 只能用獨顯, 當然比較耗電.
此外, CPU的省電模式也沒有地方可以設定, 因為 Mac 沒有像 PC 一樣可以設定 BIOS, 所以囉.

如果不是為了要寫 iPhone 程式, 我應該不會花大錢來買這台.....
這個版的很多前輩常會說, 買了 Mac 幹嘛還用 Win, 就用 Mac 啊, 有甚麼是 PC 有, 而 Mac 沒有的?
還是有很多啦, 希望以後不知道答案的前輩不要發言就好了, 知道再回答, 免得大家爬文的時候還要看很多
情緒文.

我自己就弄了兩周左右, 還是很難理解為何 Mac 光碟認不得硬碟時就不開機, 就不能有個工具程式幫我們
把他對硬碟的基本要求搞定嗎? 這點還是很難理解的.......


[系統配置]
我硬碟的切法是:
Mac 180G,
Win7 80G,
Data 250G

很多 Apple 的重度使用者都跟我說不要鐵齒, 用 Mac 的 BootCamp 切一個 Partition 就好了,
但我心臟比較弱, 沒辦法那樣作, 因此還是切成三個.

目前在 MacBook 上面裝了 VMWare fusion, 是可以抓到我自己裝的 Win7, 可是因為硬體會被偵測到
變更, 所以會要求我再度啟用, 但考慮到回到 Windows 7 開機的時候還會再來一次, 這是無窮迴圈, 永遠
存在的問題, 所以我就用 VMWare 再裝一個 Win7.

這麼一來, 不管是用 Win or Mac 開機, 我都有 MSN 可以用, 而且, 因為我的資料都放在獨立的 Data
partition, 我的對話記錄永遠都持續記錄, 這一點即使是用 MSN for Mac 也做不到的.

[安裝方法]
1. 裝 Mac, 在 Mac 的磁碟工具就把 Partition 切好, 到 Win7就別再切了, format 就好.
2. 裝好 Mac 跟 Mac 相關軟體, 我有裝 Paragon (NTFS driver, 讓我在 Mac 裡面也可以讀寫 NTFS
Partition 的檔案, 不然只能唯讀哦)

3. 裝 Win7, 如果你跟我一樣裝 RC 版, 裝完系統後就要先裝光碟上的 BootCamp 了, 如果裝了語言包才
想裝 BootCamp, 就請先切回英文語系再裝, 不然沒辦法裝.

4. 裝完以後一切應該都 ok 了, 在 Windows 裡面, 喇叭, 麥克風都不會有聲音, 但耳機是 ok 的 (截至 2009/0814還是如此), 等 Apple 出新的驅動程式吧.

如果您想在 Mac 裡面的 VMWare Fusion 執行外面的 Windows, 你就不能裝 Vista/Win7,
因為硬體一變更就會被要求重新啟動, 這是沒完沒了的.


[最後讓我罵一下]
我購入的是 MacBook unibody 2.66GHz 的版本, 我的確也買到機王, 裡面的光碟跟機器版本不匹配
(這是打去 Apple 客服電話以後他們說的), Apple 從新加坡用平信寄了光碟過來, 共花費十天, 台灣沒有
任何可以做這個光碟補發的任何單位, 這點我有點 X.......
3 *的毀台計畫, 請去了解, 如果了解還買3 *, 那你就是幫助3 *毀台的罪人之一.
如果習慣用WINDOWS 觸控版點擊 TAP 功能的人. MAC BOOK 裝WINDOWS 是沒有點擊功能的

一定要 按一下左鍵 , 兩指+ 按一下 右鍵

Photoshop CS4 後在Windows vista 64 bit 或 windows 7 64 bit 下 效能都比 mac os 高 (限64 bit版本, 32 bit差很多)

現在MBP都可以裝WINDOWS了 都這樣訴求了 也沒必要選邊站 OS只是工具而已

軟體也可以照舊 既然買了MBP 多的是時間可以去習慣MAC OS X

只是看你的興趣跟預算而已


像我現在也是慢慢退出WINDOWS的使用 後來都是模擬軟體 也沒特地分割安裝了

除了特定文件必須要交原始檔案 不然都是印列或是給PDF而已

其他東西 反而MAC都有軟體可以處理 甚至更好用

至於軟體多寡 老實說都找的到一樣的 只是名稱不同罷了

歡迎加入APPLE的世界
aoisama wrote:
Mac與Windows Mobile同步無法由系統內建功能支援
要透過第三方軟體
有兩個選項
老牌的Missing Sync(要錢)
http://www.markspace.com/products/windowsmobile/mac/windows-mobile-sync-software.html
新出的SyncMate(免費)
http://www.sync-mac.com...(恕刪)


可是發現該死的Diamond 2似乎無法跟兩部電腦同步??他建立一個"關係"之後,如果要換電腦同步,該死的他一定得刪除原先的那個"關係",要不然不能跟第二台電腦同步。問題是當他刪除跟第一台關係的時候,他會把手機裡面的所有的資料都刪除,唉。。。。真的很難搞。有點不理解他的邏輯耶。

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搞錯了??
Hi~~

剛使用小蘋果真的有一點不習慣所以要小小的用功一下

由其是Multi-Touch 軌跡板 粉好用可是就是要熟悉啦

建議你如果要用小蘋果的話“一定“要去買本書來好好的熟悉,之後呢...

你就會神奇百倍哦

那本書就是 我的第一本蘋果書--Mac OS X 10.5 Leopard (這本書是一定要啃的啦)

我也還在習慣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