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觸控筆,老實說我也沒看到有什麼Windows使用者在螢幕上畫圖的,大多還是外接繪圖板,而且這樣手部能得到支撐,遠比懸在半空中好多了。只是簡單做個隨手塗鴉或筆記的話iPad還更好用而且同樣支援觸控筆,也不會想去用Windows,這個要求說白了就是雞肋。
但是!臉部辨識真的很想要啊!!蘋果趕快把Face ID實裝到Mac上吧,Mac才是Face ID最好的應用場所啊,趕快把指紋解鎖換掉吧!
至於行動網路~~每多一台筆電就要多申請一個行動上網門號多付一筆費用,怎麼算也不划算呢,用手機熱點分享就好了啊,反正蘋果裝置之間的熱點分享很方便很直覺。
prettyboy wrote:
無庸置疑是...(恕刪)
好吧.....我的工作領域裡面沒有一台是MAC筆電,唯一一個擁有MAC的只有我.......市佔超低😩
是說那個螢幕攤平的功能加上觸控還真的蠻好用的,展示3D的時候帶客戶虛擬逛廠房還挺好操作的就是!蘋果不會是沒有技術而只是不想給罷了!
我的工作領域裡面Macbook市佔好低啊⋯⋯
以我的工作來說,製圖基本上應該沒法使用觸控,但是觸控板也沒用就是了!
另外其實我也試過拿iPad Pro 2020來開我工作用的圖(iPad OS只能有View的功能)想展示給客戶看結果一開閃退........Orz
別跟我說軟體問題,因為物件少的時候還能開但是物件一多就閃退給你看了,我不認為目前的M1能夠好到哪裡去就是。
真要說效能強弱我想還是實際用下去才知道吧?
至少目前我還是只能用到愛奇藝的功能沒法用到生產力的功能就是....
然後個人也不認為取消指紋只保留FaceID是件好事情,至少現階段還需要戴口罩的狀況下!不過跟Macbook Pro 16差不多輕薄的便攜式繪圖工作站還是可以同時保留臉部偵測跟指紋,蘋果也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給」而已吧......
不過蘋果生態整合算是還不錯的了!大概就是HomePod跟HomePod mini不能混用搭建環繞音效是個敗筆了吧!只能期待未來軟體更新能改善了。
YU-FRIEND wrote:
一、觸控螢幕。《PCWorld》認為即使是 175 美元的 Chromebook,也開始採用觸控螢幕了,但蘋果仍主打以快捷操作為主的 Touch Bar。不過有趣的是,蘋果軟體工程資深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曾透露,蘋果對觸控螢幕版 Mac 沒有計畫,因蘋果認為使用 Mac 時,最好的方法是把手放在平面,而非抬起來在螢幕點按。
二、支援觸控筆。《PCWorld》認為,雖然在電腦上用觸控筆的機會不多,但總有一些時候可以用,例如簽文件的時候,而蘋果既然已透過 Apple Pencil 證明能夠打造出最頂尖的觸控筆,應該讓 Mac 用戶也有機會可以使用。
三、360 度翻轉。該設計除了能讓筆電有更多元的操作方式,也是蘋果在推出 M1 處理器後,未來如果想進一步整合 iPad 與 MacBook 體驗的一個最佳方式。
四、臉孔辨識。由於 Windows 10 筆電普遍支援「Windows Hello」,加上蘋果自家的 iPhone、iPad 也開始內建 Face ID 辨識,官方似乎沒有理由不在 Mac 上也整合 Face ID。
講什麼幹話.... 一到六點加起來不就是一台 iPad Pro,蘋果出兩台一模一樣的商品出來打自己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