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M1那種規格比較多人買?

Air 16 2T 美式鍵盤

16是考量之後會使用虛擬機

2T.. 除了可以少帶顆硬碟外,同規格(讀/寫)的外接硬碟價格其實也沒差多少

剛好iCloud也是2T,便利且多個保險

選擇AIR而非PRO,考量是打字手感較好,效能差不多且沒有觸控條
..百年の幻想,千劫の迷夢
Sia0000 wrote:
Air 16 2T ...(恕刪)

我也是覺得外接硬碟跟內建差不多價格,下一代M1我也會買2TB,使用虛擬機 8G會不夠用嗎?
Ariouk wrote:
我也是覺得外接硬碟跟(恕刪)


Parallels 16在m1上的測試,一樣需分一部分記憶體給Win

若考慮用3~5年左右,除經濟壓力很大以外.. 選16對精神健康會較好些
..百年の幻想,千劫の迷夢
Sia0000 wrote:
Parallels ...(恕刪)

了解,我使用都是接電視居多而且我較偏好靜音無風扇所以選Air,但我目前設備都用oled螢幕對於要降級用LCD覺得有點可惜,不過目前無電腦可用只好將究一下😂
會問這種問題,很明顯你應該不是是靠照片、影片維生!
M1這個初代產品,國外測試(均非原生app)效能已直逼現有的16吋,當然有些高階專業的影象處理功能,限於相容性,目前無法比較。
如果我是你,我會買一代入門air
Ariouk wrote:
本來想等外觀及螢幕改...(恕刪)
Ariouk wrote:
了解,我使用都是接電(恕刪)


這代pro的風扇也很靜悄悄在運轉,所以不用擔心會不會太吵
要擔心的是要定期清灰塵
coffeesteakxboxone wrote:
網路影片已經出來了!(恕刪)


像開啟螢幕錄製後的效能下降,M1的mac普遍有的現象

專心跑,以隨身機的效能來說已太過足夠
..百年の幻想,千劫の迷夢
小弟買了7核16G/512G的MacBook Air,拿來寫Xcode Python Javascript用的
還可以玩一些iOS的APP
這個在x86主機上模擬佔用資源實在是很大
感覺還是ARM比較合適
目前打算用這台當主力機,所以在能力範圍內買好買滿
將來存夠錢再上16吋Apple Silicon

我前一台筆電是使用256G SSD
在硬碟裝超過70%之後會效能變得奇差無比
導致只能插外接硬碟使用
我自己覺得非常的反人類
所以就狠下心多花錢升級512G了



上面有人提到的FCP跟螢幕錄影跑不了滿速個人認為純粹只是軟體適配問題
第一代3萬多的產品不必太苛責,多給他一些時間優化
何況他還是跟桌機比
NKX188 wrote:
google一下就一(恕刪)


配獨顯的機器不能比,用途差太多
我的經驗wintel筆電如果不插電,效能會變得跟文書機一樣
而且上網續航只有1-2小時,遊戲那更不用說
必須帶著充電器的話就失去我買筆電的意義了

如果只要打WOW那很推薦買M1
1080P全開60幀很穩
2K畫質打團效果就只能開4-6
非常堪用而且沒有風扇噪音
網路上測試可以連打個5小時左右
這點還沒有一台筆電能比的上
lolya wrote:
配獨顯的機器不能比,(恕刪)



我是回應某樓的三萬買不到玩遊戲的筆電,不是拿獨顯的筆電跟m1比

有看過國外科技大老 拿 M1 跟 amd r9 4900hs 搭 2060 評測

整體來說 還是 amd r9 獲勝

但值得注意的是 m1全程 不插電 測試下來 比一定要插電的 r9 CPU性能輸一點

而且r9那台風扇已經起飛了,m1還比較低!

當然GPU部分 不用說了 獨顯還是勝Z (期待蘋果m1後續支援外接獨顯)

我個人也是從mac跳到 windows AMD (YES) r7 4800這顆

的確 不插電 效能大概只有 50% 60%左右

而且 已經有按照一些國外一樣機型的筆電 最省電的設定

我上網 文案撰稿 line YT 網飛 之類的 頂多 五個小時...

但整體來說帶出去用,感覺還是m1 使用體驗會比較好(如後續更多原生支持軟體 會更上一層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