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dijack wrote:最大差別是容量加倍256...(恕刪) 沒錯,這兩年買的 Macbook Pro 一樣有散熱的問題,稍微看個 youtube 10 分鐘不到,風扇就開始狂轉,發現 cpu 使用率也才 20 幾%,無奈。希望來換成 Apple 自己的 CPU 會不會改善。
Steve38 wrote:沒錯,這兩年買的 Macbook...(恕刪) 看4K youtube 的拿16吋或標壓CPU筆電就不會,用低壓13吋的誰台輕薄都會熱,不單是MBP的。10代10nm 硬解更進步更省電,看4K youtube 只要不到7% cpu (15w G7為例)。蘋果因為和GOOGLE不合,或者是GOOGLE自己攪VP9,MacOS下看4K要用軟解,要15吋以上軟解才不熱。八代後在Mac上解H.265 4K 藍光內容都是不熱的。低壓U就是熱,本來設計就是短時突擊,輕薄機種PC筆電大多會強壓TDP才不熱,MacbookPro是不限制才會熱,Mac是不過CPU自己溫度限制是隨便超的。例如最新10代 Surface Laptop 3 是限制25W還算好,以X擊石的A牌還可以調降到長期運行15W,只給25W 4秒真男人,不是為了溫度,而是他們周邊電路太省長期供電會燒。所謂蘋果SOC A13 ARM CPU也是一樣道理,而且是比Intel CPU更依賴突發性能了,用A13只會更熱,注意的是所有手機/Android/IOS上的內置4K硬解都是精簡化,而且是嚴重精簡。大型電視是獨立硬解處理芯片,現在的中高價Intel硬解的是全套做齊(便宜的Intel 低階CPU硬解也是有一定縮水,但Mac沒有用)。以前Nvidia顯卡硬解縮水嚴重,到現在Nvidia的遊戲卡都是依賴縮水,那些便宜本配的低價Nvidia如MX150硬解都是霧霧的,不夠通透,就是縮水問題,低階Nvidia沒專門硬解線路,內部依賴GPU去做,但GPU核心精度不好,專業卡才好一些,蘋果用AMD是有原因的,AMD早期硬解一直比Intel還好,到H.265時代Intel才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