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keynote或是iphoto上~如果要做簡報或是教學
remove真的是神器~和以前用一般pc在買隻簡報筆的感覺
差天差地(當然加上那我覺得很難用的power point)
其實mac系列的營幕叫自high營幕~
從投影機出來,或是印刷(當然哪家的營幕都一樣,這關系到很多技術問題)
或許pr是修圖的利器,但重點是,那些圖是要做什麼用的(如果你看的懂上面的話)
當然,我也是mac系列的好愛者,但說mac出廠時把營幕調效到最好
這句話我不認同~我那台今年才購入的imac27客制只要在白底停太久~就留紫色殘影
pr殘影的問題~到現在也還沒有正式解決的方案~
但因為有愛就包容與接受了,但營幕色度~是隨時在變的,只是在人眼的可辦視範圍
有沒有變法辦視出來,只能說他機本上是統一規格,不能說完全調效
我也是常用fcp adobe 還有color跟davinci,基本上如果你要調光首先達文西就不能裝了因為顯卡不夠
另外朋友在後期公司上班他的建議是不要買R因為在調光時一些情況你可能看R的螢幕覺得ok但回到一般螢幕會有顯著落差導致效果不好
我最近是買這台低階的15"MBP改ssd+16g ram
基本上剪數單跟fs100/700的素材都是順暢,調光也還算ok
但如果預算還可以我的建議是去找之前高階那台MBP,改SSD+16g ram,因為他顯卡是650 1g的而不是現在這台512mb
有些studio A還會有庫存要去問一下
重要是有火線不用轉其實還蠻方便的
現在雷霆頭的產品太貴,3.0長時間傳輸不是很穩定,可靠的就是火線了
既使要上raid也方便
13"真的在剪輯上我從不考慮
aisu1982xx wrote:
其實pr版讓我最殘念...(恕刪)
remove?remote?
可能因為結構上的關係所以把IR sensor拿掉了吧 (呼吸燈拿掉我也覺得挺可惜)
12年後的imac也拿掉了IR
keynote上可以用官方app代替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
可以看到下一頁
缺點是之前的remote(for keynote)改成keynote remote就要收費了,一塊錢
原本是免費的
iphoto上目前應該就是無解了
回主題,個人也不推薦13"拿來剪影片
雙核和四核效能真的差蠻明顯
可惜不考慮二手,不然找659M 1G的MBP15真的是不錯的選擇
相片後製的話,13"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
頂多就是用外掛濾鏡的時候慢一點
可以看剪片和修圖的比重來衡量
lfjadsflk wrote:
百文(聞)不如一見~
去親眼看看吧~
另外,MBPR的螢幕可不是只有解析度高而已~
幾乎含蓋100%sRGB色域+出廠時調教過的色準,IPS面板...
這幾項同時具備,然後硬體規格同級又比較便宜的筆電產品...
也許您可以介紹?
(更別說再過一季就有可能買到價格不變的規格升級版...)
當然我親眼看過,但我會讚嘆的原因主要也是15的硬體規格吸引我就是了。
幾乎涵蓋100% SRGB這點我認為是標準生啦,但有個Vaio Z(雖然他硬生生貴了一萬多元.....)在前面,我想老大絕對輪不到他當。雖然是TN面板,但換來的是ARGB約96%的覆蓋率。我想在顯示色彩能力上,MBPR這點並沒有絕對優勢吧(解析度和IPS算是優勢啦,但色彩能力就輸囉)。
......不過Vaio Z的CPU和GPU都算小輸,但其實定位不同,單是吋數差距就很大,還有重量方面更是。一個純粹就是展現工藝的極致,一個就是以高階筆電在市場上推出。前者目前便當了......
不過其實我很好奇的是,真的這麼高的解析度是有在螢幕上被需要的嗎?依照官方的做法,可視區域並沒有增加(沒有再去調整解析度),就算調整後文字也會相對變小,我認為當在推薦別人合理預算效能取向方面,我不認為有Retina螢幕就是個值得下手的關鍵。(另外我覺得便宜的是MBPR15,13的版本我認為實在沒有什麼好驚豔的.....以價格效能為優先的話)
P.S.不過國產很多筆電都不是標準生是真的,硬體規格"看起來"不錯,但很多都是砍在小地方
小惡魔市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