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xxo wrote:
其實 Apple ...(恕刪)


不要針對我來回文嘛,我不過是告訴大家有這個東西。

其實廠商開發者愛發表什麼是他們家的事,消費者要不要用是另一件事,iPhone Plus大尺寸手機不就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嗎?

lops wrote:
你講錯了吧,windows...(恕刪)
不要玩文字遊戲 「win+各自為政」 講的是win陣營 不是單指微軟
底下就是你做你的 我做我的 互不相容 這就是各自為政啊
各自有專利 各自做不起來
然後微軟(蘋果)則從中獲利
你們做不起來 那我來加入系統中看看!

這也是硬體整合 微軟一直沒有蘋果好的原因
蘋果要加入就加入 隨時可以套用系統內使用最佳的驅動
微軟還要看底下研發了什麼 過陣子才有加入 然後加入又不一定會有用

畢竟微軟只是系統軟體公司
跟蘋果硬體軟體系統三方萬能的狀況比硬體不在行 圖形化介面也不是他在規範(是蘋果)
很多東西都要看蘋果怎樣做 才能去修正自家win(跟風 想其他辦法 放置不管等作為)
                              彈幕濃!
相互競爭下互相進步是好事。你說win陣營,你知道那些筆電廠商也有在做linux筆電嗎?所以你說win陣營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難道dell有做windows筆電,你就要說dell都做不好嗎?你就直接說現在硬體廠商沒有自己OS系統,還是使用windows系統,造成軟體跟硬體上的支援度以及操作性能有差。
微軟本身注重的事情是在軟體上面,近期開始加入筆電跟手機市場。
另外圖形介面也要看你是使用架構下設計,蘋果/windows/linux的圖形介面是用不同的。你說蘋果設計感跟硬體整合好,是對的,但不代表其他的廠商做不好,他們語言架構是不一樣的。
難道你問英文跟中文哪個比較好?沒意義。
說跟風也不一定,微軟現在也在注重AR,VR等開發(自家Hololens等)。最近蘋果也才開始有消息說要進軍AR市場(好像是頭戴顯示器,不過好像是類似眼鏡跟手機連結),但相同概念google不是在幾年前就已經出來,還因為隱私權吵很兇。相互競爭下互相學習互相競爭,沒什麼,良性競爭對於軟硬體進步也是好事。
lops wrote:
相互競爭下互相進步...(恕刪)
百家爭鳴沒什麼不好 只是爭鳴完 好用的有沒有繼續留下來

這在指紋辨識上就是一例
十幾年前就有的生體辨識技術 辨識率低到被嫌的沒一處好
十幾年後移動裝置又用上了 還是同樣那套 辨識率低的刷手指方式
蘋果推出全幅的指紋掃描 省去了刷手指的高失敗率
結果那些使用刷手指的趕快改成全幅式掃描的指紋辨識

視網膜螢幕支援也是 iPhone率先使用後 也同步在桌機系統進行規範
蘋果的硬體系統軟體與開發商都在對視網膜螢幕優化的同時 微軟還在W8撞牆中
W10也才在今年秋推出半套的支援(直接放大介面 而不是採用高解析介面)


簡單講蘋果與微軟的桌面系統 iOS與安卓 呈現的是
「一樣有 不一樣好」
只是多數人用的是微軟的桌面系統 沒比較過的只會以為一樣有一樣好

------------------

最多人比較過的應該是蘋果與PC筆電的觸控版 用過之後讚不絕口
還有個「用過蘋果的觸控板 滑鼠可以扔了」的口號
好在哪很難解釋 但是用過的人都知道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百家爭鳴沒什麼不好 ...(恕刪)


推"一樣有不一定一樣好"
如果真的用起來比較好消費者當然會買單,如果跟之前的一樣不優那就只好像這些產品一樣消失在洪流之中了
電腦筆電是工具,不能說蘋果就是做得比較好,當你說他用的圖形介面對你來說操作感很不同時,你有試過其他作業系統的圖形介面嗎?而且windows跟macOS的圖形語言是不同的。你說的是使用者體驗。依你所說的蘋果OS圖形介面比較好,那應該就要以跟macOS用相同圖形介面語言的OS相比。
更何況電腦是一種工具。當使用者如果是特殊3D設計,後端,伺服器管理者,VR遊戲設計者,你要說現在蘋果是最好的?就像是蘋果不一定全部支援某些程式語言開發一樣,又如同windows,linux也是。難道你要推薦kernel開發者使用蘋果產品去做kernel開發?

windows10的設計是觸控螢幕,在使用上可以有平板體驗以及傳統筆電的操作體驗。自家牌子surface系列的體驗,其實不會差。
純粹看消費者喜好而定。
有能力的人會自己寫,再看要走unix還是freeBSD。差不多就這樣。

我並不喜歡windows10(自從7之後就已經喪失信心了,8確實是悲劇,10到現在還有很多不穩定的部分)。不過接下來的10年,linux陣營好像也要加入筆電跟PC市場了,倒是值得期待一下。
lops wrote:
電腦筆電是工具,不...(恕刪)
從win3.1用到2000年接觸蘋果以來 就一直是有蘋果與微軟的雙平台使用
比較過同期系統 微軟的win就是一直在蘋果OS後追的系統商

