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M1比intel x86 還快是黑科技嗎?

誰跟你說x86快了? 如果是以生產效率來說arm效率絕對高過x86。
AppleDesign wrote:
多少奈米多多少奈米的進展,只會增加個 15%~30% 的效能改善。真正的關鍵是 CPU+GPU+RAM 三者之間有沒有可能不需要通過匯流排間的頻寬...

蘋果從上到下整合適的自己動手做最關鍵的事情。在蘋果的經營策略裡,很重要的一條:“Don’t depend on a third party to be an enabler of your key innovations and capabilities.” 關鍵性的創新與能力,不能靠第三方,一定要自己來。

難得看到的好見解!五分奉上一定要的!
一直聽說 M1 很快,但很奇怪都沒看到跑分畫面,Youtbue上的介紹影片也都是用嘴吧說的多,說贏 Intel i9 什麼的,可是常見的測分軟體,一個都沒見著....只能說很謎啊

是因為 M1(ARM)運行不了那些測分軟體嗎?

可沒測分的話,所謂的比較快,到底依據為何?

沒有科學比較,如何相信是真的比較快,總要拿出證據啊
是驢是馬,也要拉出來溜溜啊

然後牙膏廠祖傳14奈米那麼多代,到底是贏幾代的?
舊代的根本就啦機,十代才開始不擠牙膏
如果只是贏舊代,那只能算是2~3年前水準,非當今主流水準

即便十代的,如今都給 Ryzen3 按在地上摩擦了,何況舊代古董的
贏了古董,那也只說明比古董好一些而已吧?
k120273 wrote:
以前一直有人討論手機arm...(恕刪)

RISC(arm)和CISC(x86)完全是不同架構,各有適合的應用領域,程式運作的方式差異極大,你拿來做螞蟻搬象這種很多小事的集合是arm比較有效率,幹科學運算是x86比較有效率
一堆人就只會吹製程…,但製程只是一個末端要素。

實際上真正的情況是架構不同,在這不同的架構下,即便X86與ARM有了相同的製程,其效能也是越來越比不過。

X86所使用的是複雜指令集(CISC),這算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當年受限於編譯器發展、CPU暫存有限,而使得在設計上以指令為導向來精準使用每一份資源、加速演算任務的進行,但長年下來不斷累加的指令集,就越來越形成設計上的負擔。

而ARM是後續才出來的使用精簡指令集(RISC)的架構,那時已有預料到CPU在不斷發展下,其暫存器也會越來越大,這時就可以不再依賴指令集這種東西而產生的。

簡單來講,ARM的高速是依賴於CPU的暫存器大小,在有充份的暫存器資源可使用的情況下,它的效率可以獲得顯著的提升,而製程的提升則是幫助CPU能獲得更多的空間來放置更大的暫存器。

所以未來必定會是ARM的時代(或著說必然是RISC的時代,而ARM是目前RISC最成功的架構),這無可避免,差別只是在這時代哪時會到而已,畢竟兩種架構在現階段還是高度不相容的,等於大量在X86上面的程式並無法轉移到ARM上面,這時為了運行以往的程式,就只能繼續用X86,然後又再誕生出更多的X86程式…(就像是許多人對於LINE是嫌棄到不行,但因為周遭人都在用,於是…再嫌也只能跟著用)

另外一點就是ARM是採用授權制,而非自力生產,當授權給全世界諸多廠商都可生產、改動ARM時,也就造成了碎片化的產生,多少也是阻擋兩種架構改朝換代的原因了。

-
補充一下,高通就有在試圖讓ARM能相容性的運行X86的系統與程式,只不過這訊息出來很久,但一直沒有新的下文,怕也是遇到了哪些瓶頸了吧。
哎呀,都不要吵了,分數高有用嗎?應用領域不同是個致命傷.

如果我的開發工具不能使用,管它分數多高,程式不能跑,遊戲不能玩..我擁有他只是個裝飾品吧!!
fedora wrote:
一直聽說 M1 很快(恕刪)

一堆跑分都出來了, 實在太 lag 了吧 .....
這是軟體跟硬體最佳化的結果,因為x86各零件跟作業系統都是不同公司合作,很難有這樣的成果,x86陣營很難追上
做音樂,作影片剪輯之類的應用,大概都是採用MAC系統...
另外就是有蠻多人OFFICE的工作處理也需要在MAC上(這個就看微軟的了)...
我不覺得APPLE在試水溫...他就是要開始換成ARM規格的硬體架構了...
很快的未來內,絕對不會採用INTEL的了...
至於跟X86 / WINDOWS之間,比較也好,相容也罷...
應該不是目前APPLE重點(好像從來都不是)~

同樣的事情,在相同的OS下,若能改採用較便宜的硬體來做,何樂不為?
只是等到APPLE全面換裝ARM系統硬體完畢...大概價格又會開始高攀上去了吧....
Monte920 wrote:
請特別注意"complex"這個字. RISC和CISC的差別


其實差別不大.
電腦的概念=微架構+指令集

微架構例子:Zen3 Skylake
指令集例子:x86 ,arm64 , 或是RISC ,CISC

簡單用人類語言來說, 指令集就是"寫程式的方法", 微架構是"執行程式的方法".

早期ARM2 32bit 30000個電晶體 vs 當時的80386 32bit 270000個電晶體
看起來ARM的指令集精簡有反應在晶片設計上, 反觀現在的CPU:
Apple M1 64bit 16 billion 個電晶體 vs Intel 9900k 1.7 billion 個電晶體
M1可說比Intel的CPU複雜許多, 可見得指令簡單, 不見得執行的方法就簡單, 兩者根本沒有對等關係.

所以RISC, CISC,真的差別不大, 跑起來快慢主要是差在微架構, Intel沒有重要的進步, 不止Apple M1, Zen3也能輕鬆打掛Intel CPU.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uChe.Shi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