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看西看 wrote:
有這麼誇張嗎
我用了只感覺 上網超級無敵方便 不用滑鼠就能方便的瀏覽網頁
其他無感 反而覺得WIN比較好用
例如截取全畫面 MACBOOK我不知道要按哪個按鈕才能拍螢幕
然後要去哪兒貼上 存檔
WIN的小畫家 就可以做到許多不重要但還是用的到的事情
寫字 截取 畫畫 之類
再來 昨天懶得回房間拿手機傳輸線 我用藍牙連手機 怎麼連就是沒法使用
還有HOME跟END鍵不見了 只能按FN+左或右
所以我的MBP買到現在 我還是只會上網== 硬碟空空
頓時不知道怎麼抓歌
還有照片不知道要放到哪裡
看照片時 要把你想看的照片全部選取起來 才能用預覽程式 搭配左右鍵觀看
要是你沒選取 好像就只能看你點選的照片
以前win有D槽可以放 現在只能放在系統碟裡面的某個資料夾
用win切MP3 轉檔 或是切影片 都得心應手 現在OSX要用甚麼切 用甚麼轉檔都還要重新找 適應
當初同學一直說蘋果很適合給懶人使用 不用管甚麼硬體顯卡 幾位元系統 有的沒的 打開就能直接用
怎麼現在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是我還不夠懶嗎
因為你還在用win的思維在操作OSX
光是擷取畫面....OSX就勝過win好幾倍...
win要先按擷取螢幕、再開小畫家、選擇貼上、然後存檔
如果只要其中一個視窗,還要自行裁切
來~OSX下如何擷取螢幕畫面:
command+shift+3 (直接擷取全螢幕)
command+shift+4 (自行選擇擷取範圍)
command+shift+4 再按空白鍵 (擷取單個視窗)
就這樣,檔案自行出現在桌面,你還要找哪裡可以貼上、裁圖、存檔嗎?
你要寫字、畫畫?請連上app store~我相信很多程式可以做到!而且比小畫家精美
東看西看 wrote:
有這麼誇張嗎我用了只...(恕刪)
用一個新的系統要學一下是真的。
看你的用法,你算是還滿專精 Windows 系統的了,所以換系統要適應一下是正常的。
例:不同系統有不同的應用程式是很正常的,像你要作的轉檔啊什麼的作業,Windows / Mac 都可以作得到,只是可能是得用不同的程式。學個新程式,就海闊天空。
例:在 Windows 下我 BT 用 uTorrent,Mac OS X 下也有,但換了另一套 Transmission 後就愛上它 "很不起眼",但卻也不需整理它的好處。Windows 下常用 Media Player 放影音檔,換了 OS X 後用 VLC,現在回 Windows 系統也換不回來 Media Player 了。
如果是系統本身操作的話,說真的 Mac OS X 有很多進階的用法。去找一下 Mac OS X: The Missing Manual, 你會發現原來 OS X 有那麼多內建的功能自已都不會用。
東看西看 wrote:
有這麼誇張嗎我用了只...(恕刪)
看人習慣。我喜歡音樂、照片用軟體管,這樣找尋、瀏覽比較方便。
音樂整理好,標好 id3 然後丟 itunes管理兼播放。用 itunes match 備份且在多個裝置同步。
照片我用 iPhoto 或 aperture 管理,裡面可以做很方便歸類,找特定照片也快。
在 Mac 上當然也可以弄出個分割區,類似 D 槽來放資料。但意義不大,因為根本沒什麼機會重灌。也不能避免文件損毀,硬碟壞了就是壞了。一般來說 Mac 放資料就是放在 「/Users/[你的帳號]」這裡,依照 Unix 的習慣一般會稱為家目錄。預設上他已經幫你在家目錄開好文件、桌面、影片、音樂、圖片這些目錄,但你也可以不照他的存放方式自己開其他目錄。家目錄就是給使用者存放個人資料的地方,原本在 windows 的我的文件夾也是一樣的設計,只是 windows 上的我的文件夾經常被有的沒的軟體塞資料,看起來太凌亂就沒什麼人用。(在 Mac 上裝微軟出品的軟體也一樣會在「家目錄/文件」中跟你亂塞東西,很討厭)
備份的話,筆電大多是用隨身硬碟或跟桌機相互備份,有許多軟體可以做到自動備份。或是改用雲端備份,有幾家有無限容量的備份服務,價格比買硬碟還便宜。或用 Apple 自己的 Time Machine 做備份。
看沒用 iPhoto 或 aperture 管的圖片,一般是用 Cmd-a 然後 opt-space。如果不用全螢幕的話,cmd-2 切到列表模式然後 space ,就可以用上下鍵來切換圖片。在 Mac 上的快捷鍵大多設計得很好按,選單中也可以直接看到,建議基本的 Cmd-w, Cmd-q 都背一下,用起來爽度就高很多。
用 Windows 的人看 Mac ,會覺得 Mac 缺很多軟體,在 Windows 上習慣的軟體在 Mac 上找不到對應的。相同的用 Mac 的人轉去用 Windows 也會有類似的感受。有些 Mac 上的好軟體就是沒有出 Windows 版。這是分離的兩個軟體世界。
另外 Mac 表面上是以滑鼠為主,漂亮的圖形操作介面,但骨子裡有很多秘技、快捷鍵。這些小秘技、快捷鍵都熟悉後,就更難離開他了。譬如有很多 option 和 ctrl 的文字編輯、操控快捷鍵。舉幾個簡單例子:
option -左右可以一個一個單字移動,option-delete 可以刪掉一個單字。ctrl-y 可以把剛剛刪掉的單字貼上去。
長按 a, o, c 會出現一些重音之類的拉丁字母。
對於比較重度的使用者,上面這些隱藏快捷鍵其實全部都可以自己設計功能,變得很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