就我個人使用而言 系統操作介面就是蘋果比微軟好
而且是好到非常有感
這有感解釋起來非常長 比起實際使用馬上就能體會

-------------

舉個視窗例子好了 當多個重疊露出局部的視窗在一起時
蘋果的視窗邊緣總是可以讓人安心去點出視窗到最前
微軟呢?要小心仔細看視窗哪邊可安全點選 不然就很有機會做出
改變視窗大小
叫出命令列
點到功能圖示
開啟檔案啟動軟體 等等之類的錯誤動作

這種就是最初沒有考慮好 圖形化介面的配置在圖形化介面動作中導致的影響
在最初視窗配置中加入成為win風格後 使得後續各win版本沿用介面都有相同問題 而成為原罪


用過蘋果深入體會 才會知道什麼是「一樣有 不一樣好」
win上早早就有觸控吧 卻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使用

-------------

另外
lops wrote:
windows10的設計是觸控螢幕,在使用上可以有平板體驗以及傳統筆電的操作體驗。自家牌子surface系列的體驗,其實不會差。
純粹看消費者喜好而定。...(恕刪)
我只能說 要是微軟用鍵盤滑鼠的思維 win軟體商也是鍵盤滑鼠的思維
不去做出為觸控的手指與筆的使用模式
這產品終究還是會淪為失敗的概念機一行
                              彈幕濃!
skiiks wrote:
從win3.1用到2000...(恕刪)

"一樣有,但不一樣好",其實你說的應該是使用者體驗...因為他們本身圖形介面的語言不同,所以沒有所謂的一樣有,要比應該也是要比類unix freeBSD下的其他OS才對。做觸控的手指與筆,你是說單指使用,雙指使用,單敲擊雙敲擊等等嗎?印象中我5年前的lenovo筆電觸控板有分,而且可以自己設定。現在很多OS搭配的圖形介面其實都可以自己設定快捷按鍵,滑鼠設定(像是單敲擊雙敲擊)或是觸控面板的設定。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設定快捷鍵,跟電腦的response。
至於你說的重疊視窗列,我還以為大家都習慣用鍵盤直接用快捷鍵,不然滑鼠在panel滑一下滾論也可以輕鬆切換。
但就如你說的,恩,所以windows在這邊設計比較差,但使用者可以透過自己設定操作按鍵去變換成自己習慣的模式。
lops wrote:
"一樣有,但不一樣好",其實你說的應該是使用者體驗...因為他們本身圖形介面的語言不同,所以沒有所謂的一樣有,要比應該也是要比類unix freeBSD下的其他OS才對。做觸控的手指與筆,你是說單指使用,雙指使用,單敲擊雙敲擊等等嗎?印象中我5年前的lenovo筆電觸控板有分,而且可以自己設定。現在很多OS搭配的圖形介面其實都可以自己設定快捷按鍵,滑鼠設定(像是單敲擊雙敲擊)或是觸控面板的設定。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設定快捷鍵,跟電腦的response。
至於你說的重疊視窗列,我還以為大家都習慣用鍵盤直接用快捷鍵,不然滑鼠在panel滑一下滾論也可以輕鬆切換。
但就如你說的,恩,所以windows在這邊設計比較差,但使用者可以透過自己設定操作按鍵去變換成自己習慣的模式。
我說的是一樣的功能 卻有不一樣的體驗
你卻歸類是因系統不同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一樣............

而這系統操作的上的優勢在於蘋果是圖形化介面規範的領導地位與使用習慣延續 至今不變
(發明是全錄 但是全錄沒有制定圖形化介面後續的使用規範 後續全部是蘋果在規範)

紅字部分看來你根本不懂 給鍵盤滑鼠給手指給筆用的介面 是完全不同
一個全用手指與筆的觸控環境 還要用TAB去跳項目 用數字鍵去決定數值 難點的小型圖示選項
而win的軟體商只會做鍵盤滑鼠的 這樣觸控的功能沒好好用到 是要推廣觸控什麼優勢
要用鍵盤滑鼠的介面 用筆電就好 搞什麼觸控螢幕 變貴又沒多增加什麼好用程度
同樣的問題在十幾年前微軟平板筆電上就失敗過了 現在只是重蹈覆轍

至於為什麼軟體廠不為微軟觸控電腦做出更適合的觸控使用的軟體 這是微軟另一個問題......
也關係微軟在移動裝置失利的原因 肖想用win全包卻變成四不像
讓蘋果的iOS與Google的安卓(移動裝置系統的跟隨者)趁勢崛起

蘋果也有其他視窗點選方法 而且顯示資訊更多更即時更動態 還不會消耗太多顯示卡能力
看看W7 8上那個什麼超耗顯示資源的Aero...........

描述這麼多只是說 蘋果為什麼做得到 微軟為什麼很難
再回應回主題為什麼「一樣有(觸控吧) 不一樣好」
                              彈幕濃!
lol== 樓上,我已經說很多遍了...你拿freeBSD架構的衍伸去比windows圖形.那才是我的重點。
"用過蘋果的觸控板 滑鼠可以扔",我以為妳說的是觸控板,所以紅色的部分我只有說觸控版。不知道你說的是觸控面板,my bad。

喔另外,我說的是圖形介面架構的不同,所以在設計user scenario的情境也有所不同,包含程式碼跟software architecture等等,並不是因為OS不同喔!有差別,因為OS不同,但可以用相同圖形介面。也可以OS相同,但使用不同圖形介面。另外我沒有要說微軟多好,只是還有別的系統跟圖形介面可以使用。所以我不會說蘋果是最好的,因為使用者只要找到自己習慣的,以及在自己工作環境下可以使用,那才是對使用者最好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