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不做14吋也還算情有可原吧?畢竟13吋系列的重點是便攜性、而不是大螢幕,做窄邊框13吋縮小機身尺寸還比較有意義一點?然而這次的機種什麼都沒改,就......是說13吋系列因為重點在於攜帶性,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內顯跟H系列標壓處理器而15吋(現在變16吋)系列則是定位在行動工作站,就有著運算性能更強的H系列標壓處理器以及獨顯,隨之而來的代價就是更大的體積與重量(當然一部份原因也是要放更大的電池)基本上蘋果的定位做得非常明確,就是看需求做選擇囉(雖然我也想要有獨顯的13吋MBP)
HappyNewYear wrote:剛上米國蘋果官網自選i7...(恕刪) 很有可能1.價錢會提高很多 2.耗電提升 3.無獨顯會拖累效能但得到的可能只有影片畫質明顯提升1080->4k其他畫質2k 4k 假定視網膜的理論 我覺得在13吋上差異不大我實際試過跟15吋4k比 是分不太出來的
我還是覺得年底應該還是會有14"的MPR,而且說不定Apple還要繼續擠牙膏。也就是先讓4槽USB-C款先升級到14" miniLED,2槽的入門款繼續維持13",頂多讓CPU升級到第10代。也就是MPR會有13"和14"共存一段時間,等到所有庫存零件通通消化完畢,再將MPR產品線正式調整成14"和16"的miniLED機型。想買13",就只剩下MacBook Air了。結論是,再忍耐幾個